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残梦浮生 » 第十四章 焦头烂额

第十四章 焦头烂额

    程玉流消失了十几日,乙字号房换了几波人。

    白狐这些天命山寨弟兄们日夜换岗搜捕刺客,仍是未果,白狐便日日出山打猎,每每猎得猎物,便让厨娘做成珍馐美味,挑最好的送给萧浩。为了得到他眼中这个“美人儿”萧浩,也是费劲了力气。

    路南柯又登门拜访沈府婢女青儿,询问她能否将记忆中沈青离身上的异香寻出。

    青儿爽快答应了路南柯,两人转遍了十方镇内的所有胭脂铺与香料坊,通过青儿的讲解,路南柯现在才知道,寻常香囊的配料,会有熏草,艾叶,雄黄几种等普通香料。

    青儿每日热情洋溢,带着路南柯将香料挨个闻遍,教她学会辨识不同香料的香气特点,在这点上,青儿绝对可称为天才。

    这下子路南柯的鼻子可遭了罪,本就不喜浓香的她,每日被熏得头疼,似乎满世界全是香气。三餐的饭菜香简直成了救命仙丹。

    路南柯与青儿渐渐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原来青儿是沈府管家的家生子,从小与沈青离一起长大,亲如姐妹。沈青离最爱看戏,而青儿最大的梦想,便是成为一个伶人,站在舞台上表演。

    青儿给路南柯演了一段戏,演技是没得挑,只是一开嗓,便让人无福消受。看来,青儿想当伶人,只能是梦了。

    路南柯当然不舍得打击自己这个好友,说哪天青儿从沈府出来登上舞台之时,路南柯便送青儿一套金丝锦绣织成的戏服,保准让青儿成为台上最亮眼的角儿。

    路南柯没有诓骗青儿,她打算以后有钱了,就专门搭建舞台,邀请青儿登台,那时候,便把这份允诺的礼物送上。

    这些天的努力可算有了些许回报,青儿借着超强的记忆力与辨识力,找到了其中三味香料:木樨,熏草,龙涎香。

    这木樨和熏草还好说,价格普通,路南柯花几钱银子便买到了手,但龙涎香乃是稀有香料,转遍了十方镇,只在一间装修极为精美的香料铺找到,且听铺子掌柜的信誓旦旦堵上自己身家保证,整个城齐县内只他家有卖,一问原因,可让两人长了见识,那可是铺子的镇店之宝,普通的达官贵人都买不起,除非有人愿意为了一两龙涎香一掷千金。

    路南柯听此价格呆滞了半天,但细想之下,这珍贵性又不失为一件好事,既然一般没有人买,那说明拐走沈青离的,必定是个家财万贯之人。可既然家财万贯,随身携配的香囊都价值千金,为何不直接上门提亲,非要私奔呢?没事找刺激?

    路南柯得到了一个案件侦破口,释然许多,仔细询问铺子掌柜的,都有何人购买过此香料,得到的答案却让两人颇为震惊,从未有人买过。

    掌柜的本来眼巴巴的盼着这两个财主散财,没成想还是两个穷鬼,问完了以后扭头就走,再也没来过。

    这龙涎香看样子是没机会到手了,实在让人头疼的紧。

    可还有更头疼的在后头,青儿说,除了龙涎香,似乎还差了一味香料,但十方镇内所有的香料都与之搭配过,甚至连制作胭脂水粉的工坊也花钱进去过,将其中百花原料皆做过对比,依旧遍寻不到。

    黄狐领着萧浩结识了山寨内半数兄弟,都是暗地效忠黄狐的,萧浩与他们日日把酒言欢,与黄狐成了“掏心掏肺”的兄弟。

    这黄狐,可真是名副其实的狐狸,着实让萧浩长了见识,演戏能演到让人分不出真假也是绝了。

    这黄狐在紫狐面前装军师出谋划策,说要借萧浩的手干掉屠虎,捧紫狐上位;到了萧浩这里又变了说法,说那紫狐与屠虎皆杀人如麻,冷血无情,搞得寨子人心四分五裂,唯有他们二人联手,设计让屠虎与紫狐鹬蚌相争,他俩才好一同坐收渔翁之利,一统江山。到时那白狐,便再也不敢对萧浩心存觊觎,而那赤狐,就是个墙头草,随风倒的货色,根本不足为虑。

