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日月不死,大明不止 » 第三十二章:全都来了

第三十二章:全都来了

    翌日,永历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朱慈爝进入昆明城已经七天了,建奴围城已经迫在眉睫,但他仿佛恍若未觉一般,居然还有心思搞起了监国就职仪式。

    巳时正,远远地就有马车或是骑马的人往南校场而来。

    其中一匹马上,一名大汉穿着灰色大袄正左右张望着。

    “来了不少人啊”

    天气已经转冷,即便是这四季如春的昆明,北风刮过,也是冻得人手脚生寒,那曲靖府,寻甸府这些地方,肯定已经飘雪了。

    “殿下,我们当真要投效监国大皇子了?”

    这问话之人,正是咸宁侯祁三升,他旁边便是巩昌郡王的车驾,亲王郡王出行自有规制,自然不能跟他们一样骑马。

    只见白文选撩开车帘说道:“如今大皇子被封为监国,我等自然听命行事。”

    “那晋王那边该怎么办?”

    “晋王来了吗?”

    祁三升前后左右瞅了瞅,回答道:“没有,我觉得,就算晋王要来,也是最后来吧。”

    “嗯,你等会儿进去少说点不着边际的话。”

    祁三升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道:“嘿嘿,我晓得了,昨日世子跟刘家小娃不是说跟监国殿下接触过了吗,殿下你跟老祁我说说呗。”

    白文选道:“这两个小子倒是对大皇子推崇有加。”

    说完便放下了车帘,旁边的马三宝,马维恭等人,都在拧眉思索着白文选话中的意思。

    不久,南校场就到了,门口依旧是几个黑甲将士在守卫,不过他们并没有像普通明军一般手持长枪,而是手握绣春刀,身上背着火铳,一看就不好惹的样子。

    众人纷纷下马的下马,下轿的下轿,这时,从大门内走出十个长相俊俏的女子,正是景儿等人。

    她们身穿各色棉裙,即便是厚厚的棉裙,也无法阻挡她们的青春活力,给这苍白的冬日注入了一丝生气。

    十个小丫鬟分成两排,站在大门两边,一起福福一拜道:“欢迎诸位大人光临!”声音清脆悦耳。

    “诶呀,好俊俏的小娘子啊!”祁三升眼睛一亮,不由自主的赞叹道。

    “不得无礼。”马维恭立马呵斥道。

    “我就随便说说嘛,这可比我府上的丫头水灵多了。”

    “咸宁侯,闭嘴!”听到白文选发话,祁三升立马闭嘴。

    十个小姑娘面泛桃花,真是羞耻啊,殿下怎么就这么喜欢让她们抛头露面呢……

    犹记得朱慈爝昨晚的话,她们这是在迎宾,反正殿下总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让人捉摸不透。

    朱慈爝能有什么坏心思呢,他只不过是想尝试通过这些女孩子,把礼教的枷锁慢慢去除而已。

    但是,真是很难,世人的固有思维里,女子,就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在家从父,出嫁从夫,相夫教子,从一而终。

    解放礼教,任重而道远啊!

    白文选可以教训手下,却绝不会为此而向景儿他们道歉,普遍的思想,女子如衣服,天生就该伺候男人的,否则,就是离经叛道。

    景儿开口道:“诸位大人请随奴婢来,殿下已等候多时了。”

    她们踩着碎步在前引路,众人依次向校场内走去……

    “刘公,辜公,等等下官!”

    翰林院讲官刘茞跟太仆寺卿辜延泰联袂而来,刚下轿,便听后面有人喊,转头就看到是昆明知县聂联甲。

    刘茞道:“哦,聂知县也来参加典礼?”

    他倒没有看不起聂联甲的意思,这老哥以刚直著称,曾联名辜延泰,督察院御史邬昌琦、韩志弹劾李定国把持朝政,霍乱国家。

    邬昌琦、韩志差点被李定国杖杀,最后是金维新求情,才免于一死,这邬昌琦,就是先前去晋王府劝说李定国的邬御史,头铁得很。

    聂联甲跟邬昌琦乃同科进士,只不过人家是二甲及第,他是三甲末流,賜同进士出身。

    所以一个是御史清流,一个是七品知县,也算是同学了,通过邬昌琦,聂联甲有时也能接触到刘茞这样的大人物。

    他一个人有些犯怵,这些来的人当中,就数他官最小了,原本收到邀请,他还沾沾自喜,现在确是感觉如履薄冰。

    “刘公,辜公,下官有理了。”

    刘茞面容死板,辜延泰倒是随和,他说道:“既如此,我等便一道进入吧,老夫也对这监国殿下很是好奇。”

    “是,是,刘公,辜公,请!”

