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红楼:开局定亲秦可卿 » 第六十八章国子监

第六十八章国子监

    清晨,清凉宁静,露水在花草中凝聚,薄薄细雾笼罩天空。

    东厢房的廊下,秦可卿细心的为王仁之整理衣冠。

    秦可卿目含秋波,柔情的盯看王仁之的面容,嘱咐道:“小郎君,我已经命宝珠将午饭、红茶装进书袋,还有你那枝用的最顺手的毛笔和几粒碎银子都一并装进,钱银不能缺,读书的勤奋也不能缺”。

    王仁之耐心的听着,待她好不容易叨嘱完,才笑回道:“小夫人,我知道了,得此贤妻,不愁后院啊”。

    言罢,便在秦可卿白皙的额头上,轻轻吻了一下。

    王仁之这般沉静的看着她,不由笑了笑,道:“”

    秦可卿笑颜逐开,柔声道。

    秦可卿的葱指主动碰了其左手,未作犹豫,紧紧牵起,神态秀雅、温婉,闭月羞花般面容,美貌风度可叹可叹。

    二人心中虽依旧有些羞怯,但也聊胜于无了。

    王仁之牵着可卿那双似若柔荑的玉手,迈步向外院走去,不出一刻,便走出了府。

    朱漆大门的门槛前,墨儿、画儿得知今日,是郎君去国子监进学的日子,特意早起,来在这儿目送、念叨他。

    另外还有宝珠、瑞珠和晴雯这几个丫头婢女,故而送行的一行人有七位,众女相互笑谈着话,似把王仁之忘了,熙熙攘攘、谈吐生风。

    今时的王家府邸,要多了很多热闹,起码比之前的冷清,是这样的。

    少顷,众女告别了王仁之,目送去坐上马车。

    马车缓缓驶向国子监,行了约莫两刻,便至了周廷大名鼎鼎的国子监,话说,这国子监在寒门中流传着一句话:寒门弟,才满溢,进科举,登龙门。郧贵弟,纨绔者,考监生,不如意。

    马车缓缓停下,王仁之拿了书袋和玉牌,徐步走向国子监。

    只见高大巍峨的石坊矗立在眼见,有许多青衫士子来来往往,偶尔慢下脚步,轻声交谈,奇怪的是,身穿监生衣裳的人寥寥无几。

    这国子监作为周延的最高学府,自然不能随意进入,坊前有几名监差盘查,只有玉牌和衣饰符合者,方才放行。

    这玉牌上刻有自己的名字,十分醒目,那门房一见,引了王仁之进入。

    金陵。周朝直隶于京师的地区为直隶,直隶北京的地区为北直隶,简称北直,相当今北京、天津两市、河北省大部和河南、山东的小部地区。

    直隶南京的地区为南直隶,简称南直,相当今江苏、安徽两省。

    所谓“直隶”地区,在古代往往特指天子脚下的心腹之地。

    仍然保留了南京的都城地位,并保留了一套中央机构。

    南京和北京一样,设六部、都察院、通政司、五军都督府、翰林院、国子监等机构,官员的级别也和北京相同。北京所在为顺天府,南京所在为应天府,合称二京府。

    虽然南京六部的权力远不如北京六部,但是南京六部也有一定职权。

    主要是因为南京所在的南直隶地区辖十五个府又三个直隶州,相当于今江苏、安徽两省及上海之地,却不设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挥司三司。

    原来三司执行的职权便由南京六部负责,其中又以南京户部、南京兵部的权力最重。

    “每当我沉浸在无尽的知识中,我才知道,我引以为傲的才识渊博,只是那渺小的一页罢了,有很多很多我不知道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