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中医吴志 » 40、阳署与阴暑(3)

40、阳署与阴暑(3)

    见到众人越说越离谱。

    面红耳赤的陈婉莲说:“今天我儿子中暑晕厥,就是吴志用一个破碗治好的。

    现在大家可以看看,我儿子已经完全好了,如果不相信可以去问,今天有不少人,亲眼看到吴志给我儿子治病。”

    李风大声说:“志哥哥最厉害,今天我生病,还以为再也不能帮妈妈做事,想不到志哥哥很快就给我治好,还不用吃药,你们看,我现在一点问题都没有,完全治愈。”

    吴佑国疑惑的问吴志:“吴志,你的医术真的很好?”

    吴立峰问:“吴志,你今天真的用一个破碗,就把晕厥的病人治好了?”

    吴志道:“中医,我确实懂一点,毕竟我从小就跟着我爷爷出诊。

    不过,今天李风小弟弟并未完全晕厥,病情也不算严重,所以好得比较快。”

    吴佑国想了想,说:“那行,既然你懂,那你分析分析,我弟弟病情忽然加重,到底是怎么回事。”

    吴立峰说:“行,你能治好晕厥的病人,应当还是有两把刷子,你分析分析看,如果真的是我的问题,我肯定承担所有责任。

    但是,如果你瞎说一通,可不要怪我不客气,老子可不是大慈大悲的神仙。”

    吴志点了点头:“医者仁心,自然不会说假话骗人。更何况,我与你们都不熟,也不存在为了帮谁而罔顾事实。”

    吴志嘱咐病人,坐在村医室桌子旁的凳子上,给予脉诊、舌诊。

    检查后,不用细想,已经心里有数。

    吴志斟酌了下,说:“病人本为阳署之证,但误诊为阴暑........”

    吴佑国一听,马上打断:“我就说,是误诊误治了,吴立峰,你还有何话说。”

    吴立峰怒极:“吴志,你狗日的今天不给老子说清楚,老子绝对不会放过你这个地主崽子。”

    吴志猛地一拍桌子,大声道:“都给我闭嘴!

    如果你们真想听我分析,就请安静,如果不想听,就当做我什么也没说。

    否则,我才说一句话,不是威胁我,就是打断我的话,你们把我当做什么?

    求医求医,是你们求我!

    而不是我来求你们!

    我把话放在这里,谁敢动我试试,真以为,现在还是无法无天的旧社会?

    更何况,现在病人的病情,已经越来越严重,典型误诊误治导致的病症,一旦发生人命关天的恶性事件,不要说你吴立峰良心会不会难安。

    法律方面,你吴立峰就脱不了干系,再这样拖下去,一旦出现医疗事故,你就等着被审判吧!”

    众人看到吴志忽然气势大盛,一个个目瞪口呆,吴正源更是呆若木鸡。

    这是曾经胆小怕事的吴志?

    见众人不出声,吴志接着说:“我既然说是误诊,肯定不是空口说白话,会给你们分析清楚。

    首先,病人本为阳署之证,但误诊为阴暑。”

    吴立峰见到吴志又说误诊:“吴志,你口口声声说误诊,还说阳署阴暑。

    那你到底懂不懂什么是阴署,什么是阳署?

    病人头痛,恶寒发热,明显是寒暑交侵,属于寒邪外束的阴暑,辛温发散,祛暑利湿利尿,何错之有?

    这可是县医院中医科的中医邓老师教的。”

    吴志问:“邓成?”

    吴立峰自豪的说;“对对对,就是邓成邓老师,原来你也认识邓老师啊,他可是中医科最厉害的中医,比中医科主任还厉害很多,我这些中医知识,就是他教的,肯定不会错。”

    吴志不想背后说别人坏话。

    他道:“阳暑以发热为主,恶寒症状在发热前,有部分病人也会出现,不能单凭暂时的畏寒怕冷就定为阴暑,应当综合评估。”

    吴立峰冷哼一声:“那好,我看你能说出什么花来。”

    吴志道:“头痛在阳暑、阴暑中,都可能发生。

    阴暑,因寒邪外束,中气内虚,以致暑热与风寒之邪乘虚侵袭而为病。

    多表现为身形拘急,发热恶寒、无汗、身重疼痛、神疲倦怠、舌质淡、苔薄黄,脉弦细。”

    吴立峰想了想,说:“我老师只是教了我们症状,可没有说教象,他说,脉象不重要,我们也学不会。

    那阳署呢?”

    吴志道:“阳暑,感受暑热之邪而发病的伤暑证为主。”

    吴立峰马上说:“你看看,说错了吧,病人就是阴暑,吴佑宝并非感受暑热之邪,而是跌入水中后发病的,完全符合阴暑。”

    吴志不紧不慢的说:“请注意,我说的是为主,而不是全部,不能单凭某一个点,而忽略更重要的脉证。

    《景岳全书·杂证谟》说:阳暑者,乃因暑而受热者也。在仲景即谓之中暍。凡以盛暑烈日之时,或于长途,或于田野,不辞劳苦,以致热毒伤阴,而病为头痛,烦躁,肌体大热,大渴,大汗,脉浮,气喘,或无气以动等证,此以暑月受热,故名阳暑。

    所以,阳署多表现为高热、心烦、口渴、大汗、舌苔黄干,脉洪数或洪大,或汗出过多脉虚浮等。”

    吴立峰:“你说了这么多,还是不明白,到底怎么区分是阴暑还是阳署,反正都有那些发热的症状。”

    吴志解释道:“中医是辨证施治,症状只是参考,脉证才是至关重要的。

    有几个最简单的区分方法:

    第一,阳署脉洪大或洪数(有些是浮大、大而无力脉虚浮等);阴暑多为脉弦细。

    第二,阳署舌苔黄干;阴暑舌质淡、苔薄或薄黄。

    第三,阳署多有汗而恶热;阴暑多无汗而恶寒。

    这些只是参考,并非绝对,百人百病,因人而异,必须四诊合参,综合评估才行。”

    吴佑宝老婆说:“我家佑宝有汗,开始有点怕冷,后来却是怕热,舌苔又黄又干,不但没有神疲倦怠,反而晚上运动两次也不累。

    我都听明白了,吴立峰,你就是误诊误治。”

    吴志道:“你们这是在自寻死路!”

    “病发未愈,反而加重,你们竟然还敢一夜多次运动,是不要命了吗?

    由此可知,病人加重,误诊是一方面,你们自己找死也是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