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借刀问苍生 » 第五章 山雨欲来

第五章 山雨欲来

    “所有命运的馈赠,都只是早已暗中标注好了价格,你却不知”

    捕到鹿的石峰,心情很不错。等到他走回村子时,已是日落西沉接近酉时了,老村长在村口迎接:“快点回家吧!有事明日再说,把鹿带回去。”

    石峰背着一只大鹿回家时,路遇了不少村民,大家都不禁称赞,

    “小石头如此年纪,已然可以狩猎了,真是了不得呀!”

    接着又是各种羡慕、比较自家孩子。

    石峰听着他人夸赞,心中美滋滋的,然后抬头挺胸,走进了自家院子。

    “哥,这是哪来的鹿呀?”妹妹石玲好奇的问道:“咦,它还是活的呢!”

    石父、石母也走出了家门:“峰儿,这是.......?”

    “爹、娘,这是孩儿今日从山中捉来的。”石峰自豪的说道。

    石虎看着儿子,一年多的习武已是长高了不少,现在也只比自已矮上一头了。想不到他八岁多的年纪,已能独自猎鹿了,而且还是个活的,这可不容易办到。

    “哈哈,我儿好本事,是个男子汉了。”石虎笑着说道,然后一巴掌拍在了石峰的肩膀,给了一个成人式的问候。

    石母心疼的问道:“峰儿小小年纪,就练得了如此本事,但是吃了不少的苦吧?”

    “娘,峰儿不苦,等我学好了本事,我就能保护你们,保卫石村了。到时爹爹也不用那么辛苦了。”

    月凉如水,小石峰有些睡不着,想着今日的山中所遇,自已下意识的一挡一靠,居然把一个壮汉打飞了。若非那持刀的男子大意,而那持弓者又胆小怕事,恐怕今日的结局就未知了。明日还得让村长爷爷教些近身格斗之法。

    卯时,天刚晨光,石峰吃过早食,向着学堂去了。难得今日孙先生居然问起了石峰学刀之事。随口关心了几句,然后便丢给他一本薄册,是一本拳经。孙先生说他一介学生,留着无用。石峰有些莫名其妙,但还是不忘谢过了先生。

    散学后,石峰沿着山涧奔行到了水瀑之下。村长已至,石峰老实的把昨日山间遇匪一事告知了老村长。

    “你昨日表现的不错,遇敌不慌,沉着应对。”村长缓缓的说道:“但有一点,你既不知已又不明敌,幸得昨日遇见是两个巡山的喽喽,若是遇上个盗匪头目,你小命危亦!”

    “黑山的匪盗多为一些一、二级的武者。山寨头目有些能达到三、四级,有几个大匪帮甚至有五品强者。你目前勉强能达到二级武者实力。但因你还年幼,力量、速度都尚不及成人,而且缺乏对敌搏杀的经验。只要一个老练的山匪遇见,你就危险了。若是见到了能使刀芒、剑气的敌人,你要远远躲开,速速离去。”

    “刀芒,剑气是怎么回事呀?”石峰不解。

    “刀、剑、枪皆可聚芒,那是一种附着的兵器上的可见之气,能熟练使出来的,至少是四品武者之上。兵器上的光芒越盛,则威力越大。”老村长细心的解说。

    “那要如何练习呢?”石峰问着。

    “爷爷曾在对敌拼杀时,因为极度愤怒使出过一次,斩杀了敌人。而后便再未挥出过刀芒。具体是如何练成的,我也不知。

    不过我猜,应当和情绪和空灵之境有关吧!若是哪天你能使出来,你就超过爷爷成为四品武者了。”老村长转而又严肃了起来:“现在开始安心的练好你的基本功。”

    “爷爷,我想学点拳法。”石峰小心翼翼的说道:“孙先生还送了我一本拳经。”

    老村长接过拳经,翻看了几眼。“拳者:不离劈、撞、冲、扫、勾、沾、甩。拳练千遍,其义自现。你先把拳架子立起来,基础最重要,招式技法什么的以后再说。”

    “以后你每日,再加一个时晨的拳柱练习吧!”

    石峰开始默默的对着水瀑挥刀。日复一日的抗压练习,让他的筋骨,耐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然后便是在山涧中奔行,结束后又开始从每一个拳式,挥拳两千次。

    这一年的秋冬过得很快。石峰孜孜不倦的练功,等到来年开春时,石峰既然有了五百斤的力道,全力奔跑也有了不输奔马的速度。老村长是既惊又喜。

    大齐开平十七年,十岁的石峰已有了普通成年人的身高,强健的筋骨,犹如一头小豹子一般。此时的老村长已无多少东西可教了。更多的时候,石峰还是在打熬基础,然后便是在琢磨‘意未动,身先动’和体内那一股看不见的‘气’。

    几年的练刀,让石峰能隐约感觉到与刀一体,血肉相连。现在他要做得是奋力一击,可劈巨石;回刀一收,只断细发,要做到如臂使指。

    如今的石峰,经常入山狩猎,他已是一名老练的猎人了。根据痕迹寻找猎物,早已驾轻就熟。不过他捕猎物,不动刀兵,不设陷井,只猎活物。

    孙先生送的拳经,也已练得娴熟,不过有一段文字,他却始终不得其解,“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

    石峰问过老村长,村长也不理解。去问孙先生,先生翻找群书后告诉他,这叫内景返观,就是看到,发现身体内的奥秘。至于如何做到,先生也不知。

    拳经有云:达到内景返观,便可使拳产生持续多重的练劲力;二重、三重、四重,如海浪汹涌还可叠加。想到此,石峰有些莫名的兴奋。若我有一千斤的拳力,再练出三、四重劲,那将会怎么呀!使刀能不能也如此呢?

