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前有古人前传 » 第5章 为何不能我杀?

第5章 为何不能我杀?

    第二年的冬天,苍穹骑远离了王城,跨越千山万水向西北方转移,分成了三路,一路是成员平均年龄大且整体素质高的队伍,直接去了西边边关,很有可能要上阵杀敌,包括五个五十人队,共二百五十位成员;二路则跨越了奏江,在对岸远离江河的一片新的演武场停下了,包括了十个五十人队,共五百位成员;还有一路则还未跨越奏江,停留在河岸不远处,是剩下十五个五十人队,共七百五十人。

    由于一路的大家是第一次接近战场,所以大统领屠振凌也跟着一道去了西北边。

    肆贰叁在第二路,他们的营地驻扎在山陵郡的一片旷野之中,远处有不少连绵不绝的矮山丘,天边则有许多高山。平地上长满了矮小暗淡的野草,在这里可以最大限度的练习轻功,而不必担心惊扰他人。不过奏江两岸盗贼流寇颇多,有时他们就会被派出去清扫贼寇。

    肆贰叁调整着体内的真气,开始练习轻功,一下子便如同飞鸟振翅而飞般远去了。

    她目不转睛地看着残阳所在的方向——新演武场的天空并不像王城里的那般蔚蓝柔和。这里的天空云层很多,像是皱巴巴的、厚厚的被褥,经常在大白天的时候挡住太阳,到了傍晚又消失无踪,只留下红似血的、又大又圆的落日。这里的空气带着厚重磅礴的山岩气息,还夹杂着来自奏江的澎湃的湿味,但当冰冷凛冽的东风刮起后,她的鼻腔便较难捕捉到那种气味了。

    这片旷野是肆贰叁目前见过的最为开阔、壮丽的地方了,置身此处,常常让她倍感孤独,且这份孤独是不会因为有人在身边就可以消解的,就算是苏长泽出现在身边,也不能消减一二。

    只有当她以练习轻功为由,双脚腾空,在这片旷野肆无忌惮的翱翔时,她才能感觉到些许安心的落地感。若是天气好时,在空中的她甚至能看到或是海波吟啸、或是风平浪静的滔滔向前的奏江。

    但旷野之外是更加宽阔荒芜的旷野,山头之外是更加巍峨耸立的山头,飞得越高越远,就越加明白天地的广大无边与自己的渺小狭隘。每每这时,更大的孤独感就会涌上来,与此同时还伴随着隐隐约约的迷茫情绪。肆贰叁很想挥起手中的剑,劈碎眼前的一切,就此朝着天际飞去,再也不会头,然而那样无疑会更加孤独,还会凄惨死去。

    肆贰叁不会真的那么做,她并非断了线的纸鸢,她的身后还有苏长泽在等着自己,他们约定好要一起离开。

    想到这里,她调转方向,像演武场飞去,稳稳地落地了,蓝色的真气在瞳孔之下涌动着。

    第玖小队的押官肆零叁道:“肆贰叁,你的轻功又提升了不少,不过,最近就不要飞那么远了,以免出意外。战争蔓延过来了,山陵郡也变得鱼龙混杂,说不定混入了不少敌国贼人。”

    肆零叁脾气有些泼辣,但他有着读书人的外表和声线,所以哪怕他惯于用严厉霸道的语气动作行使押官的职责,但他的一举一动总叫人如沐春风,并且他对队员的状态非常敏感,一旦出现了问题,他会第一时间帮助队员解决或者照顾、安慰对方,因此第玖小队的人都颇为信赖他。

    肆贰叁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了。

    这天傍晚,肆贰叁在西南方一个光秃秃的山头站岗,她坐在一块大石头的边缘,静静的擦着自己的剑。山下边生长着很多两三米高的、密密匝匝的蒲苇草,有些更高,伸了上来,偶尔还能看到斑茅和细叶芒,肃杀的冬季让它们都呈现出了蔫黄的枯色。

    在五十人队里,每三人成队,组成了一个小队;三个小队继续组队,成为九个人的中队;五个中队则组成了四十五个人的大队,余下五人便是管理大队的干部,分别是队长、执旗副队头、押官和左右傔旗。

    和肆贰叁一起轮班的便是其他两位队友,约莫比她大三四岁的肆壹玖和肆肆零。

    还在王城郊外的演武场时,肆壹玖和肆肆零便鼓起勇气,携手找上了肆贰叁,向她请教修习经验。

    一千五百名预备队并不是全部都来自王城,王城尽是些世家贵族,除了那些家道中落的,不会有人愿意将自己的子女送到什么预备队中来的,而预备队功成之后,很大概率就会被分配给这些世家贵族,当他们及他们子女的护卫。有许多预备队是后面陆陆续续从天南海北辗转来到王城演武场的,肆肆零便来自南方的水乡,而肆壹玖则来自西北的大漠,有着不同寻常的浓密的剑眉,深邃的眼眶以及铜黄的皮肤。

