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致命的枷锁 » 第一章:冰封计划

第一章:冰封计划

    如果回到三年前,林歌也一定还相信这个世界是科学的,所有的玄学事件不过是众人的一种心理暗示,是对未知神秘的一种向往,可在这一天那个人真真切切地向他展示了他们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的。

    那天的天空并没有雷鸣电闪,甚至还有些晴空万里,按照刘老头所说只要12点一到,时空传送门就会开启,届时他将回到最高文明。

    林歌对着手机倒数着最后几秒,当时间一到只见一道白光迅速笼罩在老头身上,随后老头的身体逐渐虚化,直至完全消失不见。

    林歌难以置信眼前的一幕,可他伸出手却再也摸不着老头,他真的化为意识体消失了。

    瞬间往日记忆如潮水般涌进了林歌的脑海里,虽然他今天有着十足的心理准备,但还是彻底被眼前的一幕震惊到了。

    这次他终于相信老头是一名“监管者”了,回忆起来林歌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还是在三年前。

    ……

    三年前,蓝星发生了一件关乎人类生死存亡的重大事件,国际天文局监测到了一块巨型陨石进入天马系后正向蓝星运行的轨道而来,以陨石块当前的速度来看大概四十年以后就将撞击蓝星。

    为此,蓝星联盟的各级首脑紧急召开了瓦兰特会议,而在会议上产生了一个巨大的争议。

    保守派认为应该将人类转移到新的居住地,例如适合人类居住的M832星球,但问题是打造传送装置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

    并且M832星球地表虽然存在液态水的迹象,但该星球的表面大气层情况并不像蓝星那般理想,人类能否完全适应仍是个未知数。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ME航空公司遣送第一批人类去M832星球适应居住的计划才一直没有实施,尽管总有人愿意为科学献身,但打造这样一艘航天器是需要耗费海量金钱的,所以他们不得不谨慎再谨慎。

    而激进派则认为应该用扩散型武器轰击陨石一端从而让陨石偏离轨道,当然这期间一些散落的陨石块还是会降落蓝星,这也意味着届时蓝星将牺牲十分之一左右的人口。

    激进派把这项行动称为“沉舟计划”,不言而喻,这确实属于一份破釜沉舟的计划,但问题是该牺牲哪一部分人类,总不能由抽签决定吧。

    \t要知道能源战争以后,蓝星的几块大陆被击沉,甚至因为气候恶化几个地方出现了极夜情况,为此蓝星的几百个国家迫不得已进行了民族大融合,继而全世界重新划分为了七大政权,如今要是再进行一次大迁移的话显然居住地是不够用的。

    瓦兰特会议召开了几周也没得出一个满意的结论,后来还由于会议内容不知被谁泄露了出去,让各政权的极端分子强烈不满随即发动了多起恐怖袭击事件,最后迫于舆论压力各方代表不得不暂时同意保守派的提议。

    林歌看着广场中心的大屏幕上播放着的各缔约国联合声明无奈摇了摇头,站在权利之巅的人永远不会懂得普通人对活着的渴望,就像普通人永远不会去关心四十年后的未来是怎么样的。

    因为很多人还和林歌一样,连眼前的生计都无法解决,这样的人你要是和他谈什么人类大义那简直就是对牛弹琴。

    林歌低下头将手里捧着的稿子一股脑扔进垃圾桶,也许总编说的没错,没有商业价值的文章还不如擦屁股的卫生纸,要是他的阅读数据再这样惨淡下去,他这个栏目算是保不住了。

    在林歌叹气离开后,有人捡起了一张随风飘散在花坛上的稿纸,那人已有些白发,不过身体看起来还很硬朗,他盯着稿纸上的标题沉思许久。

    那是新元社的一档奇谈栏目,专门搜集一些历史未解之谜的,随后以科学的角度进行合理解释,只是作者也就是林歌每每都会把不能解释的地方归结于外星文明入侵。

    这是他最被读者诟病的一点,甚至在很多人看来外星人这个设定早就俗得不能再俗了,现在都流行生物进化理论,要是作者不能与时俱进的话这档栏目迟早倒闭。

    可在林歌看来有些东西是信仰,信仰是不会轻易丢掉的,就比如你们相信光吗,反正林歌是相信的。

    因为林歌本就不属于这个文明,对于这个世界的人来说他便是外星人,但林歌自己都不知道他是怎么来到这个时空的。

    他的记忆在来到这里后就受到很大程度的破坏,只是依稀记得他当时是“冰封计划”的一名志愿者,那是地球末日来临后紧急开发的一项超前试验,所有的志愿者会被送到太空中一个无限接近绝对零度的地方,进行生命冻结,他们寄托于在很远的未来会有其他文明的人打开冰封棺,以此试图保存地球火种。