    萧浩将计就计,暗中将这狐鸣寨人员分派摸清,每日借着与寨子的强盗们把酒言欢,却是话里话外挑拨离间,费尽心机想把山寨三股势力的勾心斗角挑成明面纷争,让他们自相残杀,若不动一兵一卒就能瓦解狐鸣寨势力,岂不是上上策?

    白狐送过来的上品珍馐美味,萧浩一点都没浪费,全部配上好酒,巴巴地送去给把守出入山洞木栈道的强盗们。总算没有白费心血,与那些“兄弟”打成一片,灌醉那些强盗之后,渐渐摸清狐鸣寨三个山洞出口的具体方位。

    只是,偶然从一醉酒的强盗口中得知,寨子还有一隐匿出口,除了屠虎谁人不知。这倒让出山有望的萧浩又添愁绪,看样子还得待一段时间,查个底朝天!

    每逢深夜酒醒,萧浩都会登上屋顶,伴着凉风,吹一曲竹笛,那竹笛声简直音不成句,也不知在胡乱吹着什么,好似在说:反正老子心烦意乱,你们都别想睡清闲。还好时间短暂,在其他人能赶到之前,扰人的竹笛声就停了,不然估计屠虎真的会冲到这儿给他一拳。

    之前被程玉流送到县衙的两个强盗,与阳默恩送给官府暗卫的蜃影宫死士,县太爷刘大人亲自下狱审问,郡守大人秦武旁听。

    蒙面人日日受酷刑,一声未吭,一字未吐。

    俩强盗开始一口咬定自个儿只是流匪,一时动了打劫的念头,严刑拷打之下,其中一个强盗承认是狐鸣寨土匪,此次下山就是为了向住在青柏街长松客栈甲字号房的姑娘下手,至于为什么,他也只是服从小头啰的命令。那小头啰,便是当日驾车于鱼文巷入口,之后驾车堵于石门巷另一端的车夫了,此人绰号“泥里钻”。

    另一个强盗,在刘大人的一番忽悠之下,说出了狐鸣寨第三个出口,原来在盘莲镇与十方镇交界处清蔚山椽子洞附近,答应次日便给官府领路。

    强盗交待明面上就只有三个出口。可实际上,寨子里传说还有第四个出口,到底有没有这个神秘的出口,恐怕只有山寨老大屠虎知道了。

    可也巧,两个强盗被审过后,正与那被夺了面具的蜃影宫死士关在一起。

    俩强盗在狱中窃窃私语,谈论刘大人会否按照应允,让他二人戴罪立功,待歼灭狐鸣寨之后,放他们一条生路。

    蜃影宫死士沉默一旁,趁深夜两人熟睡,勒死了这俩强盗,而后咬舌自尽,可真诠释了何谓至死忠心。

    沐昕的伤已养好,与阳默恩一同领命,二人去往清蔚山椽子洞,与其他几个安州府精卫一同暗中搜寻狐鸣寨出口。

    蜃影宫中

    公子正坐于他那漆金雕龙椅上,悠闲吃着水果。

    堂下一名死士,正是那之前假扮沈青离,会缩骨变声之人。此人乃是蜃影宫中第二把手,哦,不对,未都死了,他现在晋升为一把手了,名唤乾都。

    “说说吧,交待你的事,都办的怎样了。”公子一如既往,冷言冷语,叫人透骨寒。

    死士行礼:“启禀公子,那姑娘这些日子日日与栗谷街沈府婢女青儿在一起,二人足迹遍布镇上各胭脂铺,香料坊,还有作胭脂的工坊。另,每日午时到不同的食肆用饭,时常到玉笏街的奇艺坊去看戏与各类杂耍。”

    公子听到沈府婢女青儿这几个字时,一个慌神,手中的水果掉了下去,那一双冷冽的眸中出奇的多了一丝狐疑之色,他暗自嘀咕道,“她,怎么会认识沈府青儿,难道她在查什么?不会,她不会武功,县衙怎会招收她做帮手?”

