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这些事儿 » 曹操第一次大败

曹操第一次大败

    话说董卓迁都长安,曹操劝袁绍乘胜追袭董军,袁绍以军队疲惫为由,拒绝出兵,其他诸侯也同意袁绍做法,诸侯各怀鬼胎,不想损兵折将。

    于是曹操独自领兵一万多,追击董卓。

    董卓的谋士在半道设下伏兵,前有吕布,左有李傕,右有郭汜,曹军大败。

    败退至半路,徐荣带伏兵从草中杀出,曹操被兵卒抓住,幸好曹洪及时赶到,将战马让给曹操,自己不行跟随。

    三更半夜逃命,半路遇到一条大河拦住去路,曹洪脱掉铠甲背曹操过河。

    讨了一夜,好不容易天亮,又被徐荣的追兵赶上。

    曹操正在心慌,夏侯惇、夏侯渊赶到,击退追兵,救了曹操。

    收整残兵,清点人数,带出来的一万多人只剩下五百多人。

    曹操回到寨中,袁绍摆酒为曹操解闷,曹操在席间痛骂诸侯,酒后也不愿与各路诸侯为伍,领兵去了扬州,其他诸侯也各回各家。

    曹操骂的原话是:“我最初举行大义,是为国除贼。诸公既为仗义而来,操本意是烦本初引着河内众兵到孟津、酸枣,各将固守成皋,凭据廒仓,塞住轘辕、大谷,控制险要。公路率南阳军队驻丹水县、析县:进入武关,以震慑三辅。全部挖造深沟、高大的壁垒,不与他开战,只是作为疑兵,显示天下形势之必然,以便顺利诛灭,局面立刻就可定了。今天却迟疑不进,大失天下人所望,我暗地里深以为耻。”

    这就是曹操领兵后的第一败,一万多兵士几乎损失殆尽,就连曹操自己也差点赔上了性命。

    为什么曹操会遭此大败呢?他真的不该追击董卓吗?

    正如曹操所说,要是当时十八路诸侯共同追击,即使不能剿灭董卓,也能让其元气大伤。

    可惜当时的曹操还是太年轻!他确实是一心想匡扶汉室,可是十八路诸侯人人都有了异心,很多人参加讨伐董卓,根本目的是为了抢夺地盘。

    再加上这一时期的曹操,身边除了曹洪、夏侯惇、夏侯渊等几个武将之外,还没有谋士,没人出谋划策。而董卓只靠李儒的计策,就设下埋伏大败曹操。

    所以说,曹操创业后的这第一次重要战役,无可避免的失败了。

    换做一般人,只怕早就心灰意冷就此放弃了,不过曹操就是曹操,他并没有就此一蹶不振,而是用心图谋,不久后就等到了机会。

    纵观整部《三国演义》,虽然在后来的几十年中,曹操经历了大大小小无数战争,又遭遇了无数次失败,不过这次失败是曹操为数不多在战败后没有大笑的。

    或许是第一次失败确实无法接受,或许后来他的心胸变得不一样了,这次战败对于曹操来说是意义非凡的。

    一方面,他看清了诸侯的真面目,看到天下大乱已经不可阻挡;另一方面,他也看到实力的悬殊和谋士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