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瑶瑟录 » 第七章 龙威盛怒

第七章 龙威盛怒

    “一介反逆贼子竟深得边境重视,当真没杀错,若留着怕是朕这张龙椅也是要让了位了!”

    看着台上盛怒的陛下,底下噤若寒蝉,宣王硬着头皮出行一礼,“父皇消消气,赵魏边境当初是那镇、额……十余载守下来的,边戎崇尚武高之人,且不知京城变故,不知者不怪,听闻魏军凶猛,如今边境危难,肃戎侯心系边疆,尚可理解。”

    见宣王解围,兵部尚书包蒙心里一喜,连忙附和,“宣王所言非虚,陛下圣明。”

    太子冷笑,“我大赵国又不是没有勇士、悍将,又非他判贼方庭一人!”

    底下百官也是愣了愣,虽不说他镇国侯方庭是否当真通敌卖国,此次发生到结束确实过于仓促。

    仿若还是一场梦,前几日还同在殿中共议朝政,转瞬之间似是方府那些人不存在过。。

    这太子当真是让人心寒,往前若非镇国侯这姑父耿直守着正统,继而护着这太子,以太子行事作风怕早已撸了太子之位。

    不过方侯昨日才故,今日便当殿贬低镇国侯方庭,对比一下,当真是宣王更知厉害关系,不包庇也不贬低,就事论事,起码他不会落井下石,对比众皇子中算不得出众但相处舒适的。

    只见圣人面色更冷,抓起身侧的杯盏便朝太子砸去,“逆子!他方庭通敌卖国罪不可赎是没错,众多皇子中,他最中皇统,哪次其他朝臣言你之过不是他护着你,最宠的也是你,今日敢说出这话,这般心思,他日你若继位是不是该寻个理由送我去见先皇!”

    自己刚继位时,他是自己挑选的第一批属于自己的臣子,这些年看着他陪着自己一步步成长,把唯一的妹妹嫁给他,看着他生下儿子、嫡女,赵魏边境生乱,他褪去文官外袍替自己守下边境十余载。

    自己对他很是复杂,文、武百官对其皆是赞不绝口,在整个庆国风声几乎盖过自己,虽说他忠于自己,忠于庆国,但那份不舒服是实在的,心里不膈应是不可能的。

    此次上呈报奏折皆是他逆反证据,欣喜之下便直接收拾了方府……

    太子手臂被砸的一抖,远远掷来,水中微热,虽是不烫,但所用力道并不轻。

    太子吓的连忙跪下求饶,“父皇,孩儿知错了,是孩儿口误,请父皇莫怪。”

    皇帝俯视底下群臣,言语警告,“谁对方侯一案有异议吗?”

    底下群臣静默半晌,陛下亲自主审,那个敢有异议?不知谁起的头,喊了一声,“陛下圣裁,微臣无异议。”

    随后底下朝臣皆跪了下来,“陛下圣裁,微臣无异议。”

    皇帝静静的看着底下恭敬跪下的朝臣,顿时满意不少,自己堂堂天子,岂容他们置喙!

    “平身。”随着上首轻哼出那声,底下官员这才陆陆续续起身,谢旨隆恩。

    “今日朝政要务可有要奏?”皇帝轻敲龙案。

    只见京兆尹张大人轻咳嗽一声,随后出列,“陛下,臣有要事上奏。”

    “奏。”

    “不日前,有百姓来报,南城七里村一口废弃枯进中发现一具全裸男尸,尸体已高度腐坏,仵作查验似是钝器所伤致死,凶器也被遗弃在枯井中,是一把砍柴的斧子。”

    “尸体无人认领,几番查探下也无头绪,此案件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目前京兆府还有几个案件未查实,此案完全毫无头绪,微臣也不知该如何是好了。”京兆府尹说完朝白怀舒那处看了看。

    “不知陛下可否恩准把此案移交刑部尚书,白尚书年轻,思维活跃,定然比老朽好查。”

    皇帝看向白怀舒,眉头紧蹙,“刑部并非不可查案,刑部也并不没有可做之事,查案不是还有大理寺吗?”

    大理寺卿齐如海听罢连忙出列一礼,“回陛下,此案微臣有所耳闻,也曾与张大人商议过,这种毫无头绪的案子确实不好下手,难度太大,大理寺也是无能为力,诚如张大人所说,白尚书年轻有为,或许比我们这些老头子强上不少。”

    纠察使刘稳冷愣,看向二人,“莫不是自己查不出,如今看新任刑部尚书年纪轻微,便摔锅上司吧,若查好了,便是你们二人对白尚书能力推崇,若查探不出便可言曰刑部都不可为之况之京兆府与大理寺!”

    两人脸色一僵,被戳破了小心思,不得连连否认,齐如海连忙补充,“并非如此,实在是我们二人查探不出来了,只得上奏,冤者已故,身为命官查探不出也还需还其清查呀。”

    上首的陛下看向台下几人的争执,最后目光落在默不作声的白尚书头上,“白尚书意下如何?”

    这白怀舒能坐上这位置看在其父翰林院侍读老实,背后也无靠山、依附皇权,忠于自己,不像其他人皆有党派,反而让初出茅庐的他捡漏。

    当初见他文章、学识、谈吐皆乃上乘,行事又有其父之风,这才让他一试,也可乘此瞧瞧其能力可否当得其职。

    只见白怀舒恭敬出列一礼,“多谢陛下恩典,微臣愿意一试。”

    皇帝点头,还是有点胆量,“朕给你一个半月时间查清此案,且不得耽搁正常当职,每日可提前一个时辰落职前去查探。”

    底下官员愣了愣,不得耽搁正常当值,最多也只能提前一个时辰落职,从刑部至南城小村估计最快也得大半个时辰,虽有一个半月时间但真正查探哪里这般容易,这是京兆府尹跟大理寺卿是合起伙坑人呐!

    “微臣领旨。”白怀舒恭敬领下旨意。

    接下来接下来便是由其他大臣继续“奏事”。

    按照惯例,每个官员在奏事之前,“皆预咳一声”,这被称为“打扫”,这其实也有打招呼的意思在里面,从而避免两个人同时出班造成混乱和尴尬。之前自己也不太清楚也是当初状元郎初入翰林院后上了几回朝会发现的,下朝后回府问祖父这才明白其中缘来。

    祖父告诉自己,“如果真的有两个人抢着出班奏事,则通常由通政司或鸿胪寺官员负责引导,官员出班之后,需要到御前跪下奏事,说完之后便重新回到班列。奏事时不用口语,而是需要大声朗读奏章。”

    “通政司、鸿胪寺官员除了引导官员们奏事之外,有时还需要代读奏疏,而为了达到“美观瞻”的效果,一般选取该衙门中符合“美姿容”和“大音声”标准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