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文娱天王从复读开始 » 第四十二章 背诵文史哲

第四十二章 背诵文史哲

    吴成最后一罐精神药剂喝了一大半。

    爽!

    开始做题!

    争取今晚把所有试卷全部写完!

    ………………

    直到早上天亮,吴成被吴建国喊出去吃早饭,他才从知识的海洋里短暂脱离。

    吴建国看着他两个大大的眼袋,有些疑惑:“小成,你昨晚没睡好?”

    吴成后知后觉的回道:“嗯,是没睡…好…”

    吃完饭,吴成赶紧回屋继续做题。

    经过这些天疯狂刷题,卷子就剩下最后四张了。

    吴成想把毛中的任务全部完成,然后去机构好好集训一下,为接下来的校考做准备。

    寒假很短,时间很紧,任务很重。

    高考就剩一百多天了!

    时不我待啊!

    虽然药剂的劲头还没过,但吴成怕自己犯困,于是把最后一罐全部闷了。

    大年初三,一整天的时间,吴成除了出房吃饭,他就没迈出过房间半步。

    对于一些生理需要,他都是在吃饭那段时间里顺带解决的。

    又是一夜未眠,吴成深深的陷入这种对知识的渴望中。

    饭前上厕所洗手时,他发现镜子中的自己,好像除了黑眼圈加重了一些,眼袋变大了一些,也没什么感觉。

    至于精神如何,无比充沛!

    果然,系统出品,必属精品!

    那就继续吧!

    …………………………

    又鏖战了一夜,大年初四的早晨9点,吴成吃完早饭,继续回到自己的书桌面前坐下。

    把自己写完的试卷收拾到书包里,然后简单收拾一下自己的桌子,让它显得不那么杂乱。

    拿出中传初试要考的文史哲,吴成准备这几天就攻关这三门。

    中传这所学校层次属于国内顶尖,并且由于国家政策逐步提高艺考生的文化课水平,必然要对艺考生进行筛选。

    而文史哲就是中传对于所有报考本校的艺考生的第一次筛选。

    目的是过滤掉那些文化课成绩较差的同学,既能留下精英,保证考生质量。

    对于理科生,或者长期没有学习文化课考生十分不友好。

    所以报考这所大学的大多数都是成绩优秀的文科生。

    文科生不仅是校考方面占优势,更多的是高考最后算综合分的时候,文综的分数相较于理科的分数线来说,是很吃亏的。

    打比方说,文科生的文综考到200分左右不算难吧,但是理科生考到200算简单吗?

    综合分计算的时候可不管你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统一按照高考总分70%+省统考分数30%来算。

    至于中传的初试是线上考文史哲,而官方的参考用书知识点实在是太多了,很多学生就会病急乱投医,在网络上充当韭菜,任由那些艺考机构宰割。

    艺考机构这个东西很难说,由于这行业发展太快,近十年来如野草一样疯长,艺考机构遍地开花,四处宣扬艺考就是捷径的话术,诱骗高中生来报名。

    所以这行业发展的良莠不齐,很难定性这个东西究竟是好东西还是坏东西。

    好的艺考机构实力真的不容小觑,是艺考生通往名校路上的助推剂,会帮助艺考生获取第一手信息。

    要知道,有些考试信息可价值一字千金!

    丝毫不夸张!

    校考可以操作的手段实在是太多了,懂得都懂。

    一般人靠自己是真的很难考上名校的,只有靠牛批的机构获取第一手信息,然后自己也刻苦努力,通过初试和复试。

    到了最后的三试,如果你没有人脉关系,简而言之,就是考场老师对你的印象就是普通考生,那你想通过三试,只能靠你的天赋才情,还有临场发挥了。

    吴成和李志靖前世可以拿到校考的准考证,就有艺考机构的助推,介绍了几个名校老师给他们俩上私课,当然了,价格很昂贵。

    这些老师给他们俩讲解了面试考试的注意事项,给他们俩共享了学校内部的真题库等等。

    课下,吴成和李志靖则是疯狂汲取真题上的知识点。

    吴成是把可能会考的电影全部重新看了一遍,做了观影笔记和影评,还背诵一些面试话术。

    李志靖则是把真题库里面的即兴评述全部练习了,据说从早上五点起床一直练到晚上十点。

    所以说,艺考这条路并不是旁人眼里的捷径。

    众人只羡慕嫉妒分数较低就能考上好大学的艺术生们,从来不去关注他们背后的汗水以及努力。

    这也没有办法,人性的劣根性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