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疯了吧,你管这叫小鲜肉? » 第一百零六章

第一百零六章

    近几年的国综创新力度越来越弱,虚伪矫情泛滥,做作行径令人作呕,综艺成了明星们新作品的宣发阵地,来是被迫的,玩游戏是迁就的,被整是勉强的,洗白是流水化的,导致我对国综兴趣日减。

    《种地吧》是我在某些垃圾综艺之后好剧无以为继,退而求其次才打开的综艺节目,看了之后就连刷好几期。

    节目主打劳作纪实互动真人秀,对的,劳作成了主打,请注意,是劳作,不是侃大山,不是做点吃吃喝喝然后看星星看月亮,抒发一下岁月静好就完事了。(说的就是隔壁那个xx的生活)

    该节目精心选拔10位年轻人组成“种地小队”,这10位年轻人,是真的亲自上阵,不是花钱换物了事,他们在种地前期完成了木工、泥瓦匠、焊工、收割机甚至驾照等必要工种的取证,你没看错,他们真的是老老实实考证了,这些证件在节目里也发挥了他们的应有的作用。

    取证只是第一步,只有真正的付诸实践,才能发挥不同工种在劳动和收获过程中的作用,他们将利用这些证件和种地应该掌握的相关知识,在190天时间内完成142.8亩土地从播下一颗种子开始一直到收获的全部任务。

    节目的可贵之处在于请的不是娇贵的流量明星也不是成名已久的大牌,一水儿的初出茅庐精神小伙子,特点是耐糙不会玩虚的,种地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青壮劳力在农业看来正是刚需,10个人性别各异,在互动环节更不愁碰出火花来。

    节目也会请一些明星,但他们参与劳作的部分剪出来的占比很少,出场的作用是给他们改善环境和生活条件,并没有喧宾夺主,主场还是牢牢的把握在10位小伙子这里,这一点非常好。

    正在“冷播”的综艺《种地吧·少年篇》。

    怎么个冷法,大概就是,对这个节目的二创都比节目本身更火爆。

    至于节目里的嘉宾,说是“爱豆明星”,小编却是一个也不认识。

    10个小伙下乡种地,辛苦劳作反负债26万...这绝对是今年最真实(苦逼)的田园综艺。

    不同的是,这次种地的是10个年轻小伙子,至于兰博基尼拖拉机什么的,想都别想,毕竟他们连住的地方都四面漏风。

    相同的是,不管是有钱有人搞笑就行的老头,还是没钱没人自己出力的小伙子,都逃脱不了被土地折磨并治愈的过程。

    话说回来,这档以种地为主要任务的综艺,规则其实非常简单:

    在租借来的100亩地里,收割掉原本种植的水稻后卖钱,以这笔钱为启动资金,在田里种冬小麦。

    等到小麦成熟后收割卖钱,也可以搞一搞副业来赚钱。总之最后要连本带利地把钱还给村民。

    在租借来的100亩地里,收割掉原本种植的水稻后卖钱,以这笔钱为启动资金,在田里种冬小麦。

    等到小麦成熟后收割卖钱,也可以搞一搞副业来赚钱。总之最后要连本带利地把钱还给村民。

    还没看过的人,大概率会将其定义为一档“新形式的爱豆作秀节目”,但看过的人会发现,“这次他们好像真的是在种地诶”。

    有人上节目之前才艺是吉他弹唱。

    上完节目后,施肥打药才是拿手绝活。

    有人上节目前是可爱小奶狗。

    上节目后成了满脸淤泥的小土狗。

    还有人曾是偶像剧花美男。

    上完节目后成为氛围感电焊工。

    露天劳作的风吹日晒,直接让这些皮肤白嫩的年轻小伙们,变成了面色黝黑的青年壮汉。

    录制之前,节目组还专门请人给他们培训。

    不仅有文化课,还有医疗救护、消防安全、厨艺、木工、瓦工等生活技能课程。

    甚至正正经经地考取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现代化农具的驾驶执照。

    而这些技能,在接下来的节目里,还真的派上了用场。

    一起来感受一下《种地吧》的“真情实感”吧

    前一秒治愈

    后一秒致郁

    参加节目的十个小伙子,年龄参差,从95年到04年,但种地经验出奇一致——横竖都是“0”,甚至没意识到接下来要面临什么。

    看这一堆堆行李,哪里像是去吃苦种地的,分明是去旅行享受的。

    甚至幻想能住上带阳台的3层小别墅,院里有个篮球架,空闲时还能运动一下。

    这轻松的态度,仿佛水稻自己会收割,小麦自己会播种。

    当然,对诗意田园生活的想象,很快就在看到真实的住宿条件后戛然而止。

    别墅变成了废弃仓库连一张像样的床都没有

    桌子上的灰能吹起老高

    10个小伙子放下行李箱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扫房间,修缮破窗,给自己搭床铺。

    然而,恶劣的住宿环境只是开头。节目组给他们安排的地,正在外面等着收割呢。

    开工第一天,一群人挥舞着镰刀,动作之生疏,还被网友们吐槽在浪费粮食、糟蹋土地。

    无知无畏的他们,一开始还乐在其中,矫情地感慨“割水稻好治愈啊”。

    但随着时间流逝,全都变成了没有感情的收割机器,恨不得马上打包行李回家意识到人力收割的缓慢,第二天,他们借来一台小型收割机。

    但是,还没高效多久,机器陷进了泥地里,一秒回归人工。

    后来又借了三台大型收割机,然而不是陷到泥里去,就是撞到零件散架,意外频出,最后还只收割了3吨稻子。

    送到烘粮的工厂后,又被负责人骂了个狗血淋头:“十个人才收了3吨???这一点怎么哄?起烘量是十三吨!”

    意识到问题的紧迫性,他们认真开了个会,决定连夜抢收。白天干,夜里干,下雨干,下雪也干。

    据节目组统计,他们在6天之内收割了8块农田,最后一共收了62.66吨,卖掉后赚得12.5万元。

    种地之人最耽搁不得的就是农时。抢收完水稻,就得赶紧接着种小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