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娱乐之王,从离婚后开始 » 第一百零二章 新的童话7000

第一百零二章 新的童话7000

    随着龙溪的入院休养,总榜单的血战终于结束了,既然没有了挑战者,苏天来也就不大幅度的更新了,最多保持在日更一万的上限。

    这让一众读者怨声载道,那些作者则是欢呼雀跃,大呼感谢夏天作者给留了活路。

    在这个时候,《童话树屋》的编辑社里正在接待一名不速之客。

    牛志行一脸不爽地坐在会客厅里。

    编辑社的建筑是一排老旧的平方,很有年头了。会客厅在这排建筑的最西边,是一间三十多平方的小屋子。

    屋子的布置很简单,一张爆皮的会客桌,几把腿都生锈的椅子,地面上也不是木地板,是那种带凸出纹理的老式瓷砖,墙上挂着一副总编自己写的毛笔字“清静无为”,再无其他装饰。

    倒不是编辑社不尊重来客,而是因为的确是没有访客。

    屋里也没装空调,就只有一把悬在头顶的风扇呜呜地转,吹出的风都是热的。

    牛志行四十多岁,虽然注重饮食,但毕竟踏入了中年,所以免不了有些发福。一张大肚子像怀孕好几个月了似的往前顶着,胳膊和腿上也能明显看到松弛下垂的皮肤。

    他今天本来就又火气,结果又在这么个房间里坐着,心火更旺盛。

    面前编辑社给沏了茶,可是这茶是喝了半天也没让他感觉到一丁点的舒服。

    他掏出自己随身带的折扇,呼啦啦地用力扇着,可就是这样,豆大的汗珠还是从后脑勺一直淌到尾巴骨。

    整个白汗衫都湿透了。

    总编刘温茂推门进来,他不知道从哪弄来了一桶冰块。

    当冰块放在身边的时候,牛志行终于感觉到了凉爽。

    “老牛啊,不好意思。空调只有编辑们办公的屋里有,哪里实在是没有地方让你落座,只能委屈你一下了。”

    牛志行忍着怒气摆了摆手,他刚才不是没去过那个屋,到处都堆满了书和稿子,除了过道根本没有落脚的地方。

    自己只是找了个角落坐了一会儿,就不知道被多少个人客气的请让一下了。真是又碍眼又碍事。

    “行了,我都明白。”牛志行扇得扇子哗哗直响,“大热的天就别寒暄了,说正事。”

    “行行行。”刘温茂客气的答应,坐到了他的对面。

    在夏天没有投稿前,牛志行是《童话树屋》最主要的供稿人,每一期的封面推荐基本都是的作品,内容自然也是排在最前面。

    可是当夏天的《海洋兄弟》开始连载后,牛志行的作品就自然而然的被挤到了后面。

    刘温茂大概也猜得出来,牛志行这次直接登门造访,肯定是为了这个事情。

    “老刘,你说吧,为什么的我的内容都被推到后面去了。封面推荐也没有了。”牛志行竖着眉毛说话一点也不客气。

    这就是主要供稿人的派头,不同于那些小作者,编辑必须好好地哄着他们,要求也尽量满足。

    久而久之,这种身份的落差就产生了。

    “这不是内容进行了调整么。”刘温茂只能这么打着太极。

    总不能上来就说我们现在有更好的作品,你只能往后排了。这也太不给人留面子了。

    “什么内容调整,你根本就是有了更好的作品,就把老哥们给忘了。”牛志行毫不客气的捅破了窗户纸。

    刘温茂连忙给他续上茶水,一脸的为难说道:“老牛啊,你也知道,排版的前后我们是要按照客户的反馈来进行调整的。不是我自己说了就算的。”

    “你的意思就是我的内容不好咯?”

    “呃……那个,主要是《海洋兄弟》的势头太好了,你也不是不知道,现在很多读者都是冲着这个作品才买的我们的书。”刘温茂耐心的解释。

    这话已经说的很明显了。

    牛志行气得脸通红:“你的意思是你们杂志社现在就靠着《海洋兄弟》就行了呗。”

    “不是不是,只是他的粉丝多一些,其他作者的作品也有读者喜欢的。”

    “行了,你别解释了。我就问你一句话,能不能把我的作品往前挪!”牛志行用手指着刘温茂简直是用吼的。

    “这……”

    刘温茂的脸色越来越难看,这不就是无理取闹么。

    谁的作品反响好,就把谁的作品放在前面这是一件很难理解的事么?

