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林荫古道 » 第四回 孔睿初审赵天风案 周彤始至程刺史府

第四回 孔睿初审赵天风案 周彤始至程刺史府

    六月十八日,剿匪庆功会上,赵天风已经喝多了。

    一位自称宝兴郡军粮官的人带领着十余人来到了刺史府外。也不知谁放他们进入会场的,这十几个人见到孔州牧在台上高坐,他们在台阶下齐齐跪地,喊道:“宝兴郡守李大人要杀了我等,求州牧给小的们做主啊!”

    一时间钟鼓停止了奏乐,会上大家陆续安静了下来。孔睿缓慢地放下手中的酒杯对他们说:“李珃为何要杀你们啊?”,为首的粮官回答说:“回孔大人,我等司职管理军响,李大人查到军粮欠发了三分之二,而郡中实际拨的款项和粮米均已出库,李大人说我们私吞军粮,按律当斩”。“那你们贪墨军粮了没有啊”,孔睿不紧不慢的问道。粮官回道:“没有,郡中领取各款项和粮米的是赵天风赵大人,我等只是遵命入库”。

    这时众人都看向赵天风,天风喝得面红耳赤,听到台下的粮官说的话顿时就把酒杯扔了过去,说:“你个小小的粮官也敢污蔑本将军!我看你是活得不耐烦了”。说着赵天风拔出宝剑绕过桌子就要下台去,劼雒赶忙上前拦住了天风。

    劼雒说道:“赵大人喝醉了,有什么事请先告知孔大人,程大人”。劼雒喊云歌上台来扶着天风,转头对孔睿说道:“启禀孔大人,天风将军醉了,您看此事能不能明日再议”。孔睿说道:“当然可以,赵大人为人刚正,我不相信是赵将军所为”。孔睿看向台下的粮官他们,“你说你们也不懂好歹,赵将军平定山匪,功不可没,本想着庆祝庆祝,被你们这样给搅和了,我可丑话说在前头,你们要是没有证据,我可要先办你们!”,孔睿看向程伊说:“要不今天就到这?”,程伊点了点头。

    散会后,程伊拉着赵天风、劼雒、云歌到他的卧室中。

    程伊说,赵将军,以您往日在宝兴的处境而言,直至今日才有害你的人,你可要感激上天的安排啊!赵天风双手搓了搓脸,又挠了挠头。劼雒先说话了:“以前赵天风在外地,不好参劾他”,劼雒拍了一下赵天风的肩膀说:“这次他们应该是想要一击毙你的命啊,哈哈哈哈”。云歌不明白了,说,哎哎哎,天风哥哥都摊上官司了,你们怎么还说风凉话啊。

    程伊没有管云歌,继续对天风说,他们针对你,一是你之前在宝兴郡实在混得不怎么样,如今在北地王那里品级都和郡守一样高了,他们能饶了你吗?二是你率五千人马横行隆州,必然遭人嫉恨。最关键的第三,孔睿也想毁掉你,这样也是削弱我的实力。所以他们敢弄这样一出凭空陷害的戏一定是做足了证据。

    云歌听得不寒而栗,看着程伊和劼雒说“那怎么办啊,天风哥哥有危险了”。劼雒说,凭北地王的宠信,天风应该不会有事,但我们一定要查出那些人的证据是伪造的,这样北地王也容易替天风说话。程伊则平静得说:“明天还是先看看他们耍什么花招吧”。

    六月二十日,北地王密函告之隆州牧、隆州刺史、司隶校尉:各部应积极备战,计划月底汇兵于北地国门之东。各部立即回复孤王可派兵之数目,将帅名字。

    这天程伊刚刚接到密函,看完之后就匆匆忙忙去往州牧府衙听审。

    州府衙六扇大门朝南开,颇具威仪。程伊带着两名侍卫迈步进入州牧府,不远处就看到两边墙壁上画有州郡忠孝之人的画像,有的还刻有事迹。进到里面就看到萧墙上刻有“言必信,行必果”六个大字。

    三人绕过萧墙就到了正堂,正堂视野开阔,正中央的墙上画着一只仙鹤微张翅膀,前面有一条长案,案上放着各种毛笔,文书,令签等。程伊的位子在这条长案的左旁边,他也有一条案,只不过短了一些。两边的桌案就更短了。程伊的侍卫在门口守着,程伊脱了鞋子走到正堂里在他的位子坐了下来。

    这时孔睿带着沈泉、万水永、左先开和十几名侍卫也脱鞋走了进来。孔睿看到程伊拱手说,来得早啊易然。沈泉、万水永、左先开也先后和程伊行礼,程伊起身依次回礼。

    孔睿看人来齐了就升堂。首先传的是原告十余人上堂。孔睿让他们先说明原委。为首的粮官说道:“我们隶属宝兴郡中军,我负责管理中军粮食。起初是迟迟没到军粮,我就去找我们郡中护军赵天风大人,正巧我们往郡中赶去,在路上碰上赵大人领了军饷回来,赵大人把领粮簿和车队给小的之后,小的就发现领来的军粮和粮簿上的不一致,当时赵将军走得匆忙,小的也就没细问。第二天赵大人就被派往前线迎敌,这个事就搁置了下来”。