    苏莽很是扭捏的站在朱慈爝寝室门口一脸的生无可恋,“进去,还是不进去呢?”

    刚才已经有人来通知,说是受邀的大人们已经到了,但朱慈爝还没起床,他刚刚已经喊了一次,直接被朱慈爝给赶了出来。

    正当他天人交战的时候,便看见自家总兵田七,苏莽心中一喜,赶忙跑过去喊道:“总兵,总兵,殿下还没起床,该怎么办啊?”

    田七瞥了眼禁闭的大门,说道:“什么怎么办,殿下睡够了自己会起来的。”

    苏莽瞪大了双眼:“可是,客人不是都来了吗?”

    “来就来了呗,关你啥事?好好守你的门,哼,真是。”

    田七抬腿给他一脚:“还愣着干嘛,滚过去守门去。”

    “哦,哦。”苏莽答应一声,屁颠屁颠地跑过去了。

    所谓上行下效,这四卫之中,上级教训下级,不是踢人屁股,就是打人后脑勺,都是跟朱慈爝学的。

    “嗯,殿下也没吩咐,按照殿下的习惯,不行先晾一晾这些人吧,嗯,就这么办。”

    田七一边喃喃自语,一边走了。

    校场门口,陆陆续续还有人来,每到一人,门口的将士就会承诺一声,谁谁谁来了,当然,也没人送礼,这又不是家宴,大家都知道礼数。

    晋王府是最后来的,而且,来的不是李定国,而是世子李嗣兴和他弟弟李润兴,人家晋王可还抱病在家呢。

    李润兴是跟王伦前后脚到的昆明,这其中的道道不言而喻。

    昨日李国泰去晋王府传达旨意,仿佛是为了安抚晋王府,给晋王三子李润兴封了个武定侯,赏赐侯爵府一座,世袭罔替,食邑就在武定府。

    这是实实在在的封地,比朱慈爝那远在襄阳的封地靠谱多了,永历皇帝也是够鸡贼的,给朱慈爝开了张空头支票,他是半点食邑都吃不到,现如今整个湖南,可都在建奴手中。

    本来按太祖高皇帝遗训,非功不得封爵,别说侯爵,伯爵都难,可如今的世道,谁还在乎这些,所谓礼崩乐坏,不过如是。

    李润兴道:“大哥,你当真叫那朱慈爝叔父了?”

    李嗣兴见他一副戏谑的表情,心中很是恼怒:“哼,管好你自己就行,等下要是吃了亏,别怪哥哥不帮你。”

    “大哥说的哪里话,我们兄弟俩代表的可是晋王府,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李润兴明显比他这大哥更有想法,不就比自己早出生一点吗,在他想来,大哥是不如他的,除了长得更像父王,他哪里有自己出色。

    昨夜通过李忠隐晦的话,李润兴已经明确知道了李定国的意思,即便得了个侯爵,那也比李嗣兴差上一大截,侯爵,公爵,郡王,亲王,整整差了四个档次,叫他如何能甘心。

    “不若,投了监国大皇子?”李润兴心中考量着,在李家,他是难有出头之日了,倘若跟了朱慈爝,万一哪天真有了从龙之功,王爵也不是不可能吧。

    一念及此,李润兴心头如同燃起了一团火焰,看着大哥那跟李定国一模一样的背影,他无比厌恶。

    门口,迎宾的丫头们看到李家两兄弟,都下意识的低下了头,她们都出自晋王府,重遇旧主人,难免五味杂陈,但李嗣兴李润兴却是对他们完全不认识一样。

    在晋王府,豪奴美婢无数,他们那里会刻意去记,终究,她们不过是一厢情愿而已,你以为自己很重要,或许在别人眼里,不过是可有可无的小角色而已。

    等再没人来,丫头们才去向朱慈爝禀报,朱慈爝还赖在床上不起来,迷迷糊糊地交代几句,她们只得走了。

    真是没有埋没这个姓氏啊,说田七像猪,她们感觉殿下更像猪,一个能吃,一个能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