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大都督 » 第二十八章:房陵秋税(上)

第二十八章:房陵秋税(上)

    陆氏,本是西城小族,家中出过不少官吏,但官位最高的不过是县令等职,后家室衰落,全族迁徙到房陵,自此盘根经营二三十年,索性房陵等地未曾遭受过大的战乱,陆家发展的还算不差,但与申氏这般的庞然大物自然无法相比。陆雨便是陆氏旁支,后来因缘巧合之下成为一军的参军。

    在陆雨的引路下,霍毅一行人穿街过巷兜兜转转,因为乔装假扮刻意低调倒是没有发生什么破事,倒是陆宅周遭街坊对陆雨回家倒是很开心。

    入宅后,陆雨先是拜见了母亲,所霍毅是自己好友,特来家中住一段时间,并且嘱咐这些时日全家不要外出,好在陆家门第不大,整个宅子加起来都不到十人。对于霍毅的到来,老夫人很是开心,因为霍毅身材高大、有点小英俊、眉清目秀,让人喜欢,倒是陆雨一脸郁闷,生怕霍毅把自己母亲给吃了。

    期间陆母无意中提到孟达要征收秋税,还要增加兵役之事,顿时引起霍毅注意,连忙询问起来。

    “哎,天气越来越冷了。雨儿,记得加衣!唉,听说太守下令,要收秋税。还说国家大战,要增加兵役,凡年满十六都要去打仗,不去的也可以钱抵兵役!”

    陆母一言顿时让陆雨吃惊,问道:“朝廷没有说要增加兵役啊,还可以钱相抵?孩儿在临沮从未听说过此事?”

    “就是昨日通告,太守说,荆州在打仗,汉中那边也在打仗,所以十六至六十男丁皆要服兵役!”陆母想了想说道,“我们陆家只有雨儿一根独苗,孙子还小,男丁六个,也要不少钱!”

    “我们也要交?”陆雨有些吃惊,毕竟自己也算官宦之家。

    “不是雨儿说我们陆家要诚实守信,国家危难,自然要支持国家!所以家中的天赋口钱都不差过……”

    “啧啧……”霍毅诧异的看了一眼陆雨,没想到这个有些贪生怕死的司马还有这样的一面。

    “呵呵……霍兄!”陆雨不好意思道,“家中妻儿老小……”

    “呵呵……”霍毅道,“性情中人!性情中人!陆兄,走吧!我等去看下房陵如何征收秋税。”

    “好!”

    霍毅便和陆母告辞。

    路上,陆雨轻声说道,“将军,孟达此人口才了得,此处征兵,怕是为了应对汉中……,收秋税,自然要去城外……城内怕是收不到什么税……”

    “何意?”霍毅问道。

    “城内最多收些口赋,田赋……”陆雨有些犹豫。

    “你的意思?”霍毅有些猜测,“城内这些豪族不好收税?”

    “将军可知如今魏国税收?”陆雨反问道。

    “愿闻其详!”霍毅真的有些诧异,这个胖乎乎的路招参军貌似肚里有货啊。

    “汉之旧制,税分:田赋,口赋,算赋,徭役,以及杂税。魏沿汉制,田租田租三十而税一,这个田赋看似不高!但多年战乱以来,魏国起初还能均田分地,但随着时间推移,特别是曹丕实施九品中正制以来,虽说评议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但曹魏中正官一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参预中正推举之权,而获得二品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故而仅仅三年不到,昔日曹操时代群贤毕至、寒门生辉的场景已然不见,士族大族后裔越来越多,恐怕日后乃一弊政!”

    “呀!”霍毅意想不到,“不错嘛!那这与田赋有何关系?”

    “因为得官,自有办法避税!譬如这房陵城,城内周遭大约有田地十万亩,但其中大部分是申、孟两家所有,申家是数十年之积累,孟家则是孟达这两年来巧取横夺过来的!孟达深得魏帝曹丕宠幸,加新城郡又处抗蜀前沿,故而对孟达此举视而不见……所以我之前说城内征不到多少田税,将军该不会以为孟达会征自己家的田税?”

    “有理!”霍毅点头,“曹丕没有发钱粮至新城郡?”

    “呵呵,将军可知孟达那五千部曲?”陆雨嗤笑一声。

    “你是说孟达暗中养兵?”霍毅眼神一亮,“私兵?那孟达这是私自征兵役?”

    “其他地方不知,但临沮未曾有过增加兵役的说法。”陆雨老实道:“孟达守着新城郡这十余万百姓,手中又有五千部曲和亲眷要养,没有钱粮怎么行?”

    “养士便等于养士卒全家!”霍毅不由得赞一声,“如此,其部曲忠诚颇高!那口赋和算赋怎么回事?”

    “口赋,也称口钱,魏沿汉制,自七岁起至十四岁征口钱,每人每年交纳二十钱;算赋则是从十五岁至五十六岁期间,不分男女每人每年必须交纳纳一算一百二十钱,称“算赋”。商人和奴婢要加倍交纳,每人年征两“算”。”

    “商人不交商税?”霍毅诧异问道。

    “将军,之前所说天赋、口钱和算赋是朝廷赋税,各地官府从税里扣除三成自用,其余要全部上交朝廷,这个比例由朝廷根据每年情况而定!商税,将军指的是过路费、入城费和入市费吧,这几项税都是归太守府、县府自留。”

    “那这个徭役怎么分?”作为过来人,霍毅从未经历过,很爽快的表示不知道。

    “徭役分为力役、兵役两种,一般是年满十七岁男丁服役!力役每年须在本县服一个月的无偿劳役,包括衙门丁役、造桥修路、治理河渠、转输漕谷等。但实际上,这个时间很难把握,各地府衙往往会在时间上做手脚,一月往往拖成两月!而这两月,对于遇到农忙时节,便是对百姓的极大伤害。”

    “每年都要?”霍毅沉声道:“官府不是雇人?”

    “雇人?将军想多了……”陆雨一笑,看到霍毅冷色的眼睛,立即闭嘴。

    “兵役呢?”

    “兵役有正卒、戍边和更卒三种。正卒为两年,第一年在本县作材官、骑士或楼船,接受训练并负责地方缉盗和守卫之责;第二年赴京都作卫士,负责保卫都城、守卫皇宫、陵苑,或为诸官府服务。但每年去往京都的正卒不多,往往是在当地县衙或者太守府服役。”

    “嗯!”

    “戍边,顾名思义便是守边!魏律规定每人一生必须戍边一年,若逢边防紧急,则须继续留守六个月,戍边者由官府供给衣食杂用。这类人往往是如今魏国各路大军士卒组成。但虽说是服役两年,但若遇战事,官府自可征调,不得抗拒!”

    “嗯!”

    “更卒,则是每个傅籍的男子除服正卒、戍边两种徭役外,因役人轮番服役,所以叫作“更”,这类役人叫作“更卒”。每名成年男丁必须服兵役,但其不愿或不能亲自服役者,可出两千钱雇人代役,或官府不需其亲身服役而命令此人出钱代役,曰“过更”,这笔代役钱称作更赋。随着北地战乱减少,但所需兵力大大减少,但人还需要服兵役,所以这更赋每年日增,如今已经是各地府衙一大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