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家父刘表,请刘皇叔赴死 » 第四十一章舆论战

第四十一章舆论战

    “咱们老百姓不支持刘将军,难道指望那群喝血的世家支持么?”

    “就是!”

    现场,一时间无比的躁动,群情激奋。

    所有人议论纷纷,有些不想生事,但也有一些受够了压迫,也可以说走投无路了。

    但因刘修那一道免除今年赋税,就如一束光指引他们活下去。

    不管今后刘修会不会变,但当下是让他们这些底层百姓有了对生活的盼头。

    所以他们也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

    当然,也有些人害怕,被奴役惯了,默默的选择去种田。

    跪久了脊梁也就软了,也就是所说的奴性!

    而人群中,雾影司三队二组人员正混在其中,几人对视一眼后,其中一个年轻男人跳到一个卖菜的摊子上。

    手握成拳,举臂指天,大喊道:“乡亲们,团结起来,若是让他们反叛成功,苦的是我们,苦的是我们的子孙后代,乱世,注定要流血牺牲。”

    “如今好不容易有个明主,吾等就算拼上性命也当维护他,就算是为了我们子孙后代,我们也要一往直前。”

    “刘州牧保我等免遭战争之苦,刘将军让我们的生活有了期盼,为民谋福,为民添利,你让我们反叛这样的人?我不答应!”

    “我也不答应!”

    另一个青年也站了出来,高声呼喊。

    而周遭,聚集的人群越来越多,张榜的那些官兵视而不见,在他们看来,他们巴不得不去发反叛。

    好好的为什么要反叛?也不知道上面怎么想的,你们闹吧,闹的越大,反叛希望越小,咱们也没必要去卖命。

    跟刘将军打?那可是曹军都打不过的存在,我们去不是找死吗?

    更何况我们也只是平民百姓家的孩子。

    刘将军仁政,他们也是清楚的。

    听着青年的鼓动,有的人跟着喊了起来,有的人却选择了沉默,有的人还在迟疑,这些人占据大多数。

    奴性的恐怖之处就在于,有哪怕一丝可以存活的希望,他们也不会去反抗。

    “诸位父老乡亲,想想你们的子孙后代,赵范这等奸诈小人,吾等岂能让他得逞!”

    “桂阳兵力不过一两万,皆是吾等穷苦百姓家的孩子,还望家中有参军者,随我去桂阳劝说他们,擒拿赵范。”

    那站在菜摊上的青年声音铿锵有力。

    还有其他二组人员这时一齐大力鼓动,造出声势。

    一个佝偻着背的老者,虽然拄着拐杖,但是那双浑浊的瞳孔却在此刻显的清澈,坚定,看着青年道:“诸位,他说的没错,”

    “刘将军乃天神下凡,照拂人间,若是让奸险之徒将之谋害,吾等百姓何时才有出头之日?”

    接着,越来越多的百姓高呼。

    而零陵、桂阳二地,无数的百姓发出怒吼,有当地的老者,有热血青年,有孤身的壮汉,无数人抗议。

    有人继续被奴役着,但是有些人念着刘修将会给他们美好的生活,安定的环境。

    当然这里雾影司的威力展现出来了,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称之为,舆论战。

    当日黄昏,随着百姓的奔走相告,越来越多人知晓此事,并且越来越多的人抗议,他们或许改变不了什么,但是他们不妥协。

    而与之同时,各地郡县,城兵营处。

    访亲的很多,往往都是一群人结伴而来,有老有小,刚开始,兵营方面不以为然,可随着越来越多的访亲人过来,情形彻底变了。

    “封锁,封锁,不准探亲!”

    兵营门口处,两队士兵把守,拒马桩横置封闭门口。

    再晚一点,这些人怕是就要冲进来了。

    因为他们不是来探亲,特么是来教训自家孩子的,劈头盖脸的骂。

    有的说敢反对就不认了,有的说要打断狗腿,有的让抓紧回去。

    而此时营门口处,有认识把守士兵的,便被推至营门前。

    “铁柱,你出息了,你爹你都敢拦着是吧!好好好!”

    “二狗,你娘让我替你带个话,你要是敢反叛,他就不认你了。”

    二狗顿时急着解释道:“三婶,我等也是奉命行事,没有办法。”

    “是吧!我们也不想这样。”

    虽然现在把局面暂时性稳住了,只不过营内各种议论声还是很多。

    大多都对这次的反叛颇有微词。

    桂阳郡,府衙内。

    赵范一把将书卷重重的摔在桌子上,冷哼道:“哼,这点事都处理不好么?不过是一群刁民,杀几个不就行了?”

    “杀鸡儆猴不懂?”

    “那些老百姓最怕这个了,他们骨子里都是奴性,天生就是种田的。”

    部将低着头面色纠结,解释道:“可是主公,这次好像和以往不太一样,他们...”

    “呵,有什么不一样的?杀一个不行,就杀二个,不行就二十个,杀到他们怕为止,我看他们还敢嚣张?”赵范冷哼,有些不满意。

    平时剿匪一个两个畏畏缩缩的不说什么了,现在对付一群平民百姓竟然还搞不定。

    真是一群废物。

    “遵命!”部将点头。

    “退下吧,另外,这两日准备出征,攻取长沙,据说长沙很多人都和张怿等人有过沟通,想来一切都会很顺利!”

    赵范又叮嘱了句,显然他也有些没底,毕竟这次要么成功,要么…

    没有要么,只能成功,没有后路。

    转眼,随着旭日升起,百姓们的抗议之火没有熄灭,反而随着积淀越发旺盛。

    无数的百姓在各地乡老、族老的号召下,齐聚于此,有些甚至全村人连夜赶路,附近数十里的百姓很多都来了。

    大有某位伟人当年那种方针之感,农村包围城市。

    大清早,城门刚打开,守卫还睡眼惺忪的,打着哈欠,声音还没发出就被涌进的人潮给淹没了。

    城门校尉见状指挥着官兵阻拦,却被这些拿着镰刀,锄头,菜刀的百姓给吓唬到一边了。

    这些人一看就是群情激愤,不好惹,这时候上去就是找虐。

    都是拿钱办事,拿多少钱办多少事,而这种要命的事,总的来说就是:

    不配!

    涌进来的人群,数量达到数千,甚至上万,他们一分为二。

    他们目标明确,在带头的几个青年的引领下,一部分人直接去了太守府,另一部分人直接去了军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