    公子急促问道:“你可知她与青儿在一起都聊些什么?是否在暗中探查什么?”难得公子如此慌张,此事对他来说却是有些棘手,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做了亏心事最怕的就是留下破绽而不自知。

    “启禀公子,在胭脂铺,香料坊,是青儿在教那姑娘辨识各类香料特点。其他地方,就是些散聊了。公子,会不会是那姑娘在查青离?”

    公子手指轻轻敲打椅子扶手,青离一事,并无破绽,难道是青离透露了什么?不会的,若青离真留下什么线索,恐怕有人早就怀疑自己。香料坊,胭脂铺,香,难道?不管是不是查什么,那青儿是不能留了。

    “你,去给我把与此相关的统统处理干净!”公子抛出一个香囊,乾都赶忙捡起,拱手弯腰,“是!”

    “还有呢?”公子仰后靠着座椅,继续悠然吃着水果,如今先解决掉一个隐患,抹去了最后一点痕迹,就算她真是官府派来查案的,也再折腾不出什么风浪,如此,更加有趣了。

    “蜃影宫失踪的死士离都至今未查到下落,失踪前是按照公子的计划,故意泄露山洞入口,和狐鸣寨联手抓捕官府暗探。其中一个暗探名为萧浩,已经进入狐鸣寨,杀了原来的灰狐取而代之,屠虎与几位狐主都已试探过,此人确实投诚狐鸣寨,从进来后没和外界联系,也没伺机逃出,整日喝酒寻欢,没有异动。”

    公子若有所思,而后冷笑道,“有意思,此人不一般,让狐鸣寨的死士盯紧他,若有异动,格杀勿论!”

    “是!”

    “还有,给离都建个衣冠冢吧,记住,别怕铺张,修得好一些。”公子的声音明显落寞柔和了些,放在椅子上那纤细白嫩的手,紧紧攥着拳头。

    乾都眼眶微红,声音沙哑道:“谢公子!”

    公子将要起身离开,忽想起一事,“告诉赤都,若狐鸣寨被攻破,一定杀了屠虎,毁了暗道,切断与我们的联系。至于他,能活下来,就别死了,等我,亲自救他回宫。”

    此时,距离安州州牧轩辕明智给的结案限期只余七日。

    县衙刘大人与郡守秦武,两人坐于府衙内堂,捋清现在所获得的点点线索,犹豫是攻打狐鸣寨还是再做探查。

    刘大人扶额而叹,“唉!唉!”

    秦武不悦,“年纪轻轻这么丧气!”

    “秦大人,这伙子强盗恶事做尽,如今案件总算有明显的进展,已经找到三处出口。可是这又多出来一个不知存在与否的第四处出口,实在让我等进退两难啊,打呢,又怕为首的几个强盗顺着第四处出口逃跑,那我们就功亏一篑了。”

    秦武急躁言,“你说的这些我也知道,可,若是不打,轩辕大人给的限期还有七日,仅仅七日,如何能深入狐鸣寨,探查到第四个入口呢?”

    两人齐齐扶额哀叹,“唉!”

    秦武一拍桌子,“诶,之前刘大人提到有一个高手名为萧……”他迷惘的望着对坐的刘大人。

    “萧浩!”

    “对,就是此人,不是说他武功高强,能以一敌百吗,难道如此轻易就命丧于狐鸣寨了?”

    不提萧浩还好,提起他,刘大人真是欲哭无泪,紧促着眉头说道,“已经半月有余,杳无音信,恐凶多吉少矣。”

    两人又扶额齐齐哀叹,“唉,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