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珏末 » 第三十章:商人(1)

第三十章:商人(1)

    何金国,是禾南省的一个商人,年轻的时候他一直靠着倒卖各地的小物件赚差价慢慢发家的。接着他开起了当铺,米铺,药房,酒楼等等,同时也把生意做到了全国各地成为了禾南省的首富。

    年初的时候低价买粮高价卖粮就有他的身影。

    在杨合多次往蓬安县调粮暂时解决了缺粮的问题后他又让李易跟何效找到了这名商人,因为他发现还是有人在屯粮,还是有人嫌禾南的事情闹得不够大。

    禾南省的省府衙门不远处有一家很大的酒楼,那家酒楼就是何金国开的。开在省衙旁边他自然是有自己的算盘的,在大珏商人即便再有钱也改变不了地位低下的事实,而何金国在省衙旁边开的这家酒楼从一开始就是服务于省衙以及禾南省其他地方官员的,在长达十几年的经营下他也积攒了相当多的人际关系,总结下来就是极其错综复杂,而他斡旋在其中提高了自己的社会地位,甚至到了能够左右一些县城政策的程度。

    而那条从县衙到朝廷的贪污链中他就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低价买粮高价卖粮,他在这里面起的作用就是一个钱袋子,许多官员把这些钱暂存在他的手上,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别人查不出证据来证明他们在这次救灾中有贪污行为。

    官员们的算盘是如果上面查下来他们可以说救灾粮都是发下去了的,何金国出钱从这些难民手上买下来然后又高价卖出去,到时候上面真查下来他们就把责任往何金国身上推。

    在明面上这些钱就是何金国自己的,和那些当官的不会沾边,但实际上这些钱是二八分成,何金国拿两份,其他官员拿八份。

    何金国有一个很好的习惯就是他会写账本,每一笔钱的往来他都写的很清楚,这是他作为一名商人的必备技能,所以说是一个好习惯,但对于其他官员来说这不是一个好习惯,也不是一件好事,因为何金国这样做就相当于记录下了他们每一次贪污的证据,可他们现在不知道何金国有那个账本。

    至于前面说的那种行为本来应该持续下去的,可突然有一天停止了,因为京都突然来了一个人来直接找到了他说这件事不能继续下去了,那个人说派他来的人是朝廷里的人。

    朝廷里的那个人自然是杨合,但从上到下要想让这些人自觉的让出这点粮食是不容易的,所以杨合自己拿了一笔钱来买下那些粮食然后借何金国的手把那批粮食低价卖出去了,而这批粮食被焦潞买下了。

    所以前面蓬安县的饥荒问题才能解决,同时还能把赵宪国送回来的土匪给安置好,这一点杨合确实尽心尽力了。

    所有的贪污必须建立在这个国家还能运行的基础上进行,杨合是深知这个道理的,所以他的贪污向来是细微而持续的,可他手底下的人并不是,工部的李勇大笔大笔的贪而且还会瞒着杨合,朝廷之外的各个地方更是如此,从户部拨出十万块钱杨合只敢贪几千块钱,而钱到了地方之后那些地方官敢贪几万。

    这一点杨合没有办法制止,所以他清楚的知道那一天终究会到来,现在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

    禾南省,省衙。

    何效跟李易收到了杨合的密信,信里的内容就是让他们继续低价放粮出去,这里的便宜就不要占了。

    何效看完密信后随手扔在了旁边的案几上:“什么叫我们占便宜?何金国低价卖出去的那批粮食我们没给钱吗?现在就成我们占便宜了?杨阁老是怎么了?”

    李易闭着眼睛思考了很久才说:“这事没这么简单。”

    “什么叫没这么简单?”何效没听懂李易这句话的意思,“你是说杨阁老让我们别占那便宜了还有什么内幕?”

    “只有一个可能啊。”李易睁开眼说。

    “你倒是说啊,什么可能?”何效最烦这种说话说一半的人。

    “我们贪污的事被人知道了。”李易说。

    “这不很正常?”何效摊手说,他不明白为什么这件事会不简单,“我们随便出去问个人,就问门口站岗的,他们也知道我们贪污啊。”

    “我说的那个人是皇上。”李易说。

    “皇……皇上?”何效这下明白了。

    “你想想,我们之前想把蓬安县大牢里的人杀了,想把焦潞杀了,这件事我们去找杨阁老帮忙,杨阁老去了之后事没做成,接着京都就派了太监来,还有黑冰台,你要知道这些人可都是听皇上的啊。”李易说出了自己的猜想。

    “可这些人不都是来看我们改粮田为药田的国策进行的怎么样的吗?”何效还是不明白。

    李易听了何效这句话陷入了沉默,他不知道该怎么跟这个人说话了,话都已经说的这么明白了他还听不懂,于是他耐着性子又说:“你想想,这些人如果真的就是表面上那样来看我们办事怎么样了的话杨阁老会先后几次调粮过来?而且这些粮食都是极低的价格卖出去的,然后杨阁老还让何金国也低价卖一批粮食出去,到现在你还没想明白?”

    何效愣了,他好像明白了一些。

    “改粮田为药田的本质是增加税收,可咱们这昨年才发生了水灾,一个县的难民没饭吃,改粮田为药田还偏偏从蓬安县开始,难道杨阁老会不知道这样做那些难民会没有饭吃吗?朝廷拨下来的救灾粮被接二连三的买走我们知道,杨阁老也知道。”李易继续说,他现在只想把这个问题给说明白,“可为什么杨阁老之前都没有直接插手粮食的事情,而这次,在太监和黑冰台都来了之后杨阁老却开始直接插手管这件事了,你就没想过为什么这次杨阁老会亲自出手吗?”

    “你是说……杨阁老现在的处境很不好?”何效明白了一些。

    李易点了点头,他又说:“现在改粮田为药田的政策还没有看到成效,如果不放一批粮食出去那些难民也好,百姓也好又会闹事,到时候那太监和那群黑冰台会怎么给皇上说?”

    “说我们政策执行不到位,安抚工作也执行的不到位……”这下何效算是彻底明白了。

    “我们跟杨阁老是一条船上的人,我们在杨阁老就在,我们不在了杨阁老也不会在,同理,杨阁老不在了我们也就不在了。”李易长叹了一口气说。

    “那现在怎么办?”何效不知所措。

    “去找何金国,让他继续放粮,在改粮田为药田的政策见成效之前绝对不能继续买粮放粮了,张廷仁的那个什么奖励愿意改种藏红花农户粮食的事情也要继续做下去,这次我们谁都不能贪了,再贪下去谁都不好过了。”李易说着,他这句话的语气是一种恳求,他也不知道自己是在求谁,是在求自己还是求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