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大玄夜行人 » 第11章六年

第11章六年

    山中无日月,清修恍一生。

    眨眼间六年过去,陆小仙已经长到了一米三四,之前五颜六色的皮肤也在泡了一年的药浴后恢复过来。

    话说那晚拜师过后,老先生并没有教陆小仙什么实质性的东西。

    每天只是自顾自地采药,作药,抽出空后给陆小仙看看病。而陆小仙也知道学艺并不是前世那种填鸭式的教育。所以从未有什么不满,每天完成师父交代的任务。

    直到拜师的一年后,酿造的百虫酒成,师徒二人喝的酩酊大醉。

    师父很坦然指出,陆小仙学会他全身的本事之后会做什么?

    陆小仙也直言不讳把心底想的告诉师父。

    他直言:学得一身本事之后。国仇要报,家恨也要报。

    而师父也直言,不是他不教武功。而是他的身体学不了。

    他当年逃出主府时尚且年幼。四岁的身子本就经不住风吹雨打。可他偏偏还经历了一场大雨,而且雨后也没有生火取暖,也没吃药喝汤驱寒。导致他坠落山崖前就已经寒毒就已经侵入骨髓。

    而当时师父将他独自留在河边,让他承受万毒钻心之痛。就是想用毒虫的毒,来刺激身体。让他可以抗住抗住寒毒和坠崖带来的损伤。

    只是这百虫之毒虽让他抗毒增强,几乎到达了百毒不侵的地步。但却对筋骨、五脏六腑的暗伤没有任何帮助。甚至反而让他体内的寒毒扎得更深。

    这六年间,每当季节变化、天气骤变,他都会感觉从骨子里往外冒寒气,往往冻得他恨不得钻进火炉中取暖。

    师父说,他身体里的暗伤能活死人肉白骨级别的仙药。若是修补不好贸然修炼武功,不定什么时候就暗伤爆发从而暴毙而亡。而且因为寒毒的原因,他也根本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可以修炼。

    至于寒毒则相对简单许多。仙药治疗是最好的。除了仙药治疗之外,还可以修炼至阳功法驱寒,或者修炼至阴功法利用寒毒。偏偏武林之中,这种功法不比仙药的珍贵程度差。

    基本上都是有名,但下落不明。

    所以之后的四年,陆小仙一直潜心的和师父学习医术。

    直到一年前的一天,师父照常去采药。结果回来时却失魂落魄、心不在焉。他当时还以为师父是没找到草药而不开心。

    为了哄师父开心,他还特意抓了几只山雀,用毒为调料做了一顿大餐。

    师父虽然脸上恢复了笑容,可陆小仙依旧能看出他的笑容之下的忧愁。

    当时他也只以为这是师父余气未消,并未当回事。

    谁成想,第二天师父留了一封信后就不辞而别。

    信中并未提及他去干什么,只是给他留了一些作业后,告诉他如果一年之后他没回来了,就不用等他了。

    然而一年过去,陆小仙已经十岁了。到了约定的日子,师父依旧没回来。陆小仙这才反应过来,让师父出沟的事情必死局。

    不带他是因为他还小,并且体虚没有武功又身怀国仇家恨,不想牵连他。所以才独自一人离去。

    一年之约,想必事情已经结束很久了吧!

    在大青沟的山腰上贴着山壁长得高出山林不少的大树树杈上,俯望着整片大青沟。陆小仙将手中那个留了一年的便条团成了纸团。

    “师父,您忘了,什么叫做虱子多了不怕痒吗?而且复仇这个东西,谁说非要亲自上门的。”

    站在树杈上,陆小仙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直的身体。

    觉得是时候出山了。不能修炼武功又如何?杀人的手段从只有刀尖。

    又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准备。将缸中药酒提炼浓缩成一壶,又采集了不少自己所需的草药,又做了不少驱寒的药丸之后。

    时隔六年,陆小仙再一次出大青沟,回到了那青山旁边的山神庙。

    原本半米高的石头庙身已然破碎不堪,就连庙内的山神像也都只剩下一个基座。

    而那唯一条连接青山县和三县府凹凸不平的土路,也变得十分平整。看出来是被人精心修缮过的。

    驾……

    这时,远处传来了一声驾马的声音和一连串的马蹄声。

    陆小仙寻声望去,看到一个熟悉的白色锦缎官服。陆小仙眼神微眯,沉寂已久的杀意不停的在他心中翻腾着。

    不过陆小仙知道,自己此时不能暴露。于是感觉像着电视里的演的乞丐一样。赶紧躲在路边,低下头不敢看。

    果然,那名白衣人只是瞥了一眼,见是一名小乞丐,随手从怀中摸出一锭银子扔了过去。

    马没停,依旧疾驰离去。

    陆小仙还是捡起了银子,弹了弹上面的土,看向远去骑马的白衣身影,嘴角不由冷笑道:“圣门吗,准备好了吗?”

