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这些事儿 » 孙坚前线拼,袁术不发粮

孙坚前线拼,袁术不发粮

    话说曹操召集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大家尊四世三公的袁绍为盟主,他弟弟袁术负责总督粮草,给各路诸侯提供物资保障,“应付诸营,无使有缺”。

    讨伐董卓、兴复汉室,这是天下诸侯的共同愿望,集结的兵马粮草不可为不充足,绝对够打一场持久仗。

    十八路诸侯来到汜水关前,袁绍发现还缺一位先锋官。

    这时候长沙太守孙坚自告奋勇,愿带领黄盖程普等将为先锋,去攻打汜水关。

    董卓对汜水关非常看重,起先要派吕布守卫。身旁华雄说“杀鸡焉用牛刀”,于是带着李肃、胡轸来到汜水关。

    十八路诸侯并非铁板一块,内部也有很多纠纷,济北相鲍信见孙坚做了前锋,怕他抢先立功劳,于是趁夜带着三千兵马抄小路跑到汜水关前挑战。

    可惜鲍信一伙人马功夫太差,被华雄带了五百骑兵下关,手起刀落斩下马来。

    董卓见到华雄送来的鲍信首级,高兴地不得了,立刻加封华雄为都督。

    等到孙坚带兵来到关下,华雄有点托大,就派手下胡轸应战。结果胡轸被程普一枪刺中咽喉,死于阵前。

    华雄败了一阵,坚守城池不出门。孙坚作为先锋,要的是速战速决,此时也无可奈何,也只能在屯兵在梁东,一边向盟主报功,一边催袁术发粮。

    可惜袁术这人,也见不得别人立功,跟自己哥哥袁绍还不怎么对付,更不要说外人孙坚。

    主公什么样,手下人最清楚,于是有人献计给袁术,孙坚是江东猛虎,如果让他打到洛阳,杀掉董卓,那他就更加难以降服。

    不给他粮草,他的军队肯定涣散,不愁他不听咱们的话。

    袁术深以为然,“术听之,不发粮草。”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孙坚没有粮草,兵营里果然乱了起来,人心涣散,无心恋战。

    华雄得到情报,明白机会来了。

    他派李肃半夜带兵绕到孙坚军营后,自己正面进攻,如此前后夹攻,打得孙坚落荒而逃。

    幸亏部下祖茂与孙坚换了帽盔,引开华雄,才救了孙坚一命,祖茂却被华雄一刀砍死。

    孙坚败兵消息传到袁绍大营,大家才了解到华雄的厉害之处,于是才有了上将潘凤的传奇:“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

    多人铺垫之后,关云长才越众而出,一马当先斩了华雄。十八路诸侯,才第一次知道关公的厉害。

    这都是后话了。

    孙坚带着程普、黄盖,找袁术当面对质。

    孙坚说我跟董卓无冤无仇,可是我在前面冒死奋战,往大了说是为了国家讨伐董贼,往小了说是给你们袁家四世三公报仇雪恨,可是你袁将军却听信谗言,不给我粮草物资,让我吃了败仗,你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

    一番话说得袁术哑口无言,只好杀掉进谗言的人,来给孙坚谢罪。

    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不过孙坚与袁绍、袁术之间也生了间隙。后来袁绍指示刘表截击孙坚,孙坚阵亡、孙策接班,东吴和荆州也变成世仇。

    多年后,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曹操问天下谁是英雄,刘备第一个就提到袁术:“淮南袁术,兵粮足备”——袁术一直都有粮,所以心中不慌。

    曹操一听袁术就笑了: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