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赵榕 » 第九章 放肆

第九章 放肆

    赵榕一行人第一天刚到庄子,洗漱完毕后一个个热的都疲乏了,厨房弄了些粥之类的食物大家喝了些后就安歇了,安歇前祖母发话明日无须请安,且课业也可暂歇一天无妨。赵榕累的都没力气高兴,倒头就睡,一宿无话。

    赵榕一觉睡到了差不多辰时才醒,这是赵榕养好“脑袋”后睡的最晚的一个早晨了。在这个时代,夏天差不多基本都是卯时前后起来,即5点前后。饱饱的睡了一觉,听着屋外莎莎作响的竹叶,感受到了一丝丝凉爽的风吹了进来,赵榕伸个懒腰爬了起来。小翠听到赵榕的动静问到“小姐起来了?”赵榕含含糊糊的答应了一声“嗯。”

    起床梳洗打扮好了之后赵榕就去找大家了。昨晚上到的晚,沈麽麽做主就直接将下榻地点选在了临湖的听雨轩住下了,因临湖而建,后倚竹林,旁边还有一大片芭蕉叶,甚是凉爽。

    “你在来晚一点,好一点的院子都被挑完了。”祖母看到赵榕起来后立马喊了过去叫挑一个院子。赵榕走过去就看到桌子上铺了块绢布,是这个院子的图纸。图已湖为中心朝四周散开,一个大湖被分为一大一小两个湖,中间由建在湖上的桥隔开。

    小湖中心只有个亭,从听雨轩旁边一条九曲回廊绕上桥后可入亭,湖的另一边则就没有任何建筑,仅湖心有个岛,岛上有个楼,名曰瀚晖楼。绕湖的东南西北面均有屋舍,听雨轩在湖的东边。中间由廊相连,屋舍与廊将整个湖包围起来。而园区的整个西边有很大一片比较空旷之地,上仅有些许屋舍。

    在听雨轩后面有一块地,赵榕看不懂图上的标志是什么,“这是什么地方?”大哥偏着脑袋看过来“这就是后边的竹林。”

    “竹林里面还有房子?”赵榕惊呼到,“这都没看着有路啊?”

    “有路,你看这不就是。”四哥指着画册说道,四哥喜欢画画,赵榕见过几幅四哥的画,意境超美,可比这个图纸好看的多,赵榕内心给了四哥超高的赞美。

    赵榕:“这不是小溪么?”

    “路沿着这条溪水而建的,溪水直接带人去到竹林里头。”四哥手指沿着溪流而动说道。

    “你二哥住在了竹林里面,都是喜欢清静的人。”祖母说道。

    竹林里面有幢房子,看图纸感觉不大,住两个人应该还行。赵榕略微皱着眉头看着图纸思考着。

    画册的西北角,蜿蜿蜒蜒好些路,赵榕有些分不清楚,就看到也有好些房舍。赵榕又问到,“这是哪里呢?”四哥对这个园林很是熟悉的样子,干脆走到赵榕身边给赵榕讲解了起来:

    “这儿是一片农田,昨天来的时候见到的就是园子或农田的管事们,这些田有佃农种植的。这里(四哥指着农田的边缘一个小院子)是杏花村,这里还没主人,祖父过来可能会住这边去。”

    “这里,”四哥往旁边指了指,“是君子轩,后面有个马场。被你小哥看上了,准备带着邓师傅住那边,说后面可以跑马。”

    院子周围说完,回到湖周围,四哥指着每个院落说道:“这里是花满堂,目前大哥大嫂住在那边了。这里是璞院,目前就三哥一个人住那边。这边是望月楼,暂时没人,是个三层小楼。这里是宏辉堂,祖母,大伯母和母亲都住在这里了,祖母住正厅,大伯母和母亲住左右厢房。”这一片是厢房,丫鬟婆子们都住这里。”四哥指了指西北边一块联排的屋舍说道。

    “四哥你住哪里?”赵榕偏起脑袋问到。

    “我准备跟二哥去住竹林里头去。”四哥一脸神秘的说道。

    剩下还有些什么储秀阁啊,听涛阁啊,兰芷园啊什么的,目前都没住人。赵榕看了半天指着瀚晖楼说:“我想住这里。”

    “不可以!”

    “不行!”

