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家父刘表,请刘皇叔赴死 » 第三十二章雾影司

第三十二章雾影司

    孙权遂令吕蒙将甘宁带了进来。

    “罪将甘宁拜见将军!”

    孙权激动的将其扶起,“兴霸来投,大获我心,岂有记恨之理,不要担忧。”

    甘宁抬头只见孙权紫髯碧眼,目有灵精光,样貌奇伟,异于常人。

    而相比之下刘修则显得有些普通了。

    不过此时孙权对于他来到的欣喜,与刘修之别甚大。

    归结起来,可能刘修是高兴于他这个人,而孙权更多的是兴于事,兴于利。

    人的感觉有时候就是很玄妙,却又不得不信。

    孙权本是犹豫不决,一是曹操对于江东才是头号大敌,二是实不想再江夏与那黄祖死磕,这样对荆州,对江东都没有好处。

    而现在他等的契机来了,甘宁来降,这将难度降低许多。

    孙权遂命令大都督周瑜统领大军,吕蒙为先锋,董袭与甘宁为副将。

    自己则领五万大军,只待荆南响应,继而征讨黄祖。

    事毕,诸将各自领命回去准备即将来到的大战。

    甘宁出门后,便随吕蒙一起,应其安排。

    他看着吕蒙,耳边还回荡着刘修对于他的嘱咐,吕蒙与黄祖必死!

    他不明白为何刘修会关注这样一个将军,可能有特别之处吧。

    甘宁眼中精光闪动,虽不解为何要吕蒙死,但黄祖死他还是知道的。

    黄祖一直以来在江夏做土皇帝,听调不听宣,这一次主公设计来一次借刀杀人与苦肉计。

    利用江东进攻,将黄祖杀死,自己则会配合即将而来的黄忠将军,请君入瓮,将黄祖和江东主力于夏口一起坑杀。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主公虽身在南阳,却对江东之事了如指掌。

    不得不佩服!

    这一战就是他甘宁的成名之战!

    甘宁不知道刘修的意义很正常,吴下阿蒙不为人子,关二爷可就是他斩杀的。

    二爷的傲气,刘修自有方法改正,但有可能威胁关二爷的人,刘修不介意直接扼杀在摇篮里。

    现如今,荆州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

    不过刘修也不是泥捏的,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情报组织是有的,但对于其重视程度则大有不同。

    大多只是俘于表面的情报刺探。

    而刘修却不同,他最为重视情报工作,有着最为严谨系统性的情报部门。

    酒叔掌控!情报部门,雾影司。

    伟人的四渡赤水那神来之笔,让刘修前世欲罢不能,所以情报,人心缺一不可。

    就在这大战前夕,刘修带着魏延再一次的踏上了寻人之旅,而这一次就是要寻那蜀汉丞相诸葛孔明。

    正好也看看阿六那丫头,不能一直那么“平平无奇”吧,怎么也该长“大”了点。

    水镜山庄内,琴音袅袅传来,雾霭蒙蒙。

    后园竹林清泉,草木新绿,亭台中一位身着青衣的年轻人,正在石床之上低头抚琴。

    琴韵却忽高忽低,忽急忽缓。

    忽听一人笑道:“孔明是否有心事矣!”

    却是司马徽躺在摇椅上,闭着眼睛,晃晃荡荡,好不自在。

    那青年人抬起头来,只见面如冠玉,头戴纶巾,剑眉入鬓。

    闻言哑然失笑,摇头道:“师傅见笑了。”

    司马徽拍了拍摇椅的扶手,对这物件喜不胜收,说道:“刘修得元直,如今又大破曹仁,全取南阳,已现峥嵘矣!”

    诸葛亮目视北方,淡淡说道:“学生寄情于山林之间,躬耕于南阳,安敢问天下之事?”

    司马徽摇头叹道:“孔明至今不得其主,蹉跎光阴,空负奇才,岂非如这幽兰长于草木间?虽孤芳自赏,却终将与草木同腐,惜哉!”

    诸葛亮负手立于池畔,笑道:“刘琦有元直辅佐,可成大事,学生又何必画蛇添足?”

    司马徽抚须笑道:“蛇添足趾,岂非为龙乎?”

    诸葛亮一怔,又摇头道:“学生久乐耕锄,懒于应世,恬淡知足。”

    “可天下之势,渐渐明朗,孔明,你的时间不多矣。”

    诸葛亮只是低眉抚琴,未做答复。

    “好好!你在考虑考虑吧。”司马徽点到为止,该说不说这刘修送来的摇椅真的送到他的心坎上了。

    所以不由的他不多说几句好话。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你真别说,就这人情世故方面,刘修这小子仿佛混迹社会多年的老油条。

    而后他便又闭着眼睛,开始摇晃起摇椅,闭目养神了。

    诸葛亮低头看去,双目微凛,只见上面龙飞凤舞写着三行字,满江红,正是最近风传于荆州的刘修之诗。

    还有那四句振聋发聩的宏大志向,以天下为己任,其实诸葛亮也无法比拟,其对后世学习的影响之大,肉眼可见。

    “先生!先生…”

    这是诸葛亮的书童在呼喊,诸葛亮轻抚瑶琴,淡声道:

    “何事?”

    书童给司马徽施了一礼后,说道:“先生,左将军已在卧龙岗等候多时了,先生是否见一面?”

    闻言司马徽睁开眼睛,劝说道:“你看,明主已到,孔明还犹豫什么?”

    诸葛亮却如未闻一般,琴声依旧,绵远悠长,心态仿佛又平静下来。

    “无妨,你先回去吧,就说我游历去了。”

    “先生,公威先生两人具在,也是等候多时了。”书童又道。

    “无妨。”

    “先生,左将军和公威先生起冲突打起来了。”书童又提醒道。

    诸葛亮琴音顿了一下,“无妨。”

    书童欲言又止,这次来的可不是小角色,左将军先不说,关键其态度…倒是有些像泼皮,感觉有些不妙。

    但自家先生一旦决定了,便无法更改了,只能回去转告了。

    不是诸葛亮托大,阿六那个丫头可没少夸他家公子,也的确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让人无限向往。

    只是真到这一刻,他寻了上来。

    心中倒是有些犹豫,不是扭捏,婆婆妈妈,而是他对于刘修的性格,处事,为人,都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判断。

    而如今,他要看看能做他诸葛孔明的主公,到底有没有一些特质能让他臣服。

    却说几个时辰前,刘修带着魏延到了卧龙岗。

    几人行至草庐前,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一条穿桥而过的小溪。

    而后便看到门口出停放的曲辕犁,刘修心中一喜,有戏!

    等会得好好夸夸阿六那丫头了,这些年的工作看样子做的不错了。

    可以的话也可以夜里探讨一下人体身体构造学,工程学亦可。

    实在不行,汉语拼音也可倾囊相授。

    不过咱刘公子只与阿六探讨前三个字母发音。

    多了用处不大,前三个刚好。

    懂哥自然懂。

    谁让刘修天生爱学习,爱探讨学术呢,当然仅限女同志。

    刘三公子不搞基的,纯爷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