    肆贰叁大大方方教了,毕竟她经常当他们的陪练,对他们还算熟悉。肆肆零和肆壹玖回头就告诉别人,肆贰叁一点都不可怕,相反,她很好说话。于是久而久之,向肆贰叁请教的人便多了起来,不过平日里跟肆贰叁接触最多的还是肆壹玖和肆肆零,所以小队分组时,他们三个便被分到一起了。

    此时,肆肆零正躺在旁边的石块上,他将面罩扯到下巴处,嘴里衔着一根草芯,道:“我饿得都想吃草了,今晚肯定有肉吃。”

    “为何?”肆贰叁问道。

    “因为每次有肉吃的时候,轮班的人就会迟到。”

    站在木塔中的肆壹玖双手搭在栏杆上,看着下面的两人,乐呵道:“是烤鱼,我闻到了!”

    “真的?”肆肆零坐起来,扭头看向高处的肆壹玖。

    “今天一大早,我看到好几个班不是往奏江去了吗?也许他们是捕鱼去了。”

    “要是也打上几头山猪就好了,可惜,这里的山虽然多,但都跟个豆包似的,根本没什么野猪……”

    这时轮班的三个人飞跃而来,肆肆壹道:“哟,我们来了,你们快去歇息吧!”

    “好。”

    “耶!吃烤鱼去喽!”肆肆零举起双手道,三个人跳下山头,用轻功快速朝着营地过去了。

    “那家伙怎么知道是烤鱼的?”肆肆壹疑惑道。

    “应该是肆壹玖那鼻子吧。”身边的人回复道。

    夜幕已经落下了,营地里的篝火也点了起来,大家就着干草席地而坐,喝着小米粥、啃着烤鱼。肆贰叁则早已跳到了一边的树上,半躺在树身上,一边半阖着眸子出神的望着月亮,一边慢悠悠将最后一块烤鱼吃掉,然后随手一丢,便将木棍和鱼刺精准的投入到火堆里了。

    “肆壹玖,你烤的鱼也太好吃了吧?我还要!”

    “我也要!”

    营地里,大家明明手里还吃着烤鱼,便已经缠着肆壹玖要下一条烤鱼了。

    “好好好……”肆壹玖抬起手道,熟练的串好几只鱼,开始烤起来。

    “肆贰叁,你是因为什么原因参选预备队的?”肆叁叁抬起头看向挂在树上的人,好奇问道,她是第玖小队里年纪最小的人,同时跟肆贰叁几人是同一个九人中队的。

    “是啊,你好像没说过啊,我很好奇。”肆肆零将手搭在树上,一边吃烤鱼一边道。

    “我也是。”肆壹玖接着道,并给手中正在烤着的鱼翻了个面——肆贰叁很少开口说话,更别说是提及过去的私事了。

    虽然军令说加入苍穹骑后就该抛却姓名,忘记前尘往事,行军时要以黑布蒙面,但是私底下,大家还是会悄悄提起自己加入苍穹骑之前的事情,并且大部分人之后都会回家去的。毕竟,割舍过去哪里是件容易的事情呢?即使是对他们这种出身、这种年岁的人——和世界的关系还很不牢靠不稳固、家庭的影响也很初级、理想抱负又离得那么远、朋友知己和心上人都遥不可及……一无所有、似乎没什么可割舍的他们来说,也不容易办到。

    “理由吗?”肆贰叁想着,她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和弟弟一起离开这里,为了强大到“无所待而游无穷”。可现在,她感觉自己早已迷失,不再像刚加入苍穹骑时那般,能够朝着确定的方向坚定前行了,不知为何,每每想起和苏长泽的约定,她会没来由的想要逃避——难道自己已经不想为这个约定而努力了吗?但她仍然喜爱着挥舞手中的剑,既然如此,那她到底是为了什么?

    见肆贰叁并没有回答,肆肆零摇着树道:“喂!肆贰叁,你该不会是睡着了吧?”