    祖母、母亲、几个哥哥们同时说道,赵榕抬起头时也刚好看到了大伯母张开的嘴和嫂子捏皱的帕子。嘿,都不同意呢。

    “胡闹,一个女孩子住湖中心做什么,多么危险。”大哥板起脸来跟祖父真的很像啊,就是年轻时候的祖父吧。母亲在旁边也说道:“榕儿,你要如此胡闹就跟着我住厢房去。”赵榕一听,立马不敢放肆了,别真的被母亲拘着那就要学针线了。祖母随后说道:“如果你喜欢那边,祖母回头叫人开了库房把船找出来,咱们一起过去玩玩。但是你一个姑娘家家的,可不兴一个人住那边去。”

    赵榕无法,就说那我跟小哥一起住马场那边吧。大家也不同意,二哥:“那边旁边都是佃户,一个女孩子住那边不方便。”最终无法,赵榕只能住在了望月楼,离祖母他们住的宏辉堂不远,出望月楼沿着回廊走个十来分钟就能到。敲定住宿后丫鬟婆子们就开始搬行李的搬行李,收拾屋子的收拾屋子了。

    吃了午饭,赵榕请示了祖母后就跟着三哥、四哥、小哥去院子里面溜达去了。赵榕很有礼貌的问了大哥和二哥,他们表示太热,不去。赵榕几个走后,祖母在后面说:“在京里天天喊热,这一出来就不怕热了。”反正赵榕已经跑的无影无踪了,也听不见了。

    听雨轩靠近竹林,赵榕一行人就先去了竹林里头看二哥的屋舍。进入竹林,下面比较空旷上面被茂密的竹叶遮挡住了太阳,地下仅仅洒下斑驳的阳光照射着黄绿相间的竹叶,美丽、凉爽。赵榕一进去就哇出了声,一连声的赞叹二哥会选地方。走进后就看到婆子们忙着卸行李,兴旺和云行在外面张罗,兴盛和云烟应该在里面。赵榕看到大哥二哥在一个主屋旁边一个茶室纳凉,茶室东南西北四角有木头柱子,四面每一面用了大概有两米多高的竹子捆起来做了两块隔板,每一块隔板预计只有80厘米左右宽。而顶上是木制的人字结构屋顶,上面铺了些稻草,可能是被雨水洗礼过,稻草有些许泛黑,现在才九月,新的稻草还没有供应上把。纳凉室内中间有个矮脚的茶桌,地上是大概有10厘米厚的榻榻米。

    大哥和二哥一南一北直接席地而坐,竟然这么快就已经煮上了茶水。小哥看到大哥二哥已经开始喝上了茶水,边走边喊到“大哥二哥,难怪你们不愿意出去走走,原来你们竟然已经开始享受了。”小哥飞快的跑了过去,占了一方位置。赵榕和三哥、四哥慢悠悠的走过去,并制止了各位的请安,让她们忙活自己的事情。

    赵榕将鞋子脱在了脚踏上,也跟着进去了。桌子很小,根本坐不下六个人。除了小哥不愿意动之外,大哥二哥挪了半天也挤不下了。赵榕干脆不挤了,直接从纳凉室另一边去了主屋。喜枝将鞋子拿了过来,赵榕穿上后就去观赏主屋了,首先进入的是大堂,整个屋子很高,因为是人字屋顶,最高的估计有五六米,最矮的也估计有三米。不知道用的什么木头做的壁板与房梁,地上也是木板,应该是刷过桐油,木板黑到发亮。屋内有博古架、书架、按桌等家具,博古架上些许摆了些瓷器。按桌上有毛笔、毛笔架、烟台、压条等物件。

    因为屋子很高且坐南朝北,光线很好,也特别透风,一阵阵徐徐凉风送进来赵榕都感觉些许的冷。主屋另一边是两个小房间,云烟、兴盛都在里面忙碌着,两个房间布局一致,赵榕看了一眼,房间高于大堂大概8公分,里面通铺的是竹编地垫,上面有柜子、矮脚桌子等家具。门帘与窗帘也是竹子做的,难为那些师傅了,竟然能把竹子做的如此柔软。赵榕看自己参观结束,奴仆们也非常忙碌,自己在这里反而耽误事,就也退出去去了茶室。

    赵榕在回去就发现摆了两个茶桌拼在一起,这样就差不多可以坐8个人了。赵榕过去挨着大哥和小哥坐了。小哥告诉赵榕:“你知道二哥为啥一来就选这里么?”

