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日月不死,大明不止 » 第三十章:大喜啊

第三十章:大喜啊

    朱慈爝见到王伦等人的车驾,几乎都要哭出来了,回来了,终于回来了。

    城门口的人,也好奇地打量着这浩浩荡荡的车队,当先一辆马车一进城,就被人群挡住了,车帘打开,果然是王伦走了出来。

    他看到朱慈爝也是满脸激动,不过,他没有上前见礼,而是搀扶着一位老太监缓缓走下马车,嘴里说道:“干爹,您慢点!”

    干爹?朱慈爝一时有点懵,这是个什么情况?

    只见王伦扶着那老太监来到朱慈爝面前介绍道:“干爹,这便是大皇子殿下。”

    “殿下,这是司礼监掌印太监李国泰李公公。”

    朱慈爝跟李国泰相互打量一阵,那李国泰见朱慈爝没有上前见礼的意思,嘴里不由哼了哼。

    朱慈爝只觉得这死太监有毛病,你一个老阉货,见到本皇子居然这个态度,几个意思?

    他哪里知道,这李国泰是一直跟随太子的老人了,眼中带着滤镜,天生处于敌对阵营,自然跟他疏离。

    “奴婢见过大皇子。”终究皇权大于天,李国泰还是先低头了。

    “哦,李公公请起。”

    朱慈爝不冷不热地让李国泰起来,对他而言,这老太监不过是一个工具人而已,一个传话的,他可没功夫去巴结,真当自己是魏忠贤啊,想多了吧。

    李国泰大感受到了羞辱,却见周围全都是人,也发作不得,只得阴里阴气地对朱慈爝道:

    “大皇子,咱家可是奉皇命而来。”

    朱慈爝仿佛后知后觉:“李公公身负皇命,原来是天使啊,不知我父皇有何旨意要传达?”

    李国泰感觉朱慈爝很不晓事,接待天使,难道不该礼遇有加,然后焚香沐浴再来接旨的吗。

    果然是山野长大的,一点礼数都不懂,还是太子贤明,对谁都是谦逊有礼的。

    “大皇子,难道你是想让咱家在此处宣旨吗?”

    等的就是你这句话,真是个大聪明啊,朱慈爝心中暗喜。

    “如此,便有劳李公公了。”

    还不等李国泰发话,朱慈爝便大声吩咐道:“诸位后退五步,天使要传旨了,莫要冲撞了圣颜。”

    “你……”

    李国泰鼻子都气歪了,如同吞了一只苍蝇,难受的要死,他还从未遇到过这样的事。

    他满脸怒容地看向王伦,王伦却是头都没抬一下。

    朱慈爝笑眯眯地对李国泰说道:“天使,本王准备好了,请宣旨吧。”

    李国泰当真是骑虎难下了,没办法,他只得哼了一声,取出圣旨,咳嗽一声,声音提高八度大声唱道:

    “圣旨到,跪!”

    朱慈爝及在场众人齐齐跪倒,皇权之下,皆为蝼蚁,他倒没啥心里洁癖,跪就跪吧,时代使然。

    那些重生到异界,然后一介白身还理直气壮的见皇帝都不跪的人,朱慈爝只觉得不识时务,自以为是的傻逼。

    李国泰继续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获承天命,登极已十五载,祖宗之训,不敢怠之。然虏寇逆势,犯我疆域,朕甚忧虑,恐天序不存,朕以薄德,弗敢自赦,朕之过也。

    朕仰天命,恩崇并存,有长子朱慈爝,躬谦孝悌,赋质于端,兹封尔为襄王,擢其监国,予册予宝,令开府建牙,仪同三司。

    望尔夙夜畏天,慎言修思,钦予时命。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钦哉!”

    朱慈爝细细听着圣旨内容,前面的皇帝罪己之言,他自动忽略,反正都是皇帝自我安慰的车轱辘话。

    这些个皇帝,就喜欢时不时来个罪己诏,仿佛这样一说,自己就成谦躬纳谏的贤明皇帝了。

    他的好大伯崇祯皇帝就爱这么干,最后自挂东南枝了,还不忘把锅全推到臣子身上。

    诸臣误朕,文臣不合心,武官不用命,文臣皆可杀。

    听听,多么的理直气壮,朱由检但凡有点识人之明,但凡有点担当又岂会落得如此下场,上行下效,你皇帝是什么样的人,用的也就是什么样的人,此话放之古今四海皆准。

    当听到奉旨监国时,朱慈爝差点高兴得要跳起来,这便宜老爹太够意思了,这结果,不知高出他的预期多少倍。

    他原本就只想讨个王号,然后让皇帝同意他留守而已,没想到啊,没想到,幸福来的这么彻底。

    “襄王!襄王!还不谢恩?”

