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历史趣闻直播间:古人破防了 » 第七章 气候和历史

第七章 气候和历史

    “别墅是租的?”

    “那这宝马车是不是租的?”

    “阿!老娘就感觉这包包不对,摸起来好像假的,果然是高仿!”王晨嘶吼道:“齐南,你骗我!老娘挠死你!”说着,一男一女在租来的宝马车上吵闹起来,最后,不欢而散。

    接着,王晨冲向高帆的别墅,她大声道:“高帆,我错了,我还是爱你的。”

    “高帆,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

    “高帆,我好爱你,你就原谅我吧。”

    “高帆,我和那个齐南没有什么的。”

    看着高帆的豪华别墅,王晨眼睛一亮。我死,也要死在高帆的大别墅里!

    高帆竟然有大别也了?

    高帆!

    “我爱你啊。”王晨嘶吼道,仿佛泼妇,打扰了别墅区的安静。

    听到别墅外的吵闹,高帆直接给保安室打电话:“保安,我别墅外这女人,我并不认识,请你们赶走她。”

    “太扰民了。”

    “好的,高先生。”保安队长恭敬道。

    一会儿,就来了一队保安,强行将王晨拉走。王晨最后还道:“高帆,相信我,我爱你十八辈祖宗啊。”

    高帆:······

    第二天。

    高帆,再次开启直播。

    此时,各个朝代的天幕上,就再次出现了高帆的身影。

    “看,仙人又出现了。”纣王惊呼道。

    “高仙人,今天又有什么惊天的内容呢?”秦始皇张开【世界地图】,正给蒙恬王贲,布置征讨世界的任务。

    “而我汉军的目标,是东菲大裂谷!”西汉武帝位面,刘彻激动道。

    “给我演奏:秦王破阵乐!”李世民骄傲道:“用我大唐最激昂的音乐,欢迎高仙人。”

    “二虎,”朱元璋道:“对高仙人在我明朝的祖先,可有调查清楚么?”

    “我真的还想再活500年!”康熙真诚道。

    你就会这一句。

    各个历史位面,众人怀着不同的心情,期待的看着高帆。

    而高帆开启直播后,就看到今天第一个历史问题出现:

    叮!

    “请回答:气候对历史的影响。”

    哦?

    这第一个问题,很复杂啊。高帆喝了一口水,开始道:

    “嗯,大家怎么看王朝的兴衰呢?”

    “是因为明君和昏君?”

    “是因为奸臣和贤臣?”

    “是因为枭雄和英雄?”

    “都有关系!”高帆继续道:“那今天,就说另一个重要因素:气候!”

    哦?

    各个历史位面都好奇起来,古代,虽然有对气候的记载,但没有全面分析过。此时,高帆就道:“气候,对农业生产有巨大的影响,由此,对古代历史,也有致命性的影响。”

    哦?

    致命性的影响?

    “中原历史上,有四次【小冰河】时期,”高帆道:“咱们就说最后一次小冰河时期,明末。”小冰河气候,简单来说就是气温急剧下降,导致冰冻灾害和旱灾频繁爆发。高帆叹了一口气,道:“明末,就遭遇了小冰河气候。”

    “温度下降,根据历史记载,当时西湖都结冰了。”

    西湖,可是在温暖的东南。

    西湖都结冰了?

    “何止,”高帆继续道:“当时,广洲都有很多冻死人的记载。”

    什么?

    广洲?

    那可是最温暖的南方啊。

    高帆继续道:“明末,太阳黑子的异常活动,引爆了小冰河气候。”

    “这导致,中原北方遭遇大规模的冰冻灾害和旱灾,粮食大规模的减产。”

    “而遭灾的百姓,异子而食,大量的饿死。而不愿意饿死的人,就:”

    “揭竿而起!”

    高帆道:“明末的【流民军】大爆发,直接原因就是小冰河气候!”

    “因为气温降低,气候干旱,粮食减产,所以濒临饿死的百姓,纷纷开始反抗。”高帆道:“流民军所过之处,就仿佛蝗虫一般,抢掠当地的粮食和财富,又破坏了当地的经济,产生更多的流民。”

    “而朝廷,为了剿灭流民军,不得不增加赋税,又让更多的普通百姓破产。”

    “由此,形成了无法解决的【恶性循环】。”

    “百姓遭灾,形成流民军的浪潮,攻略其他地方,导致当地的农民被抢掠后也破产。而朝廷,为了剿灭流民军,征集更多的钱粮赋税,又导致更多的农民破产。”

    “最终,流民军就仿佛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覆灭了明王朝!”