    “为啥?”“大哥二哥以前来过这里面玩耍,大哥还在这里住过。知道这里面有个竹屋,二哥知道大哥今年是不能住这边了,就先抢了这里。”小哥一脸“幽怨”的说道。赵榕表示,没事你那边可以跑马。小哥还是被跑马给吸引了,没有在羡慕这个竹林。喝了会茶水,大哥表示得回去了,嫂子一人在收拾张罗呢。大家送走大哥,又商量着去哪里。

    赵榕本想去瀚晖楼的,瀚晖楼是个三层小楼,因早起倒影在湖中的太阳而得名。但是目前丫鬟婆子都在忙碌,也没空去寻船,赵榕想想也就算了。

    “那就先听了小哥的意见去马场吧。”赵榕其实也很想去马场看看。从竹林到马场还有些距离,竹林在湖的东边,而马场在湖的西边。赵榕想绕着湖的南边走过去,那边一排坐南朝北的房子,目前没有住人,刚好顺道去看看。一行5人又准备出发了,为啥5个?因为大哥回去了,二哥不愿意去(他曾经来过,用他的话说是我哪里没跑过。)然后就是还有个喜枝。沿着河道走出去后上廊,首先到的是听涛阁,不明白为啥取名听涛,这里离湖挺远的啊。赵榕走到里面才知道,里面有个人造瀑布。应该是从湖里引的水过来,在听涛阁后面的假山里头流过然后从石头上一泻而下。三哥说,这些石头都是从各地找来的奇石,后面的花花草草也是各地找来的奇珍异草。三哥认识好些花草,说这是凤葵草,那是五味草,那又是啥蹑空草,那个是啥梦草,也叫怀梦,抱着它入睡能梦到想梦到的人或事。赵榕听了,赶紧让喜枝弄了一株装上了。后来三哥还介绍了好些花草,赵榕也没记住,就想着晚上试试。

    从听涛阁出来沿着回廊走一会会就是那一排屋子。一排屋子全是漆黑的木头,赵榕看了一下好像是库房,门房上了锁。赵榕没什么兴趣就直接走过去了,走了不多时就到了小哥的君子轩。

    面对君子轩,左边是一片树林,后面是马场。马场被篱笆围了起来,外围还有一圈大概2米宽的地,地那边才是农田,大概绕了马场半个圈。现在这个时候还是很热,农田里面没有人。马场靠近农田那边太阳很是毒辣,人不敢过去,马更不敢过去。靠近树林这边有很大一片阴凉地,小哥和赵榕忍不住在那边骑起了马。小哥的小厮长青长松都在,但是也都是七八岁的孩子,根本照顾不好两个在马背上的孩子,所以邓师傅不得不出来看着两孩子。

    赵榕知道自己的斤两,最多也只敢骑着四哥这匹马小跑,但是邓师傅也是吓出来一身的汗。这头刚刚搞定,那头小哥直接奔驰了起来,马儿都到了护栏边了,眼看着都要越过护栏去农田了,邓师傅吓得恨不得飞身过去把马给拽回来,还好小哥收住了缰绳折返了回来。赵榕看着小哥这样,又是羡慕又是害怕,虽然自己也很想跑起来,但是看着邓师傅吓得脸都白了,还一额头的汗,也就算了。‘回头等练练在说吧。’赵榕边想边下了马。邓师傅瞬间松了一口气,去接小哥去了。这边邓师傅还在想着怎么让这位小少爷慢些点,那边赵榕先说话了:“小哥,今天太热了不骑了吧。我们再继续去看看那边吧。”小哥听了赵榕的话,快马冲过来停下后又飞身下马,动作行云流水倒是真的很帅。

    这边一行人出了君子轩,继续沿着回廊往北走,约么半刻钟,到了兰芷园,此园是建在河流上面的,一条小河从湖中流向了园外面,流到了农田。赵榕站在兰芷园楼上能看到农田里面些许几个人在穿梭。从兰芷园下来,继续往北就是杏花村,赵榕进去后发现,杏花村是可以直接去到旁边的庄子上的,难怪叫杏花村呢。三哥派人去叫沈全过来将们打开了,一行人朝农庄上去了。

