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逐鹿在明末 » 第二十八章 盛宴

第二十八章 盛宴

    天明时分,流贼大营早已化为一块白地,各处还有些未灭的火焰,在废墟之上偶尔飘着一缕黑烟。

    经过了一夜的战斗,总数五六千人的流贼大军灰飞烟灭。

    被马刀砍死,被长矛戳死,被箭射死,被自己人踩死被大火烧死的不计其数。剩下的不是在黑夜中逃散就是跪地作了俘虏。

    梁钰轩已经先行回城了,剩下的交给辅兵们打扫战场,清理堆积如山的尸体。

    此一战趁夜偷袭,流贼很多都来不及上马,因此缴获了完好的战马五六百匹,金银总共十多万两。光是在有的流贼身上扒出来就有可能有几十两银子。

    这多是流贼们掠夺地方搜刮而来的钱财,流贼又没地方花,一个个跟宝似的带在身上,至死也得捂着。逃跑时宁愿把刀扔了,身上也得揣着银子,人之本性,莫过如此。

    缴获最多的是粮食。这些多是枣阳富绅们存在家中粮仓的,流贼过境,焉能放过?流贼不就是靠着打劫这些被地主豪强们屯了好几年的粮食然后再去祸害其他地方的么。

    不过如今地主老财成了生产者,流寇成了运输大队,这些东西现在统统归了梁三,没办法,谁叫梁三拳头比他们大呢。

    战斗已经结束,但战后的事情比战时更麻烦,毕竟要开始分蛋糕了。

    知县开始和梁三商议起报捷的奏章来,知县有个小心思,就是把官仓里的几万石粮食给“劳军”了,这就要和梁三对对口径。

    几千流贼围了五天是不可能把粮食吃没的,所以得往上报贼有五六万,围了半个月,城中千余官军和万余民壮经过了艰辛的战斗才把贼打没的。

    要敢质疑流贼有没有五六万,知县肯定唾你一脸,看不见这么多俘虏和一千多颗首级么,这么多首级放在现在也是大捷。虽说普通流贼首级不值钱,但有头有脸混出名号的贼首可值钱,朝廷悬赏可在那摆着呢。

    再说不只是谎报,瞎报胡报骗军功的多了去了,往上写奏章大破十万二十流贼的也不是没有,有时候打败了都能写成打胜了,还是战略性的大胜利。

    梁三他们真刀明枪的打了个打胜仗,现在只是稍稍润色了一番,可着大明朝,还有谁这么掏心掏肺的对崇祯?

    崇祯要是知道了还得夸他们实诚呢,平时他读奏章就跟读玄幻小说似的,要么就是流贼和鞑子张牙舞爪比鬼还厉害;要么就是某某将军中了好几箭还在浴血杀敌,将士们一边打一边喊大明万岁,皇上万岁。

    有时还有各种煽情故事,某某文臣城要破了还在城墙上振臂呼喝,最后要死要活得跳楼被人生拉硬拽才拦下来,泪流满面得说了一堆愧对皇上,愧对百姓的话后昏死过去才被抬走。

    这些都快被写成样板戏了,要不是崇祯知道真是情况是什么鬼样,还得为这些能臣良将感动的涕泪横流。

    更可叹有时这样的文章还会被有心人编进史书,以愚弄后人。

    往上报捷的奏报写好了,接着又开始商量起城外无主的土地。流贼来时城外有很多地主豪强仗着自己有庄园堡垒没有进城,或者消息不灵来不及进城,这些人很多都被流贼抄家灭族了。

    像桃花谷那样的地主庄园和村子到处都是,像恶面狼那样的流贼也到处都是。

    除非是一些真正的豪强之家,他们的庄子几乎就是一座小堡垒,更有甚者装备了大炮火器,庄墙周围还有护庄河,这些堡垒有时比县城防备还厉害,流贼见了都绕道。

    每次流贼过境后,小地主和弱势的乡族被灭,剩下的土地都会成为大地主大豪强的瓜分宴会。

    最这几天近县城里的乡绅们都在打听着谁家被灭族了,谁家又被杀光了,有点亲戚关系的就会掉两滴眼泪,擦干眼泪接着来就开始思量如何买下他们的土地。

    连远在襄阳的襄王也闻着味儿赶来了,城中的牛鬼蛇神们都在使用各自的手段,参与着这场还在滴答着血迹,摆设在无数尸骸上的盛宴。

    梁三如今可不就是那些牛鬼蛇神中的一员?

    这些天他派出无数精骑扫荡枣阳乡野的小股流贼,还通知了梁府派出不少人在那些破家灭门的庄园上和村子上建设军屯,抢占无主的土地。

    襄阳卫所缺少土地的军户可不少,全被动员起来,建设“梁家庄”。

    梁三占领这些土地后租给这些军户耕种,答应只收取四成租子。如果他们家有人当兵,就会发放军田。

    田地,这比任何东西都能吸引农民。梁三的租子比一般的地主收取五到八成都要低,而且家里有人当兵就能得到属于自己的土地,这比什么都能让他们心动。

    因此一时间无数军户和难民蜂拥而至。枣阳县城的人口只有一两万,散布在乡野的却有不下七八万。这些人毁家灭族的不计其数。

    梁三派兵,发动军户们强占,其他人则动用各种关系,比如塞钱给知县,买通官府修改地契记录,或者直接掏钱来买那些无主的土地。

    襄王府的一个管事就耀武扬威的来到知县衙门,张口就是五万亩。

    枣阳知县不怕襄王可也没必要得罪襄王,而且这些天来的人太多了,各种神仙斗法,知县虽然银子拿到手软可也头疼。

    能来买地的可都不是什么乡下土财主,而是有背景的大家族,这些人彼此各显神通,争得不可开胶。

    其中最令人头疼的还得是梁三,这小子连声招呼也不打,带着一帮土匪似的人看到地就强占。

    有人在官府买完地,兴高彩烈的去一看,居然已经被梁三派人强占了。

    还有些人自称是被灭族人家的亲戚,拿着真假难辨的地契来打官司。

    于是接下来,在枣阳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