    直到李国泰那公鸭嗓子叫了好几遍,朱慈爝才如梦初醒,半天才反应过来,这襄王原来是叫他啊。

    “啊,哦,臣接旨,谢陛下隆恩。”

    犹是现在,朱慈爝还是激动莫名:“太好了,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干大事了。”

    李国泰满心鄙夷,在他看来,皇爷的这些恩赏看似隆重,其实毛用没有。

    眼见昆明城都要拱手让给建奴了,即便封朱慈爝坐那玉皇大帝又有何用,看这懵懂小儿还高兴成这样,真是无知者无畏啊。

    “襄王,皇爷还有一言,望襄王好生守卫皇城,待他日回朝,必有重赏。”

    “臣谨记,不敢忘!”

    见朱慈爝这般态度,李国泰面色也缓和不少,与一个将死之人置气他又觉得没啥意思。

    朱慈爝美滋滋地收起圣旨及金册印玺,对王伦吩咐道:“王伴伴,天使一路走来,定是辛苦,就由你陪着天使到校场休息吧,要好生招呼。”

    李国泰连忙说道:“不劳襄王挂心了,咱家还要往晋王府传旨,就不去襄王府上了。”

    “哦,原来天使还有事啊,那就不远送了,不过,本宫觉得,既然父皇要本宫监国,那以后便称呼本宫襄监国吧,这样简明而要,让人一听就明白本宫身份了。”

    李国泰瞬间人都麻了,瞪大双眼不敢置信地看着朱慈爝。

    这人好不要脸啊,你一个亲王而已,岂能自称本宫?这监国之名居然衔接得如此自然,无耻啊。

    “襄王,不是什么人都能自称本宫的。”李国泰觉得很有必要教育一下朱慈爝。

    朱慈爝目光转冷:“哦,你有意见?父皇如今就本宫跟皇弟两个子嗣,况且父皇也曾下旨册封本宫怀慜太子,怎么,你是打算抗旨不遵吗?”

    这明显是强词夺理,那太子名份不过是追封而已,谁知道你又死而复生了。

    难道那崇祯先皇帝活着的时候,还能自称朕乃思宗烈皇帝不成,简直就是胡搅蛮缠。

    但凡有点逼数的正常人,都不会这么理直气壮的说出来,这朱慈爝是完全没有半点羞耻之心,居然堂而皇之地说出来了。

    李国泰茫然无措,完全想不到辩驳的话,却又听朱慈爝说道:

    “是谁给的你权利敢质疑我父皇的决定?本宫说的哪一句话有违祖制,有违礼法的?你说!”

    “咱家,咱家……”李国泰真想抽自己两个耳光,多那个嘴干嘛,他老朱家的事,哪是自己一个阉人能管的,如今是里外不是人。

    咬了咬牙,他赶忙认错:“奴婢知错,求殿下宽恕。”

    唾面自干的本事他李国泰还是有的,根都没有的人,面子就是个屁。

    朱慈爝依然冷眼而视:“你叫本宫什么?大点声!”

    李国泰战战兢兢地道:“襄监国,襄监国殿下。”

    “这就对了嘛。”朱慈爝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靠近李国泰耳边小声道:“你敢到李定国那乱嚼舌根子,小心走不出这昆明城!”

    李国泰吓得连连告饶:“奴婢不敢,奴婢不敢。”

    “对了,帮本宫办件事。”

    “襄监国请讲。”

    “等你去晋王府传了旨,替本宫去各勋贵大臣府上传句话,本宫明日巳时,在城南校场举行监国就职仪式,昆明七品以上官员必须到场,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吧?”

    李国泰抹了把额头上的细汗点头道:“奴婢知道,奴婢知道。”

    朱慈爝拍了拍他的肩膀继续道:“你乃是钦使,代天子言,说话硬气一点,我相信你能办到的。”

    “奴婢一定不负襄监国所托。”

    “很好,事情办好了,本宫必不亏待了你,去吧。”

    “奴婢告退。”

    李国泰连自称咱家都不敢了,如火烧屁股一般,利索地爬上马车,也不管刚收的干儿子王伦,直接跑了,他算看出来了,这王伦跟朱慈爝,本就蛇鼠一窝。

    朱慈爝看着老太监走远,发觉地上还跪着一大片,便高声道:“你们起来吧。”

    “谢殿下。”

    朱慈爝接着道:“如今本宫承蒙皇帝恩赐,乃是襄王监国,以后便是肩负着这昆明城的安定存亡,大家切记要本分生活,本宫一定带大家过上更好的生活,争取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人人有房住,生有所养,老有所依。”

    “殿下高义!”

    “监国是啥子意思?”

    “就是国家都是他说了算的意思。”

    “那皇帝老爷呢?”

    “皇帝不是已经去西边了吗?”

    “意思是以后都听监国的话了?”

    “应该是吧。”

    朱慈爝听着周围的窃窃私语,朗声道:

    “你们说的没错。现在开始,这城中便是本宫说的话算数了,以后要叫本宫襄监国。”

    “哎呀,果真如此啊。”

    “草民见过襄监国。”

    “见过襄监国。”

    朱慈爝满意地点点头,大声道:“好,继续发钱。”

    “殿下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