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血魂 » 第四十七章 罪臣之后

第四十七章 罪臣之后

    凉州卫司卫所。

    如今这一处府衙,已经被监臣庞惠控制。

    加上从总兵董继舒处借调来的兵马,整个府衙成了一处壁垒森严的管辖之地。

    杨嘉谟下狱,整个凉州城,就好像一下子进入了寒冬,杨家的沉默蔓延开来,是整个凉州城方圆的兵马尽皆冷漠无动的反应。

    “臭小子。”

    凉州城北,杂木口关。

    己字麾下六旗,已经全部被安排在了这里。

    等杨观赶至此处,却见到了那灶头汉子杨俊。

    “俊叔?你不在凉州,怎么会在这儿?”

    杨俊呵呵一笑:“走,你要的人我都给你安排过来了,一会儿你挑挑。”

    “家里的事情你不用担心,指挥此前有命,趁此机会你们想做什么就尽快!”

    杨观凝眉看向杨俊:“怎么回事?”

    “杨家至此,您让我跑?”

    那灶头汉子伸手拍了拍杨观的脑袋:“想什么呢?”

    “这一次的事情,是你们下面能参与的吗?”

    “指挥这边已经被夺了副总兵之位,可他董继舒想要掌控东面这块地方,再过几十年看他有没有这个本事!”

    “他要没这个本事,凉州照样是杨家的。”

    杨观却微微蹙眉问道:“父亲对于京城那边,有准备吗?”

    灶头汉子略显惊讶,旋即一笑拍了拍杨观,便让杨观明白,肯定是有准备的。

    “你大哥这两天会前往陕西任职。”

    “陕西?”

    “嗯。”杨俊点头道:“平凉府总兵乃是指挥好友,那边战事稀少,你哥过去也能暂时安稳。”

    杨观沉沉点头,可旋即又想到未来几年内发生的事情,平凉那边应该暂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去平凉好。”

    “废话,我们还不知道去哪里好?”

    杨观这才缓缓一笑:“那杨英呢?”

    “杨英还小,不急的。”

    “见过公子。”

    杂木口关的军营内,杨观见到了那被杨俊挑出来的几人。

    “周立。陕西人。”

    “张羣。湖广人。”

    “这个,江南,山西人。”

    杨观看着三人,其年岁都是二十来岁,可面向却因为这常年悲苦而显得很是老成,尤其那江南,头上发丝之中,已见根根银丝。

    “他们在这儿,做的都是陷阵营的事情,加上又有一些家学,所以底子尚可。只是他们是罪臣之后,所以…呵呵。”

    杨观微微愣了愣旋即点头。

    自古以来军中大功为何:不过是:陷阵、夺旗、斩将、先登城而已。

    而相对应的,是战场设立的三大营:陷阵营、夺旗营、和先登营。

    其训练的目的不同,训练的方式自然也有所区别。

    杨俊支应一声:“你们先慢慢聊,确定了你找我。”

    “多谢俊叔。”

    等杨俊离开,三人有些拘谨的站在杨观面前,杨观缓缓一笑压手:“坐吧。”

    “三位年岁都比我大,所历之事也是如此,所以我也不藏着掖着。俊叔可曾说了,我找你们做什么?”

    三人对视间皆是微微摇头。

    杨观沉吟点头:“既然如此,我说几点,若不符合,你们直接离去便是。”

    “第一,通数算、知后勤。这一点,你们可有人不满足?”

    “这……”那周立看着杨观:“敢问公子,数算后勤,要到什么地步?”

    杨观沉吟看向几人:“你们也有此疑问?”

    那张羣和江南对视一眼,皆是点头…

    杨观有些无奈的揉了揉眉心:“我就直说吧,我要带领麾下总旗,前出长城深入草原!”

    “我自己没心思管粮草兵马、军饷等等事宜。”

    “你们身处陷阵,自然是敢死之士,而我这一支总旗,一旦进入草原,做的便不是那等夜哨之事,我要利用这支夜哨,在草原上建立一支土匪!”

    “利用鞑子的奴隶、牧民,来对付鞑子!”

    “所以,这支队伍,能到什么地步,不仅仅在于我能拉来多少人,更重要的是,你们能有多大的能力!”

    “这些夜哨,基本上都识字、也懂一些事情,所以,我需要你们做的是,营寨建设、教养民众、后勤管理…”

    “如此说,你们可明白了?”

    等杨观说完,三人脸上的惊讶之色丝毫不掩饰,那张羣连忙问道:“您要…深入草原,用这种办法来对付鞑子?”

    “可…鞑子又怎么会听我们的?”

    见杨观淡笑不语旁边的江南一笑朝着杨观拱手:“二公子,您这个想法确实大胆…”

    “可如果仅凭一支总旗,想要做起这样的事情来,恐怕极难吧…”

    杨观笑看向三人:“难,就不做了?”

    “大不了我们这一支总旗,七十余人全没了。那也没有鞑子一次攻击死的人多。”

    “可如果这件事情不说大成,便是小成,我们能拉起几百人的队伍,对于凉州而言,对于大明而言,不是少死几百人,而是可以牵制鞑子数倍兵力的事情!”

    “这……”

    几人微微一动,这样的账还是很好算的。

    杨观淡笑道:“放心,如今牧民向南迁徙不说,周边也有一些和我们大明亲近的部族,届时稍微给一些好处,只要能帮我们拉起第一支队伍出来,便一切都好说。”

    “马上入冬了,牧民难活,那些奴隶更是如此,我们的机会就在眼前,就看你们…”

    “你们在这里商量一下,我在外面等你们。”

    等杨观出来,郭疯子早已经等候在此。

    “总旗,这里面是几个人的卷宗。”

    “你看了?”

    “呵呵,看了。”

    杨观翻看着三人的卷宗:“那张羣…居然是张居正家的旁系子弟?”

    郭疯子点头道:“这几个人家里的罪名确实挺大,不然也轮不到流三千里被送到咱们这儿来。”

    “不过…总旗,我们要深入草原,仅仅带这几个人…够吗?”

    杨观沉吟道:“够是肯定不够,可是去打前站,用不了太多的人。”

    “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生存方式,我们不可能要求鞑子那边的牧民,和我们这里的人一般生活,所以,这次过去是我们适应他们!”

    “下面的兄弟…对指挥的事情……”郭疯子有些迟疑的问道。

    杨观拧了拧眉头:“我所知也不多,家里没什么交代。”

    “但…杨府绵延数百年,总会有一些后手的。”

    “哈哈哈,那看来就是没事了,行了,我回去告诉兄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