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中医吴志 » 61、麻黄汤(2)

61、麻黄汤(2)

    吴志道:“问诊,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由此可见,病人完全符合麻黄汤证。

    病人由风寒束表,肺气失宣所致。风寒之邪侵袭肌表,营卫首当其冲,寒性收引凝滞,致使卫阳被遏,营阴郁滞。

    即卫闭营郁。卫气抗邪,正邪相争,则恶寒、发热;营卫不畅,腠理闭塞,经脉不通,则无汗、头痛、身痛、骨节疼痛。

    皮毛内合于肺,寒邪束表,肺气不宣,则上逆为喘;舌苔薄白,脉浮紧皆是风寒束表之象。法当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病机:风寒外束,卫阳被遏,营阴郁滞,肺气不舒之表实证。

    脉症:脉浮紧,发热,恶寒,头痛,身痛,骨节疼痛,肌肤起粟,无汗而喘。

    治法:解表发汗,宣肺平喘利水。

    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荣,荣卫俱病,骨节烦疼,可发其汗,宜麻黄汤。

    35条讲麻黄汤八个症状,可以概括为三组来讲。

    第一,脉浮紧,发热恶风;

    第二,不管他头疼腰疼,还是风湿性关节疼痛,必须是脉浮紧;

    第三,不管这个人是哮喘,老慢支,肺结核,必须是无汗而喘。

    第一组,发热恶风是表证共同的一些特征,是由于肌表受邪,伤了胃阳,正邪相争所致。

    第二组,讲的是头疼腰疼,骨节疼,都是风湿的一系列表现,都是寒邪导致的一种情况,寒主收引凝滞,热胀冷缩,之所以出现这些症状,都属于气血导致凝滞,不通则痛,出现经脉拘挛,他也会痛,因为都是寒,所以就会出现这种全身的疼痛。

    第三组,无汗而喘,无汗本证的辨证关键就是脉浮紧。紧,说明有寒,脉浮缓说明是虚,表虚症状是有汗,表示,实无汗麻黄汤,属于实证或或者伴有喘证,这都是因为皮表被寒邪所闭,而致肺气宣发不利,出现这种喘。

    要注意。

    1)中病即止

    3)煲药时候一定要注意撇去沫

    4)不要晚上太晚服用

    5)调完之后健脾胃巩固更好。

    本方为辛温发汗之峻剂,中病即止,一旦发汗发出来之后,后面哪怕有点邪气没除干净,应改为桂枝汤、小柴胡汤等方调和一下即可。不可过服。

    不一定需要一直再用麻黄汤。

    毛孔已经打开了,用桂枝汤把阴阳调和一下,这个病邪也就会越来越好,也就不会再来犯,有攻有守。

    还需注意:肌肤白晳,有上冲感,易烘热,汗出者,脉弱无力者,平素易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烦躁不安者,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肿瘤放化疗期间以及极度消瘦者,均应慎用。

    对于疮家、淋家、衄家、亡血家,以及外感表虚自汗、血虚而脉兼尺中迟、或误下而见身重心悸等,虽有表寒证,亦皆应慎用或禁用。

    此外。

    现在的麻黄枝与麻黄根及结是连在一起的,就像那个竹子一样,连那个竹节都有。

    麻黄枝是发汗的,麻黄根及结是止汗的,比如说牡蛎散,里面就用麻黄根止汗。可以把麻黄的根及结,用锤子把它给锤碎,再先煮麻黄,止汗的作用就会消失或少很多。

    服麻黄汤,不需要加服热稀粥,麻黄开毛孔的力量很大,开毛孔,软坚散结,开肺利尿,它的力量是很威猛的。”

    陆广杰问:“这种病人,剂量该如何把握?”

    吴志道:“没有固定的用量方法,我只能说一个大概的参考。

    年老的,用量较小一点;

    在北方天比较冷的,量要大一点;

    在南方天气热,同样无汗,量要小一点;

    十岁以下小孩用的量,用量更要注意细节,如体重、平素健康与否等等,都要发生改变;

    体质比较壮的,比如像高大壮实健康的运动员一样的那种,用麻黄的量肯定要调大,病恹恹的小孩,肯定要慎重,一定要灵活变通。”

    吴志提笔开方。

    处方:麻黄汤

    麻黄去节11.3克、桂枝去皮7.5克、炙甘草3.8克、杏仁去皮尖7克。

    病人看着才四味药,疑惑的问:“吴专家,我的病很严重,每个医生都是这么说的。你就给我开这几味药,并且分量又少,这样就能治好我的病?

    要不,给我多开点,我可以多付点钱。”

    陆广杰说:“怎么,还是不相信我们?

    既然你如此厉害,不如你自己开药,那样又省钱,又省时间,还不用我们浪费心血。

    你看不到吗,为了你的病,我们花了多少时间?”

    病人老婆连忙说:“小专家,你不要与他一般见识,我们信,当然相信,要不,你们给他扎几针?”

    吴志道:“行了,不要再节外生枝,马上煎煮汤药,先煎煮麻黄,去掉上面的浮沫,再加入其它要一起煎煮。

    在此服用一剂后,再看情况。”

    小护士接过陆广杰抓好的药材,快速的去煎煮汤药。

    文卫华见没有病人,时间也不早了,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去吃饭。

    陆广杰说:“吴组长,反正现在无病人,再给我讲讲麻黄汤的方义吧。”

    吴志点了点头:“这个麻黄汤,用的比较多,你确实需要多花点时间去领悟。

    麻黄汤,是古代伤寒病的主方之一。

    经典的辛温解表方,有发汗,平喘的功效,适用于以无汗而喘或无汗身痛,脉浮有力为特征的疾病。

    四药相伍,风寒得散,肺气得宣,诸症可愈。

    麻黄:辛温,入肺与膀胱经,为发汗之主药。既开腠理,透毛窍,发汗祛在表之风寒;又开宣肺气,宣散肺经风寒而平喘。

    桂枝:风寒外束,卫闭营郁,仅以麻黄开表散寒,恐难解营郁之滞,遂臣以桂枝解肌发表、通达营卫,助麻黄发汗散寒之力。

    麻黄桂枝,相须为用,发汗之力较强,可使风寒去而营卫和。

    杏仁:肺主宣降,肺气郁闭,宣降失常,故又佐以杏仁利肺平喘。

    杏仁麻黄相伍,一宣一降,既宣利肺气而平喘,且又复肺气宣降之权,使邪气去而肺气和。

    炙甘草:使以炙甘草,既调和药性,又缓麻、桂峻烈之性,使汗出而不致耗伤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