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镇神行 » 第二章 知府幼子

第二章 知府幼子

    阴霾霾的天空,下着大雨,一刻不停,仿佛天被凿开了一个口子,隐约之间,可以看见有蛟龙在云间翻滚。江水之中,走蛟满地,众多尸体随着汹涌的江水奔流各地。而活着的人,则被水鬼拖入江水之中,再无声息。而淹死之人的灵魂,也变为水鬼。周而复始,水鬼越来越多,活人越来越少。

    “这大雨已经下了十四天,长江的水已经涨到了半山腰了,再这样下去,不出三日,我们这个藏身的洞穴也将被淹没啊。”

    洛先生将身上的蓑衣拿下,看着接连不断的大雨,以及不断上涨的水位,一脸忧愁的说道。

    “先生,不必担心,我早已通知山上的师兄弟,估摸着两日之内便可以来到此处,到时,我们便可以将这些村民们,带回山中寄养。”

    小徒弟回答道。

    “咳,咳……”

    一声连续且急促的干咳,唤醒了正在思考的洛师傅。

    “先生,是我们之前救助的孤童醒了。”

    洛水的声音,自洞穴的深处传出。

    洛先生转身走向孤童的身边。

    那个被救助的孤童,将身体缩成一个小团,挤靠在洞穴的拐角处,全身在瑟瑟发抖。

    他面露恐惧,双目无神的抱着自己。

    “孩子,不要怕,这里很安全。”洛先生将蜷缩的孩童抱在怀里,温柔的抚摸着他的头发,以求给他寒冷的雨夜里,最后一抹温暖。

    说罢,便从怀里掏出被雨水打湿泡软的干粮,递给孩子。

    男孩看见年前的中年男子递过来的干粮。微微愣了下,然后双手将干粮抢过。大口的吞咽着,仿佛这是世间最美味的东西。

    “咳咳……”

    男孩敲着自己的喉咙,因吃的太急,反被噎到。

    洛先生及时的递上了自己的水壶。

    男孩用充满感激的眼睛看着眼前的男子,接过水壶,饮了几口。

    不一会儿,这块干粮就被男孩吞咽的一干二净,不仅如此,男孩将碎掉的渣子也都一一吞进肚中。

    洛先生又递上了一块干粮,然而这一次,男孩只是吞咽了自己的口水,并没有接过眼前的干粮。

    洛先生也不在强求,将干粮收好之后。

    “如果我猜的不错的话,你应该是宁国府知府的幼子,秦毅吧。”

    “是,你说的对,我是宁国府知府秦风的幼子,秦毅。”

    男孩不卑不亢的眼神坚毅的看向这位说出他名字的中年人。

    “哦,你就不反驳一下?就这么直接的应了下来。你可知,宁国府知府秦风违旨抗洪,已被朝堂下令诛灭九族了。”

    “是,但是我不觉得,我先父有何过错,既受其官职,必担其责。大雨连下,江泽断堤,方圆万亩良田尽毁,数万万人流离失所。我父看不得他治下子民如此疾苦,于是上旨抗洪。”

    “然,朝堂愚腐,当今圣上,更是听神明言,放弃一府之地,一府百姓,认为他们是待罪之人。然,前辈你看,这些子民,他们何罪之有,他们只想可以平平安安的度过一生。”

    “我父不愿看到百姓易子而食,看见他们要离开自己带故乡,更不愿奸臣当到,所以违旨抗洪。没想到朝堂竟然一旨诏书,灭我满族。我父何罪之有,这些子民何罪之有。”

    “再者,先生救我一命,让我多活了数日,若是先生想要取我性命,何须多此一举。我自然是信得过先生的。”

    “你倒是聪慧,不错,竟然我救了你自然不会害你。”洛先生说道。

    “先父,是位圣人,如今世人信奉神明,畏惧神明,朝堂之上更是如此,神明一句话,便可让朝堂放弃此一府之地,一府子民。他们忘记了食其俸禄,为民分忧的理念。他们只想守住自己带权力。只有你的父亲,他真正做到了以民为本。”

    “你的父亲是位真正了不起的圣人。这段时间,你就好好休息吧,也不用担心朝堂之人会不会追来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里已经坚持不了几天了。”

    ……

    京都,太安城。

    洛王府。

    “报,王爷,宁国府知府一家七十六口人,除了年幼的幼子秦毅不知所踪之外,其余人全部被斩妖军杀死。”

    “是属下的罪过,当时臣抱着年幼的公子逃离追兵,然而他们追杀的人数太多,臣不得已,只能将公子藏于山洞之中,后臣摆脱追兵,再回去查看的时候,发现公子已经不见了。”

    “公子当时身上有几处刀伤,断无可能一人成活,而臣也搜查了方圆数里,除了水鬼,走蛟等妖兽之外,没有任何活人。臣恐怕,公子已经凶多吉少了。”

    王府之中,一位身着铠甲,血液凝固在身上的将士跪在地上。

    “是,你下去吧。”门房之中,传来声音。

    在门客走了之后。门房中,竟然有传来另一种声音。

    “摆了,这是天要亡他秦家,非我本愿,然天命不可违,我本想可以保住秦家一丝血脉,秦风,终究是朕对不住你啊。”

    “皇兄,也莫要自责,事已至此,切莫伤身啊。”

    ……

    宁国府。

    入夜,雨下的愈发大了。洞穴之中,几位村民已经熟睡,除了有几位青壮年的男人在此守夜,妇女儿童围坐在火堆边入眠。

    一个老妇人抱着自己的孙女,老妇人年近古稀,而孙女不过三四岁,因长期的寒冷和饥饿导致女孩瘦骨嶙峋。

    他们围坐在火堆的最外层,因为年纪较大,自然不如年轻人的力气,挤不进去火堆的最里层,只能在火堆外层,从人群缝隙的边缘中贪婪的感受火堆给予的一丝丝温暖。

    “奶奶,我冷。”她怀中的孙女有气无力的说了一句。

    老妇人将身上最后一件衣服脱了下来,将孙女包裹的严严实实,已期待孙女可以不在饱受寒冷的压迫。

    然而她身上的衣裳经历了如此多的磨难,早已经破败不堪,又怎能哪来渡过漫长的雨夜。

    这时,一件温暖的长衫落在老妇人的身上。

    老妇人转头看去,是洛先生,将身上的长衫交给老妇人。

    “谢谢!谢谢先生。”老妇人急忙的朝着洛先生所走的方向磕了几个响头。

    随后嘴里念念着:“神明保佑,保佑我孙女可以平安活下去,也保养洛先生可以渡过此难,如果可以,老朽愿用自己的朽命,来换取先生和孙女的平安。”

    火堆的残光和洛先生的善心,给老人带来不同于寒夜的温暖。

    正在洞内,百姓进入梦乡之际。

    洞外,一群野兽逐渐向洞穴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