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听劝的我成为了科研大佬 » 第四十六章 打爆海神

第四十六章 打爆海神

    除了盯着数据的科研员外,其他人全都紧张地望着,虽然光凭肉眼什么也看不到。

    但大家就那样呆呆看着,心如擂鼓般狂跳。

    他们知道这激光炮大功率技术突破起来有多难,再加上这糟糕的天气条件。

    能不能成功还真是未知数。

    很多人开始低声自语:“估计没戏了,这天气……”

    傅师长神色凝重的同时,心里在默默祈祷,千万不要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就在消沉的情绪弥漫在基地时。

    突然周宇晨坚定而有力的声音响起:“海神无人机被打爆!”

    一瞬间,时间仿佛凝固了,漫长得像是永恒。

    基地内异常安静。

    所有人的心也都错跳了一拍,就这样好半天。

    直到有个科研员跳起来,高喊道:“你们听到了嘛?实射成功了。”

    基地里瞬间沸腾了。

    欢呼声、热烈的掌声、庆祝的呼喊声,一片沸腾。

    “我们真的做到了!”

    “我没听错吧,是打爆了高空的无人机?”

    “周工说的,那就绝对准,肯定是仪器检测到,有数据为证。”

    “好厉害!在如此恶劣的天气下,还是一万八千的高空。”

    “我们的激光炮水平这回可是遥遥领先了。”

    “试射成功,那很快就能投入生产,到时候咱们部队就能列装了。”

    ………………

    中科院的邓老,上光机所罗长庚,电子专家王俊。

    这三名科研界的元老级,此刻看着周宇晨,心中都是无比的感叹。

    “了不得啊,真让他搞成了。”

    他们刚才可是在屏幕上,看到了仪器反馈回来的数据。

    通常来说,现在各个打过的激光武器,主要目标还是使无人机失去其任务执行能力,而不一定是完全摧毁它。

    因此首选是破坏无人机的关键部件,比如无人机的控制和通信系统以及机身,来中断无人机的控制能力,使其失去操纵或导航能力,进而无法继续执行任务。

    并非大家不想把无人机打爆,而是威力不够。

    但现在种花家做到了,准确来说是周宇晨做到的!

    这怎么能不让人打心眼里服气和欣赏。

    而江领导更是激动地用力一拍周宇晨的肩膀,笑道:“宇晨,你做到了!”

    “这大功率激光炮真是超前的突破。”

    周宇晨面带微笑听着,并没有因此得意。

    因为他知道这只是开始,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待着自己。

    一兆瓦的激光功率并不算太高,要能代替洲际导弹,要能打1000公里的低轨道卫星,甚至5万公里的太空。

    这就像游戏闯关一样,要积累全面的知识和经验,只能任重道远。

    不过此刻,激光炮实射的胜利,确实可以鼓舞很多科研人。

    此时返航的飞行员,也带回来更清晰直观的视频。

    江领导看得眼睛发亮,立刻打电话给京城那位:“李老,跟您报告个好消息。”

    ……………

    最后他来了种花家上头的决定,那就是:

    将会向全国人民宣布这个消息。

    同时互联网上的官媒,也会同步发公告。

    “宇晨啊,你可是这件事的大功臣。”

    江领导高兴地问道:“有什么要求就提,组织绝对会满足你。”

    “还真有个。”

    周宇晨也没客气:“现在时间不早了,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我能在晚饭前赶回家。”

    ?????

    江领导先是楞了一下,接着哭笑不得地答应道:“这个好说,我安排个专机,保证你能吃上年三十的饺子。”

    “这段时间确实辛苦你了,赶快收拾收拾回去吧。”

    周宇晨一动,其他人也都可以走了。

    激光炮项目的相关设备,都交由西部军区暂时看管和保密,等后续通知再运输。

    上了飞机后,周宇晨这才想起来开手机。

    这十五天在基地,大家都是上交了通信设备,只有固定时间可以拿回手机对外联系。

    现在解放了,他连忙给老妈打电话报平安,电话接通的瞬间,周母的声音听起来有些急切:

    “臭小子,你电话怎么一直关机,我都担心死了。”

    “对不起妈,忙项目,上面要求交手机,现在结束了,我再过三个小时就能到家。”

    “啥项目这么保密?还不让用手机。”

    周母虽然很疑惑,但很快注意力就转移回儿子身上:“没事就好,你姨你舅他们都在咱家呢,晚上包你最喜欢的三鲜馅饺子。”

    “好,那等会见。”

    挂完电话后,周宇晨就靠着座椅睡着了,他最近几个月确实很累,需要好好补补觉。

    *******

    冰城城东的平房里。

    周母正和亲戚们,一边包饺子干活一边聊天。

    现在已经七点了,外面的天黑得像煤炭,但时不时就有烟花刺破天空,发出璀璨的光。

    “宇晨什么时候回来啊?”

    一个短发微胖的中年女人问道:“他们学校也真是的,都放假了也不让人走。”

    “搞项目,估计是赶时间。”

    周母在外人面前,那是很骄傲自己的儿子:“他们西工大,那可是国家重点科研学校。”

    “据说很多先进的科技,都是在那诞生出来的。”

    “二姐,你家大海不是被博导选中了吗?说是要带着做什么项目,有啥进展?”

    被点名的当事人,正从外面搬酒回来,听到这句话后,一脸遗憾道:

    “哎,三姨别提了,我一面成功了,但是在二筛的时候被淘汰了,我们教授好像是自己去西部参加项目了。”

    “那估计是这个任务难吧,没事,以后还有机会。”

    周母说完,突然想起一件事:“对了,大海,西部是研究所多吗?宇晨也去那边做项目了。”

    “还行,也不算多,咦,他不是才大三吗?怎么有资格去外地做项目。”

    吕大海问完,就自问自答道:“可能是系里教授忙不过来,让他做文件整理吧。”

    结果他这话音刚落,院外就传来敲门声,正是周宇晨。

    亲自去把儿子接进屋的周母,脸上是藏不住的高兴。

    “大舅好,大姨好,二姨好。”

    周宇晨礼貌的和亲戚打着招呼,在放下背包后,也加入了干活大军。

    此时一桌子菜已经做好了,饺子也很快煮熟端了上来。

    后厨忙碌的周父,这回终于能坐下来歇会。

    他不善言辞,只简单对儿子说了一句“你回来了”,然后就习惯性的打开电视机,调到了央视一套。

    正好,新闻播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