    就算你是老作者老供稿人,那也不能让编辑社不看市场只去满足你的要求啊。

    见刘温茂没说话,牛志行一拍桌子,上面的茶壶都跳了起来。

    “老刘,你现在是不是觉得缺了我也没事?我告诉你,给你投稿的那些作者里,又很多都是我的学生弟子,你最好考虑清楚了!”

    刘温茂当然知道这件事,都合作了十几年了,自己怎么可能会不知道这些作者的来历。

    而且刘温茂还知道,牛志行不光指导这些作者写作,还会从他们的稿费里赚一部分钱。

    在他的那里这根本就已经形成一个产业链,这也是《童话树屋》之前的作品总是质量不高,而且同质化严重的原因之一。

    “老牛,你别这样,我们都是多年的朋友了,只不过是往后靠了靠,差不出几页纸来的。”刘温茂本着息事宁人的心态,好生的哄着。

    “哼哼。”牛志行眯着眼睛,冷笑了几声,“看你的意思是你不答应了?”

    “老牛你也得为我们想想。要不这样,我们下期把你的作品名放在封面推荐最明显的位置,你看怎样?”

    牛志行依旧是咄咄逼人:“那没有用,我的要求就是要把我的作品放在第一篇,我的学生的作品也要往前。这个要求你能不能答应吧。”

    “你……你这不就是无理取闹了嘛。”刘温茂也急了。

    “那行。”牛志行冷笑着折起了扇子,满脸的轻蔑,“你就等着瞧吧,我和我的学生们,从今天开始将不会再给你写一篇稿子了!”

    说完,他起身摔门而去,房梁上的灰尘都被震了下来。

    刘温茂坐在那里气得浑身发抖!

    他料到了牛志行会出这么一招,所以他才会一再的忍让。

    牛志行和他学生们的投稿虽然根本无法和夏天的《海洋兄弟》相比,但在其他投稿里已经算是优秀了。

    他们这么一闹,只怕下个月的杂志连书都凑不齐了。

    那怎么办?

    选择质量差一些的投稿?还是让夏天作者多写一些,尽量凑够篇幅?

    刘温茂倾向于后者,但这里还是有个问题。

    《海洋兄弟》再精彩,看多了也会有腻的时候,这就像一首歌听多了就会不喜欢了一样。

    一本杂志的内容应该是多元的、丰富的,不能只靠一个故事撑到底。

    向牛志行低头?

    经过刚才的这件事,刘温茂已经彻底不想和他们合作了。

    回到自己的编辑社,他依然两眼无神。

    编辑社刚有点起色就又碰到了这样让人懊糟透了的烦心事,他实在是没法淡定。

    旁边的编辑注意到了他的神情,出声询问,刘温茂叹了口气将刚才发生的事跟他们说了一遍。

    “什么人啊这是!”

    “这就是被我们给惯坏了!真是一身的臭毛病。”

    “就他们写得那些内容也好意思提条件?跟《海洋兄弟》比比那也叫童话?”

    “不投拉倒!我们还不爱用他们的稿呢!”

    抱怨归抱怨,现实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下个月的杂志怎么办?

    真得减少篇幅?

    杂志这种东西他不是报纸,少一张多一张没有人会在意,要是篇幅太少、太薄拿在手里的感觉就不不一样了。

    尤其是《童话树屋》这么多年了,从来就没减少过页码,这要是一下子少了这么多,不得让人误会死。

    当想象了一下可能会发生的风言风语和各种质疑后,所有人都否决了这个提议。

    “要不然让夏天作者再写一篇童话吧。”有人提议。

    嗯?所有人都看下他。

    这倒是个办法,只要能保证杂志前部分有两篇章节足够多的连载,后面再从其他的投稿里找几篇还算不错的,这样也能应付过去。

    “不过。”刘温茂问,“夏天作者的《海洋兄弟》已经要写六章了,再让他们写一部新的作品,他真的有这个精力吗。”

    “我觉得,这个倒是不用担心。”一名编辑说,“据我了解夏天作者现在在时光小说网上也写了一本书,正在连载呢。”

    “那不更够呛了么。”刘温茂顿时有些泄气,他知道网络连载是要天天更新的,这哪里还有时间给他们再写一篇童话。

    “不不不,总编你听我说啊。”那人解释,“你们没关注可能不知道,夏天作者前一阵和另一名作者比更新量,你知道他们一天出多少字吗?”

