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金融俊才的谷底翻身 » 005 完成一个小目标

005 完成一个小目标

    在境外的某交易网站上,赵陵温所拥有的某币单价是20多万人民币左右。

    那是多年前,他为了支持一群大学生的创业计划,在恻隐之心的驱使下,按单价20元溢价买入的。

    当时一共买进260多个,如今换算下来,已有五千五百多万的启动资金。

    赵陵温脑海里盘算着:

    成为富华四海基金的VIP,需要投入500万的资金,以后就可以免费参加基金的各种年会及报告。

    但最吸引他的,还是每年都能与分析师及总经理,一对一的面谈一次,但靠此方法来收集证据以及厘清当天发生的事,似乎是前路漫漫且难度不小。

    赵陵温明白,如果要让牛钰和丁渭身败名裂,当事的双方就必须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为此赵陵温下决心要开设一家私募公司。

    眼下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手上的5,000万变成一个亿,达到最低的私募注册标准。

    这件事上也有捷径,可以使用别人的私募牌照,鉴于张帅那天突然要查看自己的手机。

    为了不落人后手,赵陵温决定以后所有行动都严格约束在法律框架内,当然也包括私募的设立。

    现在的赵陵温可以暂时放慢工作的脚步,他已没有了来自生活的压力。

    赵陵温报名了最新的证券资格从业考试,一段时间内,除了关注富华四海基金外,他便是在提升自己朋友“圈子”的含金量。

    赵陵温出入各种艺术展览、时装周、豪车首发等,有时候也学微商付费与一些名人合影。

    合影的人从地方网红到美丽国的前总统,加上各种流量明星,一年之内,至少刷看赵陵温的朋友圈,已经觉得他是个上层社会的人。

    就在这一年内,赵陵温也在股市里出手了两次。

    第一次是网络上传闻国际上两个国家准备打仗,大家都不以为然,直到双方开始驱逐外交官,媒体上才反应过来,但股市已经连续阴跌了一个月。

    就在大家都在哀嚎之际,赵陵温出手了,他买入的是“茅某股份、长某电力、某讯”等号称国内核心资产的股票,这些东西按估值来说都已接近历史低值,对赵陵温来说,赚多少钱不好说,但绝对没有亏本一说。

    他建完仓后,股市还继续阴跌了一个星期,接下来便是两国开战的消息传来,出乎所有人意料,国内股市开始大反转,

    在近一个月的连续反弹中,赵陵温是分批的卖出,最后大约获得15个点的收益,金额在一千万上下。

    第二次,完全就属于“投机”的玩法,因为他在某银行的资产已经突破了6,000万,银行专门安排了一个大客户经理负责维系他。

    此人是某地级市一把手的儿子,知道他们地方有个上市公司要对外增发(集资),硬着脸皮背着父母,特意要来了3000万的投资额度。

    一把手的儿子,身上肯定是没有这么多钱,便把自己的计划告诉给了赵陵温。

    赵陵温用自己的知识分析此公司:老总是以工程师身份创业,是享受着国家专项补贴的行业专家,涉及的业务目前是资本市场最受喜欢的“专精特新”类型,前景非常好。

    投资的整个过程是:赵陵温买入某战投基金的份额,而该基金将负责包销30多亿的增发份额。

    增发完成后,赵陵温有九个月的锁定期,碰到行情好,股票翻一倍都是很简单的事,但也有损失本金的可能性,只是概率很小。

    赵陵温分析整个事件过程,有一丝权钱交易的影子在,但从法律规定来说,还属于灰色地带,只要赵陵温整个过程只与战投基金打交道,就能有效避免违法。

    市场上对此类事情其实并不敏感,首先是一些资金大的散户,以个人名义参与市场增发已是常态。

    赵陵温另辟蹊径坚持要买入战投基金的份额,归根结底只是为了给自己设一道防火墙。

    其次是增发投资门槛通常很高,最少要有一千万资金才能入场,因此普通人很少关注。

    最重要的是,资本市场的事情,不是由某个人说了算,增发亏钱的事,已屡见不鲜,已没有人会眼红,大不了在二级市场抄作业(买一样的股票)。

    思考清楚后,赵陵温答应了银行经理的要求,约定了扣除所有费用后的净利润六四开。

    在A股目前的规则下,一级市场操作(融资,IPO等),胜率比起一般的证券买卖,胜率高上太多了。

    九个月后,因为赶上了国家政策的支持,这笔资金赚到了4000多万的利润。

    最后,在按规定交完所有的手续费后,赵陵温大约获得2000多万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