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听劝的我成为了科研大佬 » 第九章 激光器方案通过了评估

第九章 激光器方案通过了评估

    周宇晨说这话的时候,眼睛望向远处,心中已经有了更长远的目标。

    激光器的研发制造,只是征途的开始,最终的目的要把它发展成武器,尽快装备到部队。

    而听到学长认可自己的想法,高露心中别提有多高兴了。

    她本就对周宇晨有好感,自然希望两人能有很多共同语言,这样关系会更进一步拉近。

    不过小姑娘也没敢奢想太多,现阶段,她只要能经常和周宇晨,一起学习一起吃饭一起看书就很满足。

    “太好了,学长也这么想,那我可得好好向你学习,把所有时间都花在看书上,争取把所有设计都实现。”

    周宇晨赞同地点了点头:“我得快点吃了,还有资料没写完呢。”

    和学妹的聊天,更让他有紧迫感,必须尽快推进激光器的项目,迈出这一步才有后面的星球大战。

    不是,星辰大海!

    *******

    当天晚上,他连夜把气体介质自旋三重态氧分子的资料,给弄出来了。

    有了这份指南,在实验室的制造,那就会事半功倍,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大大节约很多时间。

    而周宇晨没睡的同时,其他看过那份文件的工程师和研究员,同样兴奋地睡不着觉。

    王立国临时拉了一个小组群,此时秦主任实在是辗转反侧,因此忍不住发了一句:

    “同志们,有谁醒着吗?”

    结果这条信息,瞬间就引起了众人的秒回:

    “立国啊,我根本就没睡,好想明天就飞去西安去,立刻把心中的疑惑统统问清楚。”

    “同样心情,不过都等了十多年了,不差多等这一天。”

    “这小子真努力啊,一堂课都不愿意错过。”

    “我觉得咱们的见面更重要,这个大学课程少上一节也没关系。”

    “可不是嘛,那些知识我们都能给他补了,况且这个科研要是能立项的话,恐怕和课程冲突的时间会很多。”

    “先去聊了再说吧,我觉得现在还是纸上谈兵,粗看可行,但是很多细节还需要进一步落实。”

    “我到现在还觉得像是在梦里,竟然真的有提高激光器功率的办法?”

    “假不了,有理有据,你们谁能拿出反驳证据。”

    “我就想看看,能想出这个方案的天才,到底长什么样!”

    …………

    在大家的期盼中,等待显得更加漫长和煎熬,不过好在时间总会过去。

    最后,他们终于坐在会议室里,等到了周宇晨的到来。

    可除了王立国之外,其他人全都吃惊地瞪大了眼睛。

    虽然他们早就知道是个学生,但这个年龄和容貌,看起来最多20岁出头的样子。

    怎么看都像一个本科生呢?

    众人之前光顾着看激光器资料,全被这个科研内容所吸引。

    因此根本没想过太多,有关研发者的身份,而是自然地认为肯定至少是个博士生。

    西南物理研究所的主任秦民,更是快言快语:“立国,你说的那个人就是他吗?”

    “对!”

    王教授满脸带笑,非常骄傲的承认:“他就是激光器方案的研发者,光电工程专业大三的周宇晨。”

    通常这种场合,都是要先介绍来的工程师和专家,可今天顺序却反过来了。

    不过这些搞科研的人,并没有几个在意此事,而是用审视的目光,看着眼前的年轻人。

    此次见面会,出席的审核组成员一共有9人。

    西工大有4人,王教授,光电学院的院长魏宏斌,材料学院的一名教授,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副院长。

    西南研究所来了5个人,副所长,实验室主任,2名586所高级工程师,1名激光技术专家。

    这些都是行业中的权威代表,享受着国家特殊津贴,并在保密序列里面。

    “老师们好。”

    周宇晨大方的打过招呼,然后静等着他们的盘问。

    现在关于他的身份和文件真实性,大家见过之后虽然更加感觉震惊,不可思议,但都没有什么怀疑。

    因为,王教授这面肯定把学生的信息,报给上头做政审了。

    科研新秀!

    天赋型人才,再加上运气爆棚!

    除了这个解释外,其他的理由都讲不通,否则怎么可能才20岁,就能达成别人50岁都没有的成就。

    这就是任凭别人怎么努力,都追赶不上的天赋加好运。

    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现在要抓紧时间讨论,把有关激光器的事项都问个清楚。

    相信经过这次会面,大家就能达成共识,这个科研是否可以立项推进。

    “小周啊,这份报告我看了,理论上可行,但摒弃成熟的固体激光器原理,选用气体做介质太冒险了。”

    “秦主任您好,我做这个选择前,多方论证和公式计算,确实气体激光器功率更好,而且稳定性可控。”

    “不用氦氖气(He-Ne)和二氧化碳气体(CO2),而选择自旋三重态氧分子,这个如何实现?”

    “于教授,有三种方式,电子,激光,放电,都能把氧分子激发到自旋三重态。”

    “宇晨,光是解决气体介质还不够,还得解决能量的输入,这样才能提高激光输出的功率。”

    “柳老师,我已经想好增加能量的幅度和频率。”

    ………………

    这个询问话题一旦开始,那气氛就开始活跃起来,讨论更是根本停不下来。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问题特别多,都顾不上喝一口茶水,竭尽全力要把能想到的方面都提出来。

    而越说思路就越清晰,每个人脸上全都泛着喜悦的光,眼睛更是亮得惊人。

    最后,在经过将近三个小时的轮番交谈后,专家小组成员得出一个结论。

    这个项目可行的机率很大,必须成立,困扰科研人员多年的激光器功率,有可能真要突破了!

    不过这还是停留在在理论和纸面上,必须马上操作,通过实验来验证和实现。

    因为科研讲究的就是拿数据说话,这是无法更改的结果。

    “宇晨,你这个激光器方案,通过了小组评估。”

    光电学院院长魏宏斌朗声宣布:“我等会就跟校长提交立项申请,流程会尽量简化。”

    “由咱们西工大牵头,联合西南物理研究所共同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