    孔睿问道:“实际领来多少,账册上写着多少”。粮官说:“回州牧,赵将军领来粮食两百石,钱五万,草料十车。领粮簿上写着粮食六百石,钱五万,草料十车”。孔睿说:“那就是只有粮食少了四百石,领粮簿何在?”粮官从怀中取出领粮簿,孔睿身边的侍者走过去把领粮簿接了过来。孔睿看了看转头和万水永说:“麻烦万大人调取这六百石粮食的账册看一下”。万水永就传宝兴郡丞。郡丞带着账册来到之后,把翻到那一页的账册递了上去。孔睿读着:“粮米六百石,钱五万,草料十大车。和德三十年二月十六日中护军赵天风”,孔睿看了看程伊说,“传赵天风”。

    赵天风走进来之后向孔睿行礼,孔睿问:“天风将军,现在宝兴郡中的底账和粮官的领粮簿都写着你取走了六百石粮食,实际到库的只有二百石,这是怎么回事啊?”。赵天风果断地回答说:“卑职取粮时的确取走了六百石粮食,卑职运送的中途交给了管粮官,至于入库多少卑职不在场,并不知悉”。孔睿问粮官:“从二月份至今的粮册你可都带来了?”“小的带来了”,侍者把粮册都交了上去,孔睿看完后让侍者递给程伊看一下。粮册上的用度都很正常,孔睿对说万水永说:“簿曹大人,烦劳一趟了”。万水永起身施礼,孔睿说:“今日今时,着万大人并差役二百人去宝兴郡中军粮库清点余粮。赵天风及粮官十余人暂时签押,不得与外人接触,如有供词,书写明白三日后开堂呈上”。孔睿对程伊说:“程大人,要不今天就到这儿?”,程伊立即起身说:“好啊”。

    散堂之后,孔睿叫住了程伊,“易然啊,北地王密函你收到了吧”,易然轻点了几下头,抿着嘴唇发出嗯的声音。孔睿说,咱们去后堂讨论一下派多少人多少将?程伊就跟着他去到了后堂。孔睿说,不是我说啊,这时候赵天风出了这么档子事儿的确没法让他去啊。程伊很放松的样子,打了个哈欠歪歪斜斜地做到椅子上说:“不写他,他都摊上官司了还怎么带兵啊”,程伊的回答让孔睿很意外,孔睿继续和程伊商定了派兵的数量和将军姓名,让幕僚写好文书派差役快马送到北地王处。

    六月二十一日这天,刺史府外的街道上热闹非凡。大街两边的商铺都很破旧,灰砖灰瓦,百姓们穿着也大都是灰白色或深蓝色的粗布衣服。

    密集的人群被一队车马分隔在了街道的两边。马车被雪花白中泛着浅绿的薄纱帷帐覆盖,骑马的人们身着浅绿色丝绸长衣,马的身上也罩上了青草绿色薄纱。后面的几辆马车上都拉着大箱子,透过薄纱能看清上面写有龙马潭高家封箱的字样。

    程伊带领家人及家奴站在刺史府门口迎接的正是这个车队。

    车队停下后,前面骑马的人一齐下马,并将马交给程伊的家奴后向程伊报告,之后两个丫鬟扶着从马车上下来的一位小姐,身材娇小,身披孔雀绒的长袍,头上围着白色泛着浅绿的薄纱以遮住她的面容。她学名高灵,字周彤,十四五岁了,是越州士族当今丞相高奇珍的小女儿。周彤走到程伊的面前施礼,程伊扶起她,引她往府内正厅走去。

    原来程伊和周彤小时候就相识,高丞相却一直想把小女儿许配给翟齐越大将军之子,谁料大将军之子与大将军一同死在了皇城北城门。周彤几天前不顾远在恒海国的父亲反对,决定去隆州找程伊,好在周彤的母亲支持她,派了几十名随从,携带一些应用之物护送至此。

    周彤摘下围纱坐到正厅客人坐的椅子上,左右各一个侍女。程伊坐到她旁边的主人坐的椅子上,先说道:“你母亲可好?”,“家母安康”,程伊微笑着说:“几天前天我托人去司隶买了一大箱的桂花糕,已经在你屋子里摆上一碟儿了,要不咱们先去尝尝?”,周彤也笑了说:“不忙,哥,我给你带了一把剑”,“就是咱们去武状元家老太公赏你的那把?”,“正是”,程伊更开心了,说道:“这是孤的微时故剑啊!”,周彤低下头,脸红着说:“外边还有人呢,这么没个主子样”,程伊说,这府里全是我的人,你不必拘束,孔睿想在我府里安插眼线,让我凌迟处死了。周彤说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你还是需要谨慎啊哥,‘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程伊看着周彤施礼道:“谨遵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