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开局登基:给红楼一些小小的震撼 » 第七章 盘算

第七章 盘算

    朱恒延坐在软榻上,内阁公文看了不到半个时辰就看不下去。

    枯燥啊,他发现自己完全不能适应这没有网络和电视的生活。

    朱恒延仰头叹了一口气便向后倒去,倚着靠枕,将脚放在书桌上,一晃一晃。

    心里愈发想念皇后,又不忍心再派人打扰她,心思一动便开口问道:“大伴,后宫那两位贵妃叫什么名字啊?”

    魏忠笑着拱手道:“回万岁爷的话,景仁宫宪庄贵妃年芳十六,乃吏部侍郎刘大人之女,文华殿大学士刘阮煜刘阁老之孙,景阳宫肃昭贵妃年芳十七岁,乃江南体仁院总裁之女,已故奉圣夫人之孙。”

    朱恒延:“怪不得呢,家世不凡,此二人对皇后可还恭敬?”

    魏忠皱起眉回道:“今早同皇后娘娘问安之后便回宫去了,不过似有插手宫务的意思。”

    朱恒延奇怪道:“插手宫务?皇后那里那么忙,她俩帮帮忙不好吗?”

    魏忠:“陛下,此时皇后娘娘初掌宫务,地位还未稳固,那二位的突然插一手,便会分皇后之权,与皇后分庭抗礼。

    即便陛下吩咐,也该等皇后娘娘重整宫务之后,再分派宫务给二位掌管。”

    朱恒延有些失望喃喃道:“不好亲近,得等皇后的事办完...”

    还真真复杂,朱恒延想道:皇后想必,也同朕一般吧。

    “唉~”不由得又叹了一口气,又躺了下去。

    心中盘算着自己的处境。

    大梁文武分明,自己想稳固皇位就需要各方面的支持。

    如今朝廷诸公皆已习惯了皇权旁落的格局,想拉拢一方难度不可谓不大。

    今日早朝虽然和首辅勉强达成联盟,那是因为利益一致,并不代表就获得了效忠,更何况内阁里也是分成几派。

    突然感觉有些脑壳疼。

    武官方面就更难了,自己一个都不认识...

    王子腾现在还当着京营都指挥使吧!倒是可以拉拢一番。

    再加上以自己对贾府了解,获的开国功臣集团的支持应该不难办。可是军方主力靖平功臣方面...唉!先认全再说吧。

    反正现在时机未到,并不急于一时,自己刚开始接手皇宫,又刚和与内阁首辅结盟,要是再触手兵权,他怕太上皇可能就坐不住了。

    太上皇虽然看着和善可亲,对自己也是关照有加,但他心里明白,父子本就没有什么感情。

    选择自己继位是迫不得已,一旦自己得寸进尺触及了兵权,太上皇如果不想成为真正的孤家寡人,定会反击,到那时毫无根基的自己,还不是任其揉搓。

    所以他现在只能积蓄力量,默默等待,伺机而动。

    朱恒延想到此处,双腿一盘又做了起来,拿起纸笔将脉络整理了一番。

    第一要务:稳固皇权。

    现在得到了太上皇,内阁首辅两位大佬的支持,皇位算是基本稳固了。等拉拢到开国一脉,至少掌握一部兵权,才算是彻底稳固。

    第二要务:重掌大权。

    还距离遥远,军方被太上皇牢牢抓在手里。

    其实也没多少,主要是五千锦衣卫,五千神机营,一万龙禁尉属于太上皇嫡系皆是靖平一系掌管。

    而且锦衣卫已残缺不全。京营刚刚招满,内阁不允许太上皇插手,各方力争,所以人员混杂,自己没有得力的人效忠,难以插手。

    朱恒延心里想着:看来贾府接下来是自己重点拉拢对象。

    手上不停写写画画,又一边咨询魏忠。可惜魏忠终究是内侍,所知不全。

    “唉~难办啊...大伴!内库接过来了吗?”朱恒延趴在书桌上,一只手托腮无力的说问。

    魏忠:“回万岁爷,已接过,暂时找不到可靠的人手,暂由老奴照管。”

    朱恒延连忙又问:“还有钱吗?”

    魏忠叹了口气道:“不足三万两,寿宫慈宁宫的修缮还是从户部拆借了十万两银子,还挂在内库的账上。”

    朱恒延不可置信道:“十万两,修两座宫殿花了十万两!?”

    魏忠苦笑着点了点头。又小声道:“实际上没花那么多,还剩五万余两,不过没有入内府,进了太上皇私库,由原大总管戴权管着...”

    朱恒延:“......”

    朱恒延张了张嘴不知道该说什么,想了了一下,在纸上写了写接着说道“内库现在改名内务府,由你暂时掌管,你去后面多找些年纪大的宫女,最低二十岁以上的,要求必须识字,然后找人教她们做账房,尽快,稍后有大用。”

    朱恒延从脑中找到了对皇宫宫女的记忆不由得沉默下来。

    皇宫内的女性,主要有四个群体,只有后妃才算主子,还有乳保,女官,宫女。四者加起来有九千余人,再加上太监,竟有两万余人。

    后妃众所周知,暂且不提。乳保就是乳母和保姆,乳母主要是给皇子和公主喂奶的,就是奶娘,保姆是照看、抚育幼年皇子和公主的。

    女官做管理工作,多为选入宫却未被皇帝点选的秀女,宫女为后宫杂役。

    有的宫女不过10岁,是父母亲人养不活不得已送到京城或是应政府征调入选,这些穷人家的孩子,还算好,能有碗饭吃。

    可是那些官宦人家的女子却落差极大,她们原都是闺阁小姐,只有少数会被临幸后成为主子,还有一部分被选为女官。

    剩下的大部分却要成为女婢,时刻服侍主子,伺候起居。且身体不好常常病死。

    朱恒延想到此处,觉得有些可怜又说道:“告诉她们,在内务府供职慢三年便放她门出宫,并由内务府出一份嫁妆,并赐特制银牌以示其清白之身。”

    顿了顿又接着说道:“从优选取内务府各司管事,给予官职俸禄,表现突出的可按例恩封其母同品诰命。”

    魏忠越听脸色越不对,到最扑通一声跪下了,哭泣道:“万岁爷啊!天降隆恩呐!”说着就咚咚咚的磕响头。

    朱恒延先是一愣,想了一下接着脸色温和起来,说道:“起来吧,以后六局一司,二十四监皆按照此例。

    你可借此将内宫两万人牢牢握在手里,太上皇太后那里先不要管了。”

    魏忠站起身来面色犹豫说道:“可是万岁爷,内库,不不,内务府已经没银子了,如此一来花销定然不小...”

    朱恒延摆了摆手说道:“我已经有了法子,你先去办吧。”

    朱恒延还在回忆。

    底层宫女和小太监的生活条件极为艰苦,他们在偏僻简陋的小屋里居住,睡的都是硬邦邦的木板凉床,穿的衣裳粗糙朴素,平日的饭菜数量也少得可怜。

    被困在这深宫之中,宫女等到二十五岁才有可能放出宫外。

    那是已成为老姑娘,只能下嫁结局悲催。

    甚至运气差点,遇到不通情理的,三十多岁才出宫,甚至被殉葬......

    朱恒延面色铁青,越想越气,越想越气,站起身来“嘭”的一声拍在桌子上,笔墨纸砚滚落一地。

    一旁伺候的跪伏在地瑟瑟发抖不敢出声。

    朱恒延回过神来,环视一眼,颓然坐下眼角湿润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