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听劝的我成为了科研大佬 » 第二十四章 激发实验

第二十四章 激发实验

    “抱歉,耽误你的实验进展了。”

    张工感到很不好意思,脸一阵红一阵白的,尴尬得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太丢人了!

    本计划半小时搞定,结果多了四倍时间,最后还没成。

    虽然这台半导体激光器,平日里也会出现失灵,但没今天这么糟。

    以至于让他都怀疑,是不是今天运气有点差,否则实在解释不通啊。

    不过好在,此刻大家的注意力都在周宇晨这里,很想知道他能有什么办法解决。

    “引入光子晶体结构,我来调整并放入,王老师您帮我看下数据变化。”

    “好的。”

    看到老友有事情做,秦主任不想闲着,自发去材料柜拿晶体,但有其他科研员因为离得近,所以先找到,然后转交给了他。

    “咳咳咳。”

    察觉到自己意图暴露,秦主任连忙连忙通过声音掩饰,随后马上返了回来。

    而其他设备和工具也都准备齐了。

    接下来,周宇晨就在大家一脸惊讶的眼神中,先特殊设计,接着再制备光子晶体结构。

    “我靠,这么厉害。”

    被折服的丁方平,忍不住爆了句粗口,他对周宇晨的认知再次刷新。

    其他人也都眼睛看直了,嘴巴大张得能塞下颗鸡蛋,全都被震惊。

    这不是简单的,拿来光子晶体安装就行,而是重新制备了。

    “布拉格衍射理论,周工竟然应用的如此娴熟。”

    “全才啊,这个制备涉及到光学,纳米技术和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不得不说,天赋是太重要了。”

    “你们看,他还会电子束曝光,这个特殊的制备工艺。”

    “何止,人家非线性效应利用得多牛。”

    “最难以想象的是结构设计完美,最后实验效果肯定理想。”

    ……

    王教授,秦主任和张工,一点不落地目睹了整个过程。

    他们早已看呆,互相对视,满眼都是不可思议,不过惊讶之余,更多的是高兴和欣喜。

    众人的夸赞和目光聚焦,并没能影响周宇晨的进度。

    他只是专注手中的光子晶体,把其准确的放入半导体激光器,然后才抬头淡然道:

    “王老师,您这回再调一下波长看看?”

    “好……有了有了。”

    所有人立刻又都围到屏幕前,果然这回波长的就可以调整到个位数。

    “让我设置下。”

    而当周宇晨从王教授手中,接管过仪器后,更惊奇的一幕出现了,波长还能调整到小数点后一位。

    看着众人再次陷入发呆,周宇晨耐心地等了几分钟后,实在忍不住提醒:

    “诸位同事,咱们得接着做氧分子激法前的检查。”

    一语惊醒梦中人,小组成员们满脸歉意,尬笑着第一时间回到各自的岗位。

    昨天解决了氧气纯度问题,今天又调整了激光器的波长,剩下的高真空系统,反应室和光谱仪等。

    经过周宇晨查看也确定都合格,下面就要开始最终的气体介质激发环节。

    “三位老师,你们就负责观测激发态氧分子的光谱特征吧。”

    王教授,秦主任和张工不但欣然答应,还发自内心的愿意打下手。

    要知道这几位单拎出来,哪一个都能独领国家级项目,可此时在周宇晨这,只能干个普通监测员的活。

    如果这一幕谁拍照并发到网上,那肯定会在科研界引起巨大轰动。

    不过现在,所有人都心无旁贷地等周宇晨指挥。

    “注氧!”

    随着洪亮而清晰的口令,丁方平启动按钮,纯度99.999%的气体平缓地进入反应室。

    而与此同时,周宇晨也调整激光器波长到630,开始尝试激法。

    其他小组成员都没闲着,监控高真空系统,低温系统,预警实验危情。

    “未观察到自旋三重态氧分子。”

    王教授聚精会神地看着屏幕,反复确认后,这才高声报告。

    “收到。”

    周宇晨就知道事情没那么容易,通过推演把范围缩小到630-640波长区间,已经成功了大半,剩下的就要靠耐心来一点点尝试。

    把波长调成630.1后,他通告所有人:“第二次激发。”

    自旋三重态氧分子是微观的,哪怕在反应室里获得,也不会直接导致可见的声音或火光,只能由实验设备来观测。

    所有人又心怀希望地期盼起来,可很快再次失败的消息传来,这样的过程反复了二十次后,大家紧绷的精神就松懈了下来。

    看来短期内,不会有什么进展和变化。

    不过实验还在有条不紊地继续。

    ……

    八十次激法后,半导体激光器的波长已经来到了638.2。

    目不转睛盯着峰值的王教授,此刻眼睛已经非常干涩,他忍不住抬手揉了揉。

    “立国,我来替你会儿。”

    秦主任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旁边的桌上有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点能舒服。”

    现在不光是王教授疲劳,其他人一个姿势没敢变,此刻都腰酸背痛,趁机动了动身体。

    不过比起生理上的累,看不到成功的希望让大家更疲惫,有不少科研员已经在心里纷纷开始质疑:

    “他这是方法选错了吧!”

    “看来设计者亲自操作也不行啊,气体媒介实现不了,后面还怎么弄。”

    “赶快测完,换电子撞击试试,别死心眼一条路跑到黑。”

    “我就说昨天能获得纯氧是那小子走狗屎运吧。”

    “做对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小周的实验方向肯定不对。”

    “主任也不说说,这简直浪费时间。”

    “很快计划中的波长就要测完,我看他怎么办?。”

    的确,激发实验已经进入倒计时。

    周宇晨心中也有些着急,但理智告诉他不能受情绪影响,必须稳定地把实验进行到底。

    波长再一次增加,枯燥的测试又开始了。

    而看着调整要接近尾声,王教授和秦主任,虽然很信任周宇晨,可此时也难免有点思想动摇。

    因为就算爱因斯坦这样的超级天才,也会犯宇宙常数的科学失误。

    那一个二十岁出头的本科生,只是选错了实验方法,就再正常不过了。

    可就在他们这样想的时候,从没变过光谱仪上的图形动了!

    横轴是632.8波长,纵轴上显示处的波峰强度特别高,而且逐渐形状成特定的轮廓。

    “天啊!”

    秦主任一脸震惊地看着屏幕,眼中闪着激动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