    在进入冰封后,林歌便完全失去了自我意识,当他再睁开眼时他便来到了如今这个世界,他确信自己并没有穿越也不是重生,因为这个世界没有任何他的身份信息,也没有可替代的身份,唯一让他感到欣慰的是这个世界的物种与人类基本一致。

    因为联系不到林歌的亲人,也在数据库里比对不到他的信息,他们最后鉴定林歌为外来偷渡人员,但鉴于林歌的脑部可能受到某种撞击导致了失忆,所以政府将他视为难民送去了难民所,给他重新注册了身份,包括林歌这个名字。

    在之后的很多年里,林歌一直在努力学习这儿的语言和适应这儿的环境,在他成年以后政府便将他送出了难民所,并且由于他学习成绩不错,将他送入了某大学继续学习,学费和生活费则皆由基金会承担。

    但这么多年林歌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当年那件事的追寻,这也是为什么大学毕业以后他毅然决然进入这家报社的原因之一,因为他想从当年的新闻之中查到一丝蛛丝马迹,但他翻遍了当年的新闻报导,却并没有发现任何关于外星入侵的神秘事件。

    不死心的林歌后来便开拓了这档栏目,他企图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来解释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原因,很可惜终究没什么头绪,但却也不是全无收获,通过对一些神秘消失文明的分析,他的大脑似乎有一些记忆恢复的征兆。

    但接下来一个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林歌的命运,那个人叫做李易然,是林歌的大学同学。

    当林歌看到电话里的备注时也是十分惊讶的,但还是接通了,那边传来了熟悉的声音。

    “林歌,我是李易然,我来桐城了,有没有空出来聚一聚?”

    林歌足足楞了几秒才回答:“嗯,有空,不过我听说当年你不是出国了吗,怎么……”

    李易然抢先解释道:“确实,不过不久前我就回国了,这次是来桐城出差的。听说你在新元社工作,便想着聚一聚。”

    随后就是简单的询问近况了,最后林歌尽地主之谊给了李易然一个餐馆的地址,便坐上地铁便往那个地方赶了。

    在地铁上林歌忽然翻出了相册里几张珍贵的合照,那是他大学时期与三个室友的合照,李易然就是他右手边的那个精瘦的白衣少年。对李易然的印象,林歌只能用羡慕来形容。虽然他们几个都是文学系的,但只有李易然一人凭借两篇影响因子极高的论文被保研某国内顶尖大学。

    毕业以后林歌听说李易然研究生时读的是考古学,对很多人来说这两者似乎没多大联系,但林歌知道李易然一直研究的都是古汉语方向,用文言文写作文不过小菜一碟,所以读考古学也并不稀奇。

    而大学时期林歌的爱好则是研究古代文学,只是爱好终究是爱好,是经不起现实的推敲的,毕业后与李易然不同的是林歌无奈选择了平庸的入职,随后来到了吃人不吐骨头的桐城。

    林歌的脑海里闪过无数与李易然见面的场景,毕业以后的聚会李易然从来没有出席甚至连一点消息也没有,可以说是人间蒸发了。而这样的人落地后的第一件事竟然是找他这个昔日好友叙旧,林歌突然又觉得李易然与那些所谓的成功人士又不一样,所以林歌下定决心待会他要抢着买单。

    差不多一个小时以后,林歌到达了那家名叫“愿者上钩”的餐馆,而李易然比他早一步到此,这会正隔着透明玻璃朝他招手。

    林歌很惊讶四年过去了,李易然还是老样子,喜欢穿牛仔裤和白衬衫,完全是个阳光男孩,所以他才能一眼便认出了李易然,而至于李易然能一眼注意到他是因为他自从那件事以后便在邋遢的路上一去不复返了。

    叙旧无非都是一些询问近况或者怀旧什么的话,由于两人下午都还要工作所以并没打算大醉一场。圆桌中央的火锅烟雾缭绕,而特意点的家乡菜也在一点点被蚕食,而如此和谐的一幕在李易然提到他此行的工作时第一次静了下来。

    林歌放下筷子将椅子拉近了一些慢慢吞吞的问道:“你是说在桐城发现了上古文明遗迹?”

    李易然点了点头郑重的回答:“没错,我此行就是跟着教授来做古文翻译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