    石峰开始想,在瀑布下挥刀时想;在山涧奔行时想;在水中练拳时也在想;晚上睡觉了还在琢磨。

    仲夏之夜,天地寂寥,偶有虫鸣。石峰仰望星空,仿若一颗尘埃飘荡在守宙,与天地合,与万物合。“反听而后所闻彻,内视而后见无朕!”

    这一刻,石峰看到了夜色下无数生命的萌动;听到了方园百里的细响;石峰看到了凝神跌坐在那里的自已;看到了自已体内血液、经络中一丝淡淡的气息在流转,此刻端得是妙不可言。突然一阵天璇地转,石峰摔落在地,满头大汗,犹如在梦中惊醒。

    原来这便是“游行于天地之间,视听于八达之外”呀!真是太美妙了。可是如何才能让体内的那道气,变得更强大,作用在刀剑之上,孕育于拳劲之中呢?石峰开始云感知那道气,并尝试去驱动它。

    翌日清晨,石峰在小竹林遇见了老村长,年近十二岁的他,已经很久没去孙先生的学堂了。大牛也跟着其父学习狩猎两年了,长得比石峰还要高大。二丫在家帮着大人做些杂活,无事便做做手工,侍候家畜。石玲也进了孙先生的学堂,这几年大家都长大了。

    老村长在竹林中,气定神闲的舞剑。石峰把自已偶尔可以内视的情况告知了村长。老人家很开心:“初次跟我习武时,你有多大的劲力,还记得吗?”

    石峰挠挠头,忘了。

    老村长接着说:“初时你有五十斤之力,半年后两百斤力,两年后有五百斤力道,而今你又有多大的力量呢?”

    “武者,要有一颗勇猛精进之心,要永远不停的进步。万丈高楼平地起!不要老是想着刀芒、剑气,把力、速、御、持,做到极致,一次一次的提升、突破,也许你的刀气不经意间就做到了呢?善于思考是好事,但基础更重要,基础越牢,成就越高。”

    老村长歇了口气,现在技艺已经教不了什么,只能再教他些武者的感悟与心得了。“爷爷希望你能力出千钧,力破万钧。你现在可以追走兽,爷爷希望你能只手捉飞禽,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石峰舒了一口气:“村长爷爷,我明白了。”自已近来确实太多的心神放在了内观与行气上面了,基础的练习少了很多。接下来的日子,石峰重新认真的打熬体魄,在各种逆境中训练速度。十二个时晨的与刀相伴,仿佛要将刀融入肢体与血脉之中一般.....

    ................................................................

    宁城,游击将军许府。

    深夜三名黑衣人跃墙进入,直奔书房而去。书房内,游击将军许异喝了一口茶水,在书台的宣纸上写下了“恩仇必报”四个大字,此字锋芒显露、力透纸背,影含杀气。

    “三位既然来了,便请进吧!”许将军冷冰冰的说道。

    三道黑影缓步走进了书房,为首是个彪悍的汉子,旁边是一个中年文士,另外一人是个朴实的山民打扮。“不知将军约见我等,是有何事吩咐?”

    “这里有五千两银票,大人们需要在黑山山脉找几个屯兵、储粮之地,几位首领去清理几个村子出来吧!”

    “大人?是宁城守备刘大人?”领头的大汉问道。

    “不,是上面的大人。”许异手指向天指了指,然后语带威胁的说道:“做事干净点,此事不能让任何人知晓。”

    那名中年文士,显然还有些疑惑:“大人,您自已动手不是更方便吗?”

    “二当家,你觉得我和刘大人,方便动手吗?”许异明显不悦了,冷冷的回问道。

    “银票你们可以带走,三个月内,我要这五个村子,地方位置已标明在纸上。若是未能做到,本将军领兵亲自上一趟诸位的虎跳峡。”

    “许大人放心,可别说这么伤和气的话语!”那名看着敦厚的三当家,满脸堆笑的说道。

    三人随后辞行,遁入了黑暗之中。出了宁城,一路朝着黑山奔去。那山民打扮的三当家,忍不住发问:“朝中各位大人,都好似那吞钱的貔貅一般,怎么如此舍得,予我等好处呀?再则,平日我们主要劫些过路商贾,抢些大户老财。似这般杀人屠村之事,恐怕日后难以交待呀!”

    “老三多虑了,兄弟们本就是过得刀尖舔血的日子,杀几个人怎么啦!黑山几十号山头,我们虽有近千兄弟,也只是夹缝是求活。今日傍上了朝中的大人们,来日我等未必不能坐上这黑山的第一把交椅。若是逆了大人们,你觉得我们的下场会如何?”中年文士劝慰道。

    “老二说得有理,事就这么定了!”大头领拿定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