    “困了的话便回去歇息吧,在外面会着凉的。”肆壹玖道。

    肆叁叁带着歉意道:“不想说也没关系的,我只是好奇而已。”

    肆贰叁一个空翻,轻盈的落到篝火前,一边缓步走向演武场,一边还是给出了一个答案,道:“算是为了一个约定吧。”

    “肆贰叁她真的……好帅……”肆叁叁脸颊一红,情不自禁道,慢慢咬了一口烤鱼。

    凉薄的月色能够让肆贰叁的内心平静下来,她常常就着月光缓缓运剑,双眸如极夜寒星。她一边感受体内汹涌澎湃的真气,一边使自己的剑被冷月色的真气完完全全包裹起来,加持成一柄更加危险的利刃,一抬一落都在空气中留下了淡淡的蓝色尾痕。她想象面前有一个敌人,而自己则慢慢在对方的肉体上作画,留下一道道血红的笔触……

    苏长溪已经杀过不少人了,而此刻,苏长溪想起了第一次杀人的时候——那是还在王城时候的事了,但她直到最近才突然想起,也同时想起了许多在宁王府时的事情。

    在此之前,苏长溪觉得自己在宁王府生活时无非就是那几件事。那些已经被她遗忘很久的回忆,仿佛是躲在了鱼肚子里,直到现在才愿意随着鱼呼吸产生的气泡一齐浮出水面,不断扰动着她。

    比如她第一次爬上屋顶时,那天夜里在过节,而因为生病无法出门的苏长泽闹着要看宵灯,她才爬了上去,并将苏长泽也拉上屋顶;比如一向矜持端庄的苏长沚曾经带着羞涩与喜悦十分兴奋的跟苏长沅和苏长溪谈起自己的心上人会是什么样子的,说了一下午;比如苏长沅拜托苏长沚、苏长溪和苏长泽一起为她的女工刺绣作业赶工,四个人一人绣了老虎的一部分,最后绣出个四不像来,把嬷嬷都气晕了;又比如另外三个人犯错时,苏长泽往往被关回书房,而苏长沚和苏长沅则要跪到祠堂去,抄写家训,每每这时苏长溪便会悄悄溜过去给她们送上些零嘴,听她们二人的埋怨……

    这也许是因为换了个全新环境的原因,她的身心慢慢从训练中浮了出来,才发现自己周围变化如此之大,令她错愕,从前的日子仿佛面目全非、恍如隔世。

    第一次杀人是在王城演武场初筛阶段时的事情了,那时候的武练官并不是正经的武练官,而是一些有权有势的公子王孙。

    比如彼时苏长溪所在大队的武练官据说就身份尊贵,出身不凡,是某个王府庶子,本身也有爵位。但他是那么的肥头大耳、粗鄙不堪,半点名门气质都看不出来。

    在没看到他之前,苏长溪还以为所有贵公子都如同苏长泽那般文质彬彬、温润如玉;所有贵女都如同苏长沚那般雍容华贵、睥睨天下;或是如同苏长沅那般娇俏可人、明眸善睐;一家之主再不济,起码也要像父亲那般不怒自威、只消看一眼便觉得怒火中烧但又不敢造次;当家主母一举一动也该如同赵氏那般端庄狠厉、不输男子……

    那时候的大队是按照年龄排序的,穿的是临时顶替队服,外衣是有些发黄的无主军装改做的,染黑后便看不出任何留下来的血迹、污渍。他们不用穿铠甲,但是要蒙面。

    因为已经不用名字了,大家相互之间都用“你”来称呼彼此,而苏长溪所在大队的武练官总是暴跳如雷,用高高在上的姿态羞辱人,他通常用蠢驴、杂种、庸狗等词语称呼众人,心情好时则用“哼”来代替。他经常拿人撒气,动不动就把人赶走,说对方根本没资格待在预备队,让对方早日回家种田。

    他经常因为众人对他的礼数不够齐全而罚所有人不断向他行礼,或者向他请示时不够大声而喊上一炷香的口号,他常常因为这样那样微不足道的小事而体罚众人,比如在暴雨中站立、在泥潭中滚过去、绕着整个演武场跑上一圈又一圈……

    他在为自己的威信沾沾自喜,他尤其针对一个年岁和苏长溪相差无几的少年。对方剑眉星目、意气风发,因为年纪不大,脸是圆圆的。少年似乎很早就立志参军,母亲对他的管教也很严厉,所以各个方面都表现优异。虽然那段时间更多的是在体能上的训练而不是在真气上的运用,但是很明显,少年的真气质量很高,并且他对真气的运用也一定相当娴熟。但那个教官却总是挑刺,把他罚了一遍又一遍,当众辱骂对方。那个少年并不多说什么,只是认为自己做的确实不够好,便更加严苛的对待自己。