    这倒是让其他编辑也好奇了。

    “出多少?一天八千?”

    “八千应该不止,最少得一万打底吧。那我才一万二。”

    “一天一万二?不能吧,这得什么手速。”

    “你们猜得都不对。”那编辑伸出三个手指,“夏天作者一天更新三万字。而且还是保质保量。”

    “多少?!三万?你没搞错吧。”

    “没错。”他点点头,“这已经在时光小说网成为神话了。我觉得夏天作者竟然能保质保量的更新三万字,肯定也能有时间再出一部童话。”

    众人点头,要是真按照这个速度来写,这个计划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海洋兄弟》现在一个月也就能出一万多字。

    刘温茂想了想,说道:“也只有这个办法了,希望对方能同意吧。哎……我们杂志所有一切都压在了夏天作者身上,我就是怕又会再养出一个牛志行来啊。算了,我这就联系他。”

    办公室里沉默了,按照以往的规律来看,这种事情百分百会发生。

    他们现在已经脑补出了刘温茂提出这个要求后,夏天趾高气昂的提出各种要求的场面了。

    也没办法,现在只能靠他了,受点委屈就受点委屈吧。

    “喂,夏天作者,在忙吗?”

    刘温茂直接开了免提,要是对方提一些要求自己还能和周围的人商量商量。

    “你好,刘总编。怎么这个时间给我打电话了,稿子不是发过去了么。”

    苏天来这个电话接的也有些纳闷,因为自从和《童话树屋》签了合同后,他们除了提醒自己交稿外,从来没有打过电话。

    “嗯嗯,稿子我们收到了,依然精彩。”刘温茂非常懂求人的时候要把姿态放低,“夏天作者,你最近的工作还算忙吗?”

    这没头没脑的一句让苏天来懵了,他说道:“刘总编,您有什么事就直说好了。”

    “是是。”刘温茂清了清喉咙问道,“我们这边遇到了一些情况。一部分作者拒绝给我们投稿了,所以杂志的篇幅一下子就少了许多,不知道你这边……额,能不能再写一篇长篇连载童话给我们。”

    拒绝投稿?

    《童话树屋》都火爆成这个样子了还有人拒绝投稿?难道不想跟着杂志的热度跟自己张张名气么?

    当刘温茂把具体的原因都告诉苏天来,他也感觉无比的莫名其妙。

    古代有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现在有牛志行带着作者要求编辑社答应自己的无理请求。

    苏天来觉得为了自己的利益去谈判、凭自己的能力去争取这都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可是做出这种行为就彻底过头了。

    “再写一部长篇连载倒也不是不行。”苏天来说,“有什么具体要求吗?”

    “你这边有什么要求都可以提,我们尽量满足你。”刘温茂迫不及待地回答。

    “不是,你听错了,我是问你们那边有什么要求。”

    “我们有什么要求?”刘温茂愣了,其他编辑也懵了。

    这是什么展开?

    不应该是作者趁着这个出版社遭难的机会给自己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么?

    怎么还问我们的要求?

    “没……没什么具体要求。只要质量能达到海洋兄弟的质量就行,稍微差点也行。”刘温茂说道。

    “好的,我明白了。”苏天来回答,“明天我给你初稿,到时候你看一下行不行。”

    “好的……”

    挂掉了电话,编辑社里雅雀无声。

    这就完了?就这么简简单单的同意了?

    条件呢?要求呢?

    还明天就给初稿,这么痛快的吗?

    “看看夏天作者的人品!简直就是个君子!绝不趁人之危,还雪中送炭!”