    赵榕刚走到农庄上,就见到一个老农民点头哈腰的走了过来。几个哥哥将赵榕围了起来,那人见状也就止住了步伐,离赵榕一行人约莫一丈远,然后呐头便拜:“给爷们,小姐们请安。我是这里的庄头,姓乌。”三哥站在前头喊了一声起来吧,然后乌庄头就起来了,但还是弓着身子的。三哥看了一眼到:“沈管家还有事的话,就让乌庄头陪着我们吧,你去忙去。”沈全巴不得呢,各位祖宗们刚到院子里来,他还有一堆事情需要去做呢。嘴上说着不忙,身体却很实诚的准备就走,走前害不忘叮嘱乌管事:好好照顾少爷小姐们。乌管事点头哈腰的答应了,沈全也就走了。

    赵榕看到乌管事那些许谄媚的笑容,看着倒是很讨喜。那边乌庄头说:“各位爷,小姐们,我带着大家逛逛庄子吧。今年大水的时候,咱们庄子受灾不严重,现在稻子涨势都还不错呢,现在九月了,马上要收割了。爷和小姐们平常都待在家里,也甚少见这些农事。”本来三哥在前面想拒绝来着,听乌庄头说大家没见过,想着妹妹可能确实想看,还在思考呢,自己背后的衣服就被扯了扯。嘿,我家这个妹子哦,真的对什么都好奇。赵榕如果知道三哥是这么想的话,肯定会说,这些我都见过,我没见过的是这个时代人民的生活。

    放眼望去,现在大家站在杏花村的侧门旁边,前面是一条可通马车的大路,路的左侧是农田,而沿着路的右侧则是农户们的房子错落着。乌庄头带着一行人边走边介绍,这片田地谁家负责着,那边那户人在干嘛。

    “这家是姓刘,家里三口人,母亲躺在床上,儿子媳妇天天做活,还没有孩子。”那边刘家两口子就抬起头对着大家笑,都是腼腆的庄稼人。

    “那边一家姓许,家里三个劳力,天天天不亮就出去,晚上回来,后面有山,没事在山上猎些野味回来,多了还会分给大家尝尝,现在估计还在山里头呢,回头让他送写野味给夫人小姐爷们尝尝鲜。”乌庄头介绍的起劲,赵榕听的也起劲,三个哥哥都不敢打扰她。

    乌庄头继续说道,“现在才九月初,稻子马上也要割了,各类菜蔬也要开始种了,所以大家其实还挺忙的。”赵榕顺着乌庄头的话放眼望去,大家确实都忙忙碌碌,但是都脸带笑容。看着田间劳作的人们,或挑着担子,或推着一个独轮小车在阡陌间穿梭着、忙碌着。金黄的稻田里偶有几个人在查看稻谷的长势,可能在预估着何时收割,一半的农田是刚播种的菜蔬种子,很多什么都没长起来,赵榕啥也不认识。各家院子里也种了些瓜果蔬菜,乌管家看到赵榕盯着一家门口种的瓜果,说道:“这是李四家,他们这种的是哈密瓜,那个他们自己找人弄了些种子就自己种在了院子里面。”赵榕看了一眼乌管事,知道他可能是在担心,佃农怎么能有自己的东西。赵榕笑眯眯的说:“乌管事,这个瓜应该熟了吧,能不能请李四家的给我弄两个尝尝呢。”乌管事听到了后立马答应了一声,连胜唤出来两个小姑娘,大概都只有4岁多。“你爹娘呢?”乌管事对着那小孩子说。小孩子也一点不认生,大声喊了:“乌伯伯,我们爹娘去田里了。”“乌伯伯,你有什么事嘛,我去叫我爹爹回来。”另一个说道。乌管事点点头,一个稍微矮一点的一溜烟就跑了出去,个头大一点的还留在这里。“哥哥姐姐们要不要进来坐坐,我爹爹有点远,可能还需要一会会。”这个小孩子倒是非常非常的有礼貌。三哥四哥以及喜枝都不太想赵榕进去,可是赵榕听说了之后,直接大踏步走了进去。院子很小,都是泥堆起来的。感觉四四方方的,中间是正门,两边有两个耳房门对着门。正门是开着的,两个耳房是关着的。院子里面一边搭了个棚,棚下面有石磨,石磨是干净的,只是上面还绑了扁担,估计是为了