    杀人的那一天便是因为武练官和另一大队的武练官的赌约,他们赌谁的队员敢听自己的命令杀人。

    那是两个“同病相怜”、“惺惺相惜”的可怜人,武练官叫上了那个少年,并把排列位置在他身边的人都也走了,总共四人,其中就包括苏长溪,另一个武练官也叫上了四个人。

    休息日那天,他们是一大早就从演武场出发的,一路上两位武练官都在诉说着理想抱负,虚伪的夸赞着预备队的大家年少气盛将来必定有所作为、假意的恭维对方的队员气宇轩昂身姿不凡、惋惜的感叹自己没有真气,否则自己就能上阵杀敌、取得功名……

    苏长溪突然想到,也许武练官是因为嫉妒那个少年的天资,才那么对待他的,果不其然,武练官侧过脸来颇为阴狠的剜了少年一眼,只是少年双眼写满好奇,注意力都集中在街道市集、身边的贩夫走卒身上,完全没有注意到这一幕。

    苏长溪听到武练官低骂了一声:“真是乡下汉……”

    很快,众人来到了刑场。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武练官叫把少年叫出列,另一个武练官也叫了一个人出列,命他们将台上的死刑犯斩首。

    两个队员的脸色都刷的变白了,并没有听命将剑拔出来——他们还没准备好迈出杀人的那一步,况且,这不该是刽子手的事情吗?但除了前来观摩的百姓、官兵,众人并没有看到刽子手的存在。

    “怎么,你们是要忤逆教官吗?”

    “可是,教官……”少年正要怯怯开口,就被武练官一脚踹到胸口,踹到了地上,摆起姿态骂道:“混账!如果这个人是战场上的敌寇,你难道也要如此犹豫吗?”

    另一个武练官也在催促自己的队员拔剑,见对方不肯,也对其破口大骂。

    “这是些什么人?”百姓面面相觑,“到底还行不行刑?”

    “他们是新的刽子手吗?看起来还很小啊……”

    一时间百姓的窃窃私语、武练官的拳打脚踢声、辱骂声不绝于耳,突然一阵利刃出鞘的寒冷声音传来。

    “我要杀这个人。”苏长溪冷道。

    她无视突然变得寂静无声的刑场,无视武练官和其他队员惊讶的目光,走到死刑犯跟前,道:“你犯的什么罪?”

    死刑犯发着抖,根本说不出话来,台下的百姓答道:“此人是江洋大盗,为祸数十载,手上欠着十几条人命,甚至还杀过十二三岁的少女,当真是罪不容诛!”

    苏长溪半垂着眸子,面无表情的打量起跪着死刑犯,微微歪着头看着对方脖子上跳动的血管,将剑往那里送了送,印出一道血痕。

    死刑犯大声哭喊着求饶道:“不要杀我!我真的知罪了!求你,不要杀我……”

    武练官看见血流了出来,知道这个少女不是开玩笑的。武练官也不禁发抖起来,骂道:“这跟你有什么关系?你给本王……”

    苏长溪感觉体内运行的真气,试着用真气将剑包裹起来,使这把普通的、根本斩不动骨头的剑变得削铁如泥。她轻轻一划,那个人便呜咽着倒地了——他的脖子并没有完完全全被斩下,还被些许皮肉连着。

    血在他倒地后才喷了出来,尽数打到那个教官身上,烫的他哇哇大叫,教官只听到那个少女用着仍然冰冷,但带着些许不悦的口吻道:“都是要杀,为何不能我杀?”

    少年已经爬了起来,回到了队伍中,站在少女身旁,脸上一块青一块紫,呼吸急促的看着地上的尸体,心跳如雷贯耳。

    教官又惧又气,走上前来,而苏长溪自顾自的收起剑,似是不小心般划了对方一刀,对方的鼻子顿时开了条缝,爬过嘴唇,连到下巴边儿去了。

    那个教官再次哇哇大叫起来,倒地跟死刑犯的尸体躺到了一起,痛的打滚。少年顿时手足无措起来,他觉得他应该去扶一扶教官,但又不敢离死刑犯的尸体太近。

    “抱歉,我第一次用真气,不知道怎么收。”少女不以为意地说道,便如饥似渴的举起剑,小幅度的运起剑来。她微微眯了眯眼睛,剑上的血液被挥到哪里,她就看向哪里,最终她缓缓道:“不过,像你这种没有真气的人都是这般脆弱吗?切你们就像切一块豆腐,一点都不尽兴……”

    少年的目光顿时从地上收了回来,瞪大了眼睛,惊恐的望着这个口出狂言的女人。

    只见对方利落的收了刀,转身沿着来时的路离去了。大家见两个教官,一个倒地打滚大叫,一个一副吓坏了的样子,便也跟着少女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