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这些事儿 » 刘表截杀孙坚

刘表截杀孙坚

    却说荆州刺史刘表,字景升,山阳高平人也,乃汉室宗亲。

    幼好结纳,与名士七人为友,时号“江夏八俊”。

    那七人:汝南陈翔,字仲麟;同郡范滂,字孟博;鲁国孔昱,字世元;渤海范康,字仲真,山阳檀敷,字文友;同郡张俭,字元节;南阳岑咥,字公孝。

    刘表与此七人为友;有延平人蒯良、蒯越,襄阳人蔡瑁为辅。

    当时看了袁绍书,随令蒯越、蔡瑁引兵一万来截孙坚。坚军方到,蒯越将阵摆开,当先出马。

    孙坚问曰:“蒯异度何故引兵截吾去路?”

    越曰:“汝既为汉臣,如何私匿传国之宝?可速留下,放汝归去!”

    坚大怒,命黄盖出战。蔡瑁舞刀来迎。斗到数合,盖挥鞭打瑁正中护心镜。瑁拨回马走,孙坚乘势杀过界口。山背后金鼓齐鸣、乃刘表亲自引军来到。

    孙坚就马上施礼曰:“景升何故信袁绍之书,相逼邻郡?”

    表曰:“汝匿传国玺,将欲反耶?”

    坚曰:“吾若有此物,死于刀箭之下!”

    表曰:“汝若要我听信,将随军行李,任我搜看。”

    坚怒曰:“汝有何力,敢小觑我!”方欲交兵,刘表便退。

    坚纵马赶去,两山后伏兵齐起,背后蔡瑁、蒯越赶来,将孙坚困在垓心。

    刘表做为一方诸侯好结交名士为友,这七人都是当时的文人,但这些人中没有一人是智慧高人,没有一人是他的政治军事方面的智囊,他没有自己的智囊团。

    刘表偏安于荆州,没有雄心壮志,满足于现状,刘表是被动成为一方诸侯王一方军阀的代表。

    因为自董卓夺权及订董战争后,董卓把持的汉庭中央已没有了权威,各地各自为政,形成了军阀割据、各自为战、军阀混战的局面大势。

    军阀之间是弱肉强食关系,面临重新洗牌,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想偏安于自己的地盘只能是暂时的,迟早会被更强大的军阀势力集团吃掉,后来刘表的地盘实际上被曹刘孙三家瓜分吃掉。

    刘表也许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是优秀统帅,不具备优良统帅的德能慧,因此基本采取不主动出击攻击别人,采取守势以自保,对他可能是上策。

    刘表为了让孙坚交出传国玉玺,不惜与邻居孙坚翻脸,得罪孙坚,以兵戈相见,在孙坚必经之路设下埋伏包围圈,以逸待劳。

    刘表为什么这样做?可能出于道义,出于皇家宗室责任,出于义愤。

    因为传国玉玺是他们刘家的皇家重器,孙坚怎么可以私自占有?因此刘表不惜一战强迫要孙坚交出传国玉玺。

    孙坚如果交出传国玉玺,刘表完全可能会放过他,因为刘表没有野心雄心,只想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却说孙坚被刘表围住,亏得程普、黄盖、韩当三将死救得脱,折兵大半,夺路引兵回江东。自此孙坚与刘表结怨。

    孙坚拒交传国玉玺,导致了刘表的埋伏包围围攻,导致折兵大半,险些丧命。

    为了一个传国玉玺,付出惨重代价,直到付出生命,实在不值。

    这个传国玉玺对孙坚事实证明没有什么用处,孙坚没有称帝的野心和实力及条件,他私藏传国玉玺使他成为众矢之的,成为其他军阀诸侯攻击的目标。

    事实证明对他弊远大于利,后来孙坚将传国玉玺藏于他老婆吴夫人处,后来被袁术抢走,正史记载孙策没有用传国玉玺做抵押向袁术借兵。

    孙策的创业启动资金队伍不是靠传国玉玺抵押得来的,与传国玉玺无关。

    孙坚因为一个传国玉玺而树敌无数,成为众多诸侯攻击打击的目标,导致他损兵折将,损失惨重,所以传国玉玺对孙坚是弊大于利的,所以孙坚当初应当交出传国玉玺,交给袁绍。

    刘表打败孙坚的战术:以逸待劳十在孙坚必经的路上设下埋伏包围圈。

    刘表为传国玉玺攻打孙坚,也使自己多了一个仇敌,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损人不利己,智吗?

    刘表也许为了道义,也许是为了把国宝抢占为己有。

    孙坚响应曹操的号召出兵讨伐董卓以来打了2次较大的败仗,一次是受袁术的暗算,被华雄偷袭打败。

    第二次是被刘表埋伏截杀,二次失败损失惨重,收获之一是得到传国玉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