    二十里外青山县城。

    “大鱼,新鲜的活鱼,三钱一斤。”

    “烧饼……”

    “掌看生死,面观前生,一字查命数,三两改钱坤……”

    ……

    相比于山中与山川河流、鸟兽虫鱼为伴的清心寡欲的生活。这样市井有人烟气的地方才是陆小仙熟悉的生活。

    “听说了吗?东街青山武馆的张大刀今天要收徒了。”

    “是前年去玄都参加天下第一大会拿到名次的那个张大刀吗?”

    “切,就张大刀那三脚猫功夫还能排上名次?我呸!”

    “星榜第十六张大刀,使用的一把环首刀,这不就是张大刀吗?”

    “你识不识字啊?星榜十六是张大胆,因为用的是一把环首刀,才被人称为张大刀的。”

    “真的假的?”

    “青山武馆这不是骗人吗?”

    “穷文富武,你又没有钱学武。青山武馆也骗不到你头上,你生什么气?”

    ……

    乞丐装扮的陆小仙,听着在青山县城门口蹲待客户的三个货郎聊天。心中不由好奇,这‘星榜’和‘天下第一大会’是什么东西。

    师父虽然没教过他武功,但一些武林常识还是和他讲过的。

    世上高手并不是只看谁赢谁,谁就武功高的。而是有等级制度之分的。

    一般的练武之人,都是由九品开始的。而九品又分上中下三品。

    九品、八品、七品为下三品,这样的人一般只是初学皮毛的普通人。没什么招数,不会内力,出手没有章法,但因为常年练习导致身体强壮于普通人。也比普通人会打。当然,有些天赋异禀的人,即便是没练过也是能入下三品的。

    六品、五品、四品为中三品。到达这三品的人不一定有下三品的人能打,但他们确实会一些武功技巧。往往这些人武林人算不上,又比普通人强。所以基本都会进入市井门阀之中做打手,俗称狗腿子。

    剩下三品、二品、一品为上三品。能达到上三品的人大多都有师承门派。他们虽然是师承门派的最底层,但也都有一些练气修为之人。但因为天资、功法、资源所桎梏,这上三品也最多是整个江湖中卡在入流不入流之间的人。

    而真真正正的算是武林中的人只有达到星位以上的人。

    星位不分九品,只分大小。

    功力达到星位的重要标准是真气外放。可以达到隔空伤人的境界。资质一般人需苦修二三十年才能达到小星位,五十年功力则为大星位。可真要是修炼个三、五十年,身体机能变弱,也就再无精进的可能。所以说进阶星位看的是资质。

    星位之上则是一流高手,也就是天位。同样,天位也只有大小之分。能达到大星位并且可以更进一步的人。资质必然在星位之中都是上上之选。可光有资质也并不能做到突破星位,进入天位。

    想要从二流高手成为当世一流,除了苦工、资质、机遇以外,最为重要的功法传承。没有合适的功法传承,不能入门时打好根基,没有功法中的进阶修炼,想要成为当世一流,必然是难如登天。

    所以有一句顺口溜在江湖流传甚广。

    三流九品多如草,春风吹过遍地找。二流星位如河鱼,逆流争位鱼吃鱼。一流天位家势好,功法秘籍机缘找。

    回忆着师父的教诲,陆小仙有些好奇。这青山武馆中的冒充星榜十六的张大刀到底是什么个境界。

    那个叫做田冰的又是什么个水平?

    陆小仙现在急需一个参照,一路跟着好信的人群涌向了青山县城东街。

    吕州境内,西北有万里原始山脉药材、野兽资源无数;南有五溪流向四面八方,可通玄国各地。青山县城更是通商、漕运中转的不二之选。

    吕州的青山县更是成为吕州继吕州城之外第二大城。吕州圣门也因此成为了圣门之中除总部玄都通天苑之外的第二大据点。甚至在人数和规模上有生而不及。

    也正是如此,吕州之地没有什么大门大派,不过拳馆、武馆等地方却多如牛毛。而青山武馆就是其中之一。

    “哈哈,恭喜张大哥的武馆财源广进,今年大会,大哥必将称霸星榜。”

    粗犷魁梧大汉上前一步,大笑道:“哈哈,那就借贤弟吉言。快请进!快请进。”

    “张老板,生息兴隆啊!”

    “哈哈,李老板,过喻了。快请!”

    “王老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