    些许孩童在田野间打着赤脚追赶打闹着,他们一路跑到了赵榕这边来,因为是从斜后面插过来,大家都没注意到,而赵榕刚好站旁边,一个大概两三岁的小孩子就撞到了赵榕。赵榕倒是没事,就是吓了一跳,几个哥哥那是虎了一大跳,小哥一把提起那个小孩子,赵榕立马唤出声:“哥,放下。轻点!”小哥看着赵榕的样子犹豫了一下把孩子轻轻放下了。小孩子这时候才知道害怕,疯狂的哭喊了起来,赵榕蹲下身子拉着他的手安抚他。而孩子的家人在后面赶了过来,一过来就跪在地上磕头,嘴吧直打颤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乌庄头站在旁边跪也不是,不跪也不是,也不敢求情。另外一群孩子人挤人的站在后面也不敢说话。

    三哥站出来准备说话的时候,赵榕拉着小孩子的手站起来走到那对夫妻面前,把孩子还给他们后说道:“没事,孩子打打闹闹的很正常。我小时候也是这样呢,你们带着孩子回去洗洗,看看有没有伤到哪里。回头我叫人送点药水过来,伤到了就擦擦,没伤到就留着以后用。”

    两位老夫妻一把拉住孩子也一起跪在地上,压着孩子的头就使劲磕,赵榕见状也不敢和他们扯,就让乌庄头过来带着他们回去了。孩子站起来的时候赵榕发现膝盖的红的,这是磕头弄伤的啊,刚刚撞倒的时候可是屁股着地的哦。赵榕看了一眼还站在另一边不敢说话的孩子也让他们回去了。

    因为这事,几个哥哥也不敢继续带着赵榕闲逛了,赵榕表示也有点累了,一问时间也已经申时过半了,赵榕看到好些人家里已经冉冉升起了炊烟,想着那就回去吧。

    乌庄头将赵榕一行人送到了杏花村门口,赵榕还不忘叮嘱乌庄头一定要回去告诉那对夫妻不要骂孩子,跑跑跳跳的身体好,别因为这事拘着孩子。乌庄头看着赵榕如此叮嘱,当即又跪下磕头道:“老农替他们家感谢小姐。老农一定将话带到的。”

    乌庄头走后,喜枝终于忍不住抓起了赵榕的手死劲擦,赵榕看着喜枝笑着说:“再擦皮都要被你擦掉一层了。”喜枝埋怨到:“小姐,那个孩子身上多脏啊,小姐怎么能就直接牵她的手呢。”“喜枝说的对。”三哥附和到。喜枝这边给赵榕擦着手,那边四哥不知道在杏花村哪里找来了一瓢水,喜枝看到了高兴的不得了,拉着赵榕的手就洗,还一连声到“哎呀,这里没有香胰子,回去在洗洗吧。”赵榕被她弄得无法,就任她去。

    洗完一行人出了杏花村向北走了一会会往东一转,就到了储秀阁,大家没有在储秀阁停留直接去了宏辉堂。

    到了宏辉堂喜枝找来香胰子又来给赵榕洗手,祖母看到了就问怎么了,赵榕想:‘喜枝这孩子也不知道藏一藏,好了,这下瞒不住了。’确实蛮不住了,三哥这个耿直的家伙,一五一十的告诉了祖母。祖母听完拉起赵榕就问:“撞到哪里了?有没有撞疼啊?有没有哪里受伤啊?”拉着赵榕看了一圈发现好像没啥事,又拍了一下赵榕的背:“你这个不省心的家伙,以后不许去农田那边了。”赵榕看着祖母的样子,那手是高高扬起轻轻放下,赵榕一点不觉得疼。知道祖母是担心自己也就笑着答应了。

    因为有祖母发话了,母亲也不好在说什么。大家一起吃了晚饭又陪着祖母游了游园子,就都散了。

    今日赵榕也是很累的,回去后看到小翠安排好了洗澡水,赵榕到“小翠真棒。”就去泡澡了,泡完澡洗去了一身的疲乏到头就睡了。望月楼后面没有竹林,但是有好多芭蕉树,比听雨轩还多,赵榕最喜欢的就是雨打芭蕉的声音,不过今夜无雨,倒也是一夜好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