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断剑行 » 第十六回 五大境

第十六回 五大境

    距离那场大火已过去数日,那处军营本就处于荒野,待到有人发现那也是很久以后的事了……在此之前尽可能远离这里生的希望也就愈大……

    横断山脉一处隐蔽的山洞内,一个身着黑色粗布大衫的少年,正端坐在巨岩之上,此刻面容凝重,额头间布满了细密的汗珠……片刻后,口中吐出一口浊气……显然又失败了

    以“衍天心法”吸纳天地之中的“气”,行气于四肢百骸各处穴道,最终汇聚于丹田气海化为己用的内力……前面的这些尚算的顺利,然而费尽心力凝聚的内力却在短时间内被散的干干净净!而这始作俑者便是少年胸前的诡异纹身,亦或叫它“逆生蛊”……殇此刻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成为了一个毫无“缚鸡之力”的准三境“高手”!

    这且要说一说这中土四国对武学造诣的境界划分,实则是各个境界的界限很难有很明确的划分,只能通过各个时期对于气的领悟及所掌握气的特征进行人为的划分……境界越高并不意味战力越强!

    自古人们便认为“气”为世间万物的根本,人体内之气能与天地之气相通,凭借特殊的手段引导,可以将先天闭塞的感应打开,吸纳天地中的“气”引导入体运为己用。故武道的先人们鉴于人与万物之间的因果循环分为五大境…

    第一境:炼体,引气入体,以气养体,炼体亦炼气,以身为炉,化气为内力,存于四肢百骸之间。既是这是与气交接的最为初始的阶段,对于绝大多数武者而言,炼体既是起点亦一生的终点。停止于此境的武者普遍修习肉身将此类统称体修,二境之上修以武学功法普遍称为武修……注:武修不一定强于体修。体修修习肉身,以体养气以体储气,到达某种程度,四肢百骸间所存有的内力并不低于武修,且耐力远超修……案例:不言骑搬山营主将韩仁,常于殇结伴而行的黑皮中年汉子,一生未曾开拓气海,为十二营主将中唯一一境高手,亦是战死的一十一位主将中最后身死的,属力竭而亡!

    第二境:纳海,海纳百川,于丹田中开拓气海。内力一般数倍乃至数十倍于炼体境。纳海境的武者普遍兼修内外两种的功法。内为气海专用,普遍用于凝炼内气,扩展气海。殇所修习的“衍天心法”此类功法。相较于其他的气海心诀,以此为根基练就的内力并无阴阳属性之分,亦可为阳。亦可为阴,这也与殇较为特殊的体质有关,右手擅使的“虚赋剑诀”为阴,左手擅使的“明十式”为阳,同时运用两种截然相反的内力……而绝大多数武修则会修习与自己体质相匹配的心法要诀,再寻求与自己兵器与内力相吻合的外功武学,往往呈现为单一属性……

    第三境:归川,意为世间万物最终都将归于自然。初窥此境的武者,可凭借少量内力离体以气感知周遭的万物,随着境界深入,气海之内的内力可皆所修武学肆意调动出体,所谓的剑气刀气便是这如此……案例:军营之中殇初窥三境门径,曾以气感应黑暗中的士卒及以将气海内力化为护体罡气轰杀四面而来的士卒便是通过内力外放做到的,只是他境界尚达到以气化形的程度……

    第四境:地合,返璞归真,以自身之气反哺天地,人与地合。练至极境,可自成一方世界。踏入此境,外界的天地之气无需入体便可以自身精纯内力引动,化自然之气为万物,气吞山河之势。踏天而行,随风而动,一息间可行百丈之距……而那日,以殇之躯短暂复苏的“不言帅”以其鬼魅般的速度及引动天地之气之举,判断应是处于第四境,或者之上……

    第五境:天人,天地人相互相融,千百年来无人能踏足的无上之境,他化自在,传闻可平山移海,以气造物,引一方天地为己用……

    然世间之大无奇不有,亦存在着一出生便开拓出气海的人物,往往也伴随着惊人的武学天赋,现“四国之乱”中负责平息商国境内各处叛乱的金甲万军侯便是这是天生气海之人……也存在先天便与天地相通的特殊人群,这些人一出生便处在了第三境“归川”,能感应周遭万物的气息。这种先天便通天地之气的人属凤毛麟角,且大多早夭,能活下来的皆为一族祭祀或为国之太卜(掌阴阳卜筮之法,以卜筮蓍龟解君主诸疑,观国家之吉凶。)

    殇与绝大多数武修相同,皆是由修习引气之术达至第一境,再开拓气海进入第二境,以不足二十的年纪窥探第三境门径,已是奇才,不出意外将三境融汇贯通只是时间的问题……

    然而意外则是现今无论如何也无法催生出内力,气海一片死寂,内力全失这意味接下来的路途会异常凶险……由于殇从炼体跨越至纳海所用的时间极短,并未深入修炼过炼体之法,百骸间能存有的内力极少,除非他对气运用达到了第四境“地合”,以少量之气化周遭之气为己用,这显然是不可能做到的……他此刻唯一能想到的出路便是,弃武炼体……

    并非是体修登不得大雅之堂,而是难度极大,强如韩仁,一身铜皮铁骨,第三境的武修即使以气成刃依旧伤他不得,可这期间要忍受的不仅是炼体之法带来的痛苦,也需要无尽的财力付出……若非依靠上任不言帅-言毕清庞大的财力支撑,寻常体修远不可能达到这种程度……商国历来重武,传闻百余年前商国一武僧曾以炼体之境直接跨越“纳海”“归川”两境踏入四境“地合”,初入四境仅凭一拳便将同在四境多年的商国皇室大将打成重伤,以至于百年间,依旧有不少人,明明已踏入“纳海”,依旧选择炼体,而开拓气海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体修前期内力不足的短板……

    殇此刻郁闷纠结,突然想到了数日之前那帐布上所留之言,为险所阻则强自身……望了望木匣中的两柄长刃……确实,过往之战皆以内力附刃对敌,以刀锋破敌方甲胄兵刃,从未想过以已肉身相抗,以至于那日与那百夫长肉搏竟未占得丝毫,或许自己这“孬弱”的身体确实需要好好“锻炼”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