    “和夏天一比,牛志行简直都不算个人了。”

    “我觉得咱们这么些年来唯一的好运就是签约了夏天作者。”

    “真令人感动啊,简直就像一个好朋友来帮助咱们。”

    刘温茂看似平静的脸上,其实也藏着激动:能拥有夏天这样能力强人品好的作者,简直是一种天大的福气。

    苏天来这边倒是没那么多心里活动,别人遇到困难了,求到了自己的面前,自己力所能及能帮就帮一手,何况还有稿费拿有惊叹值收。

    挂掉电话后,他抱着肩膀走到了窗户前。

    窗外阳光明媚,碧空如洗,是个难得的好天气。

    新童话,写什么比较好呢?苏天来看着外面的景色出神。

    《海洋兄弟》的内容偏向于科普知识,冒险的情节相对较轻,而且主角是人类。

    苏天来想,放在一起的故事再写类似的就没什么意思了,这一次不如就加强冒险的情节,其中的角色也抽象一点。

    经过一番筛选他最终从记忆中选出了一部比较不错的童话。

    坐在电脑前,苏天来开始将脑海中故事重现出来。

    几个小时过去,这个不算很长的故事就完成了,又经过一番修改,将故事里的内容和这个世界的常识贴合起来,他便将稿件发给了刘温茂。

    此时,刘温茂正准备下班回家,今天晚上自己的老朋友过生日,邀请他过去喝酒,他已经定好了蛋糕准备早早就过去。

    当他准备关机的时候,发件人是夏天的邮件发了过来,已经按在关机键上的手指连忙挪开。

    “这么快!”

    他迫不及待地打开邮件,将文稿下载下来,点卡文档就开始阅读。

    刘温茂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以为夏天又写了一部和《海洋兄弟》类似的童话,不得不说心里是有些失望的。

    相同的题材放在一起会引起审美疲劳的啊。

    虽然失望可对方毕竟是一口答应帮助的人,而且给稿子的速度这么快,就算这个故事差一点自己也要满怀感激。

    他很快的就看完了前面的几个小故事,心里一时间开始鄙视刚才的自己。

    什么相同的题材!

    这明明就大不相同啊。

    主角竟然是两只小老鼠,还有各种拟人化的动物。

    和《海洋兄弟》想必,这里面没有一丁点的科学知识,完完全全就是个冒险故事,讲述友情、亲情、责任、勇气等等。

    从一定程度上说,《舒克贝塔历险记》更像童话。

    “不愧是夏天,果然没有让我失望!”

    他拿起手机给苏天来发了个信息:稿件收到,质量很高,非常感谢。

    然后,他就趁着已经慢慢开始变凉的夜色继续读起下面的故事。

    凉风习习,虫鸣声声,不知不觉间就过了好几个小时。

    “嘟嘟嘟。”

    桌上的电话响起,刘温茂看也看就接了起来。

    “你好哪位?”

    “嗯?老刘你搞什么东西?我的电话难道你一直没存?”

    刘温茂听出是自己朋友,笑着问:“有什么事啊,我在部里审稿呢。”

    ????

    “什么事?不是,老兄,你是不是忘记了点事情。”对方哭笑不得,“今天是我的生日啊,你不是说带着蛋糕早点过来吗?”

    “生日?哦对啊!”刘温茂一拍脑袋,“看得太入迷了忘了这个事,你等着我,我马上就到!”

    ……

    由于是和自己的好朋友喝酒,再加上因为收到了夏天的稿件,心情格外不错,刘温茂喝得有点多。

    早上起来头晕晕乎乎的,感觉自己是飘着来到的编辑社。

    他甚至连给自己冲茶都顾不上了,一坐到自己的桌子前就开始招呼。

    “都把手里的工作放一放,夏天作者昨天晚上把稿子传过来了,我发给大家,你们看一下。”

    编辑们都很惊讶。

    “这么快吗?夏天作者果然靠得住啊。”

    文档传播下去,编辑部里一时间只剩下呼吸的声音。

    当个他们用几个小时看完了整部《舒克贝塔历险记》后,突然有种重温了当时看《海洋兄弟》的感觉。

    “精彩的故事,虽然完全摒弃了科学知识,但是更像一个完整的故事了。”

    “而且夏天作者的文笔感觉也提高了很多。”

    “可爱的动物主角,哈哈哈,这个更贴近童话的感觉。这也就是《海洋兄弟》已经连载了一段时间,要不然这《舒克贝塔历险记》完全可以当封面推荐的故事。”

    “不错不错,寓教于乐,内容十分的积极向上。哈哈,我们往后的日子都不用愁了。就凭这两个故事,咱们的杂志就能活下去。”

    “没想打夏天作者这次直接写完本了,不愧是日更三万的作者啊,手速就是快。”

    刘温茂此刻端着一杯浓茶,看着编辑们兴奋的脸,很明显的感觉昨天被牛志行带来的压抑气氛一扫而光。

    “来来,大家都动起手来,尽快把排版印刷的事情都搞定。我敢说,咱们下个月的销量又得上涨。”

    “是!”

