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红楼读书郎 » 贾敏之死的小想法

贾敏之死的小想法

    免责声明:我说的只是我自己的观点,大家不喜欢,笑一笑就过了。也不用出去说哈,本来也只是我的二设。

    大家会猜测是盐商下毒的观点,大多是觉得贾家人身体健康,没什么毛病,林家人也有钱,又不是请不起大夫,药材。

    我是不太认可这种观点的,原因在四十一章里说了。有太多办法弄死,或者弄走林如海,没必要挑人妻儿下手的,不实际也不实用。

    有钱人谋权势的方式其实很简单,你们回去看看冯朱跟梅学正那章,应该就能想到知道的例子。(禁止说任何名字,看见就删除)

    所以我个人认为贾敏的死,不是身体原因,也不会是下毒。考虑到林家子嗣艰难,幼子死在前头,我个人推测贾敏是哀莫大于心死。

    古代交通不便,林如海的孩子,三岁就死在扬州。但凡是个正常的大户人家,都会让儿媳带着孩子留在家里,等孩子大点再带过去找夫君。这个道理,贾敏不知道,贾老太太一定也是清楚的。

    林家没有公婆需要服侍,贾敏其实大可不必直接带着孩子跋山涉水。考虑到黛玉进贾府后,王夫人对她不冷不热的嫌弃态度,我觉得贾敏跟王夫人的关系,应该十分不融洽。

    四大家族里,除了贾家跟没落的史家,其他两家在权势上真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吗?那么多文武百官,王子腾一出场就是节度使,你们在看看他的两个妹妹,一個嫁给贾家次子,一个嫁给薛家长子。

    钱权,立马就握在王家人手上,王子腾跟他没出场的爹,才是做渔翁的人。

    有书友说,林家的宗族问题,嗯,曹公没写,我也不好多设。

    至于为什么,林如海后来把黛玉送到贾府托孤。以及考虑到林黛玉自己的性格,我觉得林家父女是慧极易伤的性子。

    首先林如海的父母走得早,不然林黛玉不会一句没提过。

    林如海在这种环境下长大,好不容易高中探花,受上级赏识,娶到心爱的女人,又有子有女,人生正得意。突然见妻儿一个接一个离开,林如海应该是没什么想活的念头了,不然不会把孩子送到贾府,林家又不是没有钱,跟贾老太太有关系,但也不是全部。

    参考宝琴、宝钗,都是自幼死了爹的,他们娘也没把孩子带着回娘家的道理吧。

    总不能林如海当爹的,还亲不过奶奶的说法。如果要说林如海教导不好黛玉,可林黛玉小时候也是当男孩子养的,学的读书作诗。

    显然,林如海也不是不会教导孩子的迂腐人。

    而且就像有些书友说的,林如海大可再娶一个,再生一个。男人四十嘛,努努力,还可以拼一把,不过最后林黛玉,不还是连个庶弟也没有。

    再回头看,林黛玉大约是六岁进贾府,十三岁左右林父死。是有时间生孩子的,如果林家人不育不孕,不可能姐姐弟弟年龄差距不大,只能说林如海自己不想生了。

    我想,林如海跟贾敏是真心相爱的,有点像宝玉跟黛玉。所以才在那个环境下,产生万念俱灰的念头,也应了红楼里最后那句:落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话再说回来,所以贾敏要是死在盐商手上,那么盐商怎么会让林如海活这么久,一不做二不休不更干脆些嘛,总不是留着林如海找他们报仇。

    大家千万不要觉得有钱就可以无所欲为,有权才可以这样。有財无权,就是海滩上的沙雕,浪一来,就没了。可你有了权,就要遵守世俗的规矩,谁破了规矩,天下就会反之。

    还有人说,林如海是太上皇的人,这个我觉得不太现实。王子腾掌兵,林如海掌財,中间还有四大家族这些勋贵,太上皇为啥要退位呢?那怕被逼退位,他手上拿着当爹的大义,外头有人,想做什么不能做。

    应该没什么要补充的了。以上都是我自己的想法,你们别拿出去跟人说,被人喷了我不管,只针对这本书。

    至于林如海,大家就放心吧,会看到他抱着黛玉孩子说故事的那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