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日不落,从木匠皇帝开始 » 33章: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33章: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早就等候多时的曹化淳,走进了偏殿。

    “奴婢见过皇爷,见过各位大人。”

    曹化淳年纪不大,仪表堂堂,年纪也不大,刚好二十五岁。

    朱由校也很好奇打量着,这个王安的干儿子,自己弟弟的亲随内侍。

    毕竟这可是个长寿之人,历史上他熬死了最少七位皇帝,万历,天启,崇祯,皇太极,南明,顺治,康熙。

    直到康熙元年末,才因病去世。

    都说是曹化淳开的京城门,放李闯王入城,其实轮不到他曹化淳,况且当时他已经回老家养病六年,不管事了。

    不过王安倒是个墙头草,除了魏朝是大行皇帝委派的之外,朱由校弟弟们身边的太监,都是他安排的,这是在多方下注,赌他命不长。

    看来这个司礼监掌印,也该换人了!

    魏朝不能动,唯一合适的人选,就是倒霉蛋史宾了,在南京当守备太监多年,手段、眼界都不缺,也该上位了。

    不过这也提醒了朱由校,他服完丧期之后,就要开始着手大婚了。

    没太子,这对于皇帝来说,是非常可怕的事。

    大明就有两个活生生的例子,景泰帝无子,才导致知名留学生,英宗叫门成功,他人如同野狗一样拖出去掩埋,其皇后死后被挖出,挫骨扬灰。

    这个主意可是一代贤王,宣宗的一母同胞的弟弟襄王出的,真是够贤良的。

    第二次就是武宗无子,自己太爷爷嘉靖帝的故事。

    就连汉武大帝,在卫子夫没生出太子刘据之前,也是人心浮动。

    他的亲舅舅,武安侯田汾都暗中给淮南王刘安写信,说天子无子,大王贤名天下皆知,天崩地陷之日,便会有人迎他进宫,坐南面北。

    还有汉昭帝、汉宣帝的叔侄相传。

    这些历史典故,都在朱由校的脑袋中过了一遍,为什么史书中有大学问,这吃人不吐骨头的斗争,都写在其中。

    宋以前,为何天子身边都有史官跟随,就是怕政治斗争中,一时想不起来这些典故。

    这也是为什么,大户人家的男人结婚都早,十五六就要娶妻生子,就是为了三十岁时办大事时,后方无忧,队友无忧。

    各个都跟柴荣一样,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打下多大江山都没有用,那都是别人的。

    大行皇帝也为他开始选妃,甚至先帝也非常关心,即便是病重之时,也是每过五日一问。

    礼部已经筛选好淑女,都已经送进宫中,尚宫局和尚仪局正在挑选,最优者为后。

    朱由校心里打定主意,让魏朝为盯着点,选几个超过十八的,要身体健康的,别病病歪歪的,柔弱是美,但也需要好生养的。

    对于皇家来说,多子多孙才是福。

    “起来吧!”

    “你身旁的是丰城侯,他就是丝布局的总办,你两个相辅相成,尽心当差。”

    “知道嘛?”

    朱由校让曹化淳先起来,告诫了两句。

    “臣遵命。”

    “奴婢领旨。”

    至于说买股的银子,朱由校也没有忘记,让曹化淳准备好一个大银库,好准备收钱。

    正事办的差不多了,时间也临近中午,朱由校便命人摆了三桌素席,算是庆祝君臣们第一次商业合作。

    吃完饭后,朱由校留下了英国公张惟贤,成国公朱纯臣,魏国公徐弘基,定国公徐希臯,怀远侯常胤绪五人议事,其余勋贵们,要去为大行皇帝守灵祭拜。

    怀远侯常胤绪,是常遇春的子孙,成祖之后,废爵很久,弘治帝不忍开平王无人祭祀才复爵。

    此人为人老实木讷,喜欢附庸风雅。

    但他就任怀远侯之后,主动减免田赋,让佃户们感恩戴德,算是一个好人,这也是朱由校留下他的原因。

    大明朝廷上太多的聪明人,但好人太少了。

    “常爱卿,你在南京多年,一定精通水事,朕有个差事要给你,不知道你能不能办妥?”

    常胤绪年过四十,担任南京世袭督指挥使,这个官就是他们家的,整日无事,不多的公务,也让幕僚们处理完了,正闲的蛋疼,听到圣上有事委派,立刻答应下来,马屁嗑说了一大通。

    听着不重复的马屁,朱由校也是哭笑不得,大明要是有春晚,他都能去当主持人了,绝对称职。

    “常爱卿忠君之心,朕知道,既然如此,那就让你的长子担任南京留守世职,你留在京中,担任靖海大将军,正二品,主管天下水师。”

    “天下码头、船港,皆归靖海大将军府管辖,至于该如何管理,收税,朕会理出章程。”

    大明有水军大都督,船还不少,战斗力也很可观,算上组建不长时间的天津水师,大明一共有三支王牌战力。

    “跟大小弗朗机人、红毛鬼做生意,必须要船强兵多,诸位爱卿也不想赚到的钱,全让这帮红毛鬼,黄毛鬼抢去吧!”

    “加上江浙,南直隶一直有水匪,倭寇,丝布局的运货船,根本保证不了安全。”

    “所以朕要彻底清剿舟山附近的水匪,而后在舟山建全大明最大的港口,用来贩卖货物。”

    “先建军港,成立东海水师,军港旁边就是皇家船港,可以屯放货物。”

    朱由校说到这里,看向了魏国公徐弘基,开口下令道:“魏国公,你是南京守备,朕的皇港选址,你来负责,要秘密,同时动作也要快,要能容下千料海船,弗朗机人那种的远洋大船。”

    “你回去之后就开工,如有人问起,就说是新成立的靖海大将军府的公务,其余不知,南京守备太监会帮助你。”

    “军议府要把福建、江浙三省的水军卫所之兵,全都划归到靖海大将军,还有他们麾下的战船,具体的军制,军议府要尽快完成。”

    “喝兵血是最下贱的事,只要丝布局的生意好了,大家何愁没有银子。”

    “军饷要按月发放,不可延迟。”

    “具体军饷数,朕会让司礼监下发到靖海大将军府。”

    “至于天津水师,改为渤海水军,军港定在烟台,朕要用它剿灭鞑子。”

    “军议府要尽快拿出细则来,烟台港最晚要下个月动工。”

    “成国公,命你为军议府参议,帮助英国公尽快处理。”

    点到名勋贵,立刻下拜领命。

    最高兴的还是常胤绪,每次来京城,都有好事,上次先帝赏了官爵,这次直接来了个正二品的靖海大将军,真是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