    牛志行这几天在自己的工作室里什么也没干,就得意洋洋地等着刘温茂的电话。

    他坚信,对方肯定会来找自己。

    虽然自己的故事没有《海洋兄弟》精彩,但架不住他们人多啊。一个故事再精彩也成不了一本杂志,若是用粗制滥造的故事来充数,那根本就是在绝自己的未来。

    只要对方一来电话,到时候他的条件可就不单单是让自己个故事往前靠这么简单了。稿费、分成这些都得谈谈。

    牛志行想得挺好,可是等了好几天也没等到电话,按照日期来算已经过来最后的收稿时限了。

    这是在搞什么东西?

    刘温茂真得决定破罐子破摔了?

    牛志行短暂的惊讶后,想明白了其中的利害关系。

    这样更好!对方要是真得这样发杂志,那反噬更大,刚有点起色的《童话树屋》只怕会迎来一波舆论危机。

    哼哼,到那时候,你们就真得明白我这边是不可或缺的了。

    等啊等,新一期的《童话树屋》放在了牛志行的桌上。

    他捏起来试了试,很意外的发现厚度几乎没有变化。

    撕开包装袋,他直接从最后面开始往前看。

    看了几篇后,他发出了一阵阵的冷笑:“果然啊,还是用这些品质差的作品来充数了。”

    他说的的确没错,杂志后面的几篇短篇故事的确质量不是很高的投稿,的确是用来充数的。

    “啧啧啧,这刘温茂是真得不怕别人骂他啊。”他又反过来从前面开始看,“《海洋兄弟》哼!还是六章?竟然没有增加章数?又是一步臭棋。要是多发几章起码还能给读者个交代。真的是破罐子破摔了。”

    然后他就看到了后面的故事《舒克贝塔历险记》,作者:夏天。

    嗯?

    又是夏天的故事?

    什么意思?

    一本杂志里一个人同时两篇连载?

    “小老鼠舒克出生在一个名声非常不好的老鼠家庭,一生下来就注定背上了“小偷”的罪名。舒克不愿意当小偷,于是,他决定离开家,开着直升飞机到外面去闯闯,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食物……”

    快速的阅读完了连载的几章故事,牛志行双眼失去了神采,一下子倒在椅子的靠背里。

    他是写不出好的故事,但鉴赏力在。

    这才是真的童话,又好玩又有意义。

    他虽然不想承认,但不得不说,自己这辈子恐怕也写不出这样的故事来。

    又是一个爆款的故事!

    他感觉自己的计划彻底落空了。

    就凭夏天开头的这两篇连载就完全可以留住读者,后面的那些短篇故事有或没有其实真的关系不大。

    同时也说明了,《童话树屋》有或没有自己好像都无所谓了!

    编辑社的电话是彻彻底底不用等了,还是想想自己以后怎么办吧……

    臭棋!完完全全走了一步臭棋!

    牛志行真想给两个大嘴巴子,要是自己没耀武扬威的去威胁编辑社,自己起码还能跟着杂志的名气混点知名度。

    现在好了,别人吃着肉喝着汤,自己连个味都闻不到了!

    事实证明,他的预想一点也没错。

    《舒克贝塔历险记》一经推出就彻底成了爆款童话。

    报刊亭,书摊,书店上的《童话树屋》再次迎来了一波销售热潮,现在可真的可以说,是学生们人手一本的读物了。

    “原来小老鼠也可以这么可爱啊,开飞机开坦克,真好玩。”

    “舒克明明是个好孩子,这些动物为什么要歧视他呀。他根本就不是小偷。不过还好他们终于了解了舒克,和他成了朋友。”

    “用花生米当炮弹,哈哈,贝塔真有想法呢。”

    “勇敢的贝塔!聪明的舒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