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空山寒月 » 第三章 行刺(3)

第三章 行刺(3)

    耿义见计灵应木然站着,又不说话,他关切的问道:“计兄弟,你怎么啦?”计灵应回过神来,见眼前这六旬老妇虽然年岁大了,眉眼中仍依稀可见当年的美貌,揣测便是师父所说“墨玉双绝”之一的陈师叔,便道:“晚辈在想,师父曾说过,他老人家有位几十年未见的陈师妹,不知是不是师叔?”

    张陈氏正是计灵应师父的小师妹陈元玉,她浅浅一笑,点点头道:“你师父说起过我?他还好么?”计灵应道:“师父说起过他和您当年行走江湖往事,很是感慨。只是晚辈不孝,已经有几年没回去见他,不知他老人家现在怎么样了。”他心中暗暗疑惑,如何这位陈师叔,这许多年来也不曾回过雁荡山。

    陈元玉看了张掌柜一眼,问道:“你师父,他,他有家室了没?”计灵应不知她为何这样问,老实回道:“师父他老人家在四十岁上才成家,师娘是峨嵋派的林女侠,成家后育有一子一女。”

    张掌柜轻轻咳嗽了一声,道:“老婆子,和我打听的是不是一样?陆老弟是个豁达之人,过去这么多年了,什么事都放下了。”陈元玉摇摇头道:“我知道他放下了,师兄和林姑娘在一起,那是再好不过。只是我们这么多年都不曾回去看望师父,只怕他还是恼我们。”张掌柜道:“陆老弟想必理解我们的苦衷。”陈元玉叹息一声,不再言语。

    计灵应不明白他二人所说之事,却也不好相问,他重新坐下,问耿义道:“耿前辈,你们为何到这荒凉之地过活?怎地便将我认作了胡人的探子?”耿义望了张掌柜一眼,张掌柜点了点头,道:“计英雄是我们的救命恩人,相瞒不得,况且此事计英雄已猜得几分,二弟,便相告无妨。”

    耿义黯然道:“兄弟只是想到当年一时糊涂,害了耿公,实在悔恨。”他喝了口水,道:“计兄弟可记得,老儿昨日说过,当年曾在京师开了铁匠炉营生,便在京师南门城外。”计灵应点头道:“那铁匠炉就叫做南门铁家,晚辈三年前还去过,不过是随兵仗局的内官同去,无缘见到耿老前辈。”

    耿义苦笑道:“老儿十一年前便将铁匠炉传给了我一个徒儿,之后便离开了那里,计兄弟自然是见不到老儿。”计灵应道:“原来如此,南门铁家这些年在京师很有些名气,老丈虽然离开,您的徒儿倒没有负您所托。”

    耿义眼望远方,说道:“老儿自小便在此地,自顺帝从上都出逃,这里便全部毁了,老儿的父母兄妹,也死在这里,这耿氏铁匠铺,从此便没有了。当年老儿还只有十八岁,一路逃到中原,在江湖上颠沛流离,幸得认识了大哥,对我十分照顾。我二人意气相投,索性拜做义兄弟,一起闯荡江湖。

    “后来,大哥和大嫂成了夫妻,我们都不愿再在江湖上漂泊,便一起来到京师,安顿下来。老儿在南门外重新开了铁匠炉,私铸些刀剑售卖,凭着祖上传下来的手艺,营生倒还不错,后来又陆续收了几个徒弟,幸得十分争气,自己少操了很多心,在铁匠炉里的时候便少了。当时大哥在京师城南开了一个酒肆,偶尔便到他那里饮酒,日子倒也快活。”计灵应暗道:“这二人一个打铁,一个卖酒,一个莽撞冲动,一个心思沉稳,两人却意气相投,结成兄弟,倒是神奇。”

    只听耿义继续说道:“十一年前,差不多是三月底的时候,一日午后,我和大哥在酒肆里饮酒说话,我告诉大哥,近日得到一块精铁,十分罕见,可惜精铁数量不多,只做得一把短剑。这几日里我亲自在铁家锻造,终于炼就,十分锋利,也算得上一件宝贝。”

    “正说着的时候,邻桌一个酒客施施然走了过来,向我们行了一礼,说是听得老儿锻造的名声,十分仰慕,今日终于得见。我们见这酒客约莫四十岁年纪,生得仪表堂堂,又举止清雅,自有不凡气度,让人不由得心生好感,便邀他坐下同饮。”

    “他坐下后便自报家世,原来他姓耿名清,乃是京师人士,以到湖广去贩卖粮食为生,这些时日无事,趁得天气晴好,便到城郊赏花游玩,却在这里遇见我们。耿清虽然不会武功,但除武学之外,所知极广,识见不凡,相谈之下,我兄弟二人不由得对他十分佩服。想我耿姓之人本就不多,今日见了这般了不得的本家兄弟,老儿心里又多了几分自豪。”

    “当我听他说到,行走湖广多有危险时,老儿心里一高兴,便要将这才铸的宝剑赠予他防身。耿清坚持不肯接受,说此剑既然是老儿所炼,定然十分贵重,当真要得这宝剑,他愿以八百两银子买了,还说既是宝剑,原不止八百两,只是他没有再多的银子,只有占了我便宜。我推脱不得,只得应了,便与耿清约在第二天午后,把银子送到我房舍来。”

    计灵应道:“这耿清不是江湖中人,怎会知道耿老前辈的名声,只怕不是巧遇,是刻意打听着来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