    “根据现在对气候的研究,”高帆叹了一口气,道:“明朝灭亡在1644年,而公元1644年,也正是那个世纪平均气温最冷的一年!”

    “古人说天命,”高帆道:“也许,天命的确存在,那就是气候。”

    明末位面。

    崇祯才三十岁,可两鬓已经都是白发,他痛苦得全身都在颤抖,道:“难道大明一定要亡么?天命已不属我大明?”

    “陛下。”王承恩跪下来哭泣道。

    1644年,崇祯自尽于煤山。死的时候,只有忠心耿耿的太监王承恩陪在身边,一同自缢。

    “而同时,”天幕上,高帆则在继续解释道:“小冰河的冰冷气候,影响的不仅仅是中原。”

    哦?

    “如此冰冷干旱的气候,同样严重影响了辽东和草原。”高帆道:“冰冷的气候,让草原上白灾爆发,大量的牲畜被冻死。干旱的气候,让辽东遭遇粮荒,无数辽东后金人,同样濒临饿死。”

    “所以,冰冷的气候,导致另一个影响:外敌频繁入侵!”

    的确。

    冰冷干旱的气候,一方面让中原变得虚弱,活不下去的农民,纷纷揭竿而起。而同时,也让草原游民部落,遭遇巨大的危难。而他们为了生存,就开始大规模南下,入侵中原!

    “所以,明末遭遇后金的连续入侵,也和这天灾有关!”

    明末,内外交困。

    内部有流民军、流寇,不断的侵蚀大明的江山。外面,又有后金连续的入侵,掠夺走大量的人口粮食。

    而这内、外的因素,其实都和气候有关!

    气候:天命!

    “当然,”高帆解释道:“不能将一切,都归结到气候上。”

    “明末,腐朽的吏治,无能的明军,冲动多疑的皇帝,也是明朝覆灭的重要因素。”高帆道:“但是,我们学习的历史中,往往忽视【气候】这个重要原因。”

    过去,往往归结是朝廷腐朽,昏君奸臣。

    但其实呢?

    气候也很重要。

    气候温暖而湿润,那中原的农业生产,就会很发达,由此,中原王朝国力鼎盛!

    同时,因为草原地区,气候也温暖湿润,水草丰美,游牧部落也不一定会入侵中原。游牧部落如果吃得饱穿得暖,也不一定会入侵中原。

    反之:

    气候干旱而寒冷,让中原农业生产受到重创,国力大大下降。

    同时,草原也陷入绝境,由此,他们疯狂的入侵中原。

    “这里,”高帆喝了一口水,继续解释道:“又比如,唐初,就经历了气候温暖的时候。”

    “唐初大约一百年的时间,气候很温暖,当时,杨贵妃不是喜欢吃荔枝么?”

    “因为气候比现在温暖,所以,荔枝种植的范围,也比现在更靠北一些。”

    “所以,杨贵妃能吃到荔枝。”

    “所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高帆道。

    “甚至根据历史记载,唐初的长安,曾经连续有19个冬天,不下雪。”

    哦?

    长安冬天不下雪?连续19年?

    那时的气候,比现在还温暖很多!

    “可就到了唐朝建立100年左右,也就是唐玄宗后期,气候开始变得干燥、寒冷。”

    “草原上,频繁爆发白灾,草原部落的生存压力变大,由此,频繁入侵唐朝。”

    “而唐朝,为了抵抗草原民族的入侵,”高帆道:“就开始给【节度使】更大的全力。”

    “唐朝设立节度使,是为了抵抗外敌入侵。而随着外敌频繁的入侵,朝廷就不断的增加节度使的全力,比如募兵之权和财权。”

    “由此,节度使开始【尾大不掉】,加上其他各种因素,最终爆发了:安史之乱。”高帆总结道:“安史之乱,一般历史的看法,就是唐玄宗晚年的昏庸,加上李林甫、杨国忠等奸臣造成的。”

    “但其实,也有气候的因素。”

    “唐朝的气候,在天宝年间变得干燥寒冷。”

    “由此,游民部落为了生存,频繁入侵。”

    “朝廷为了抵御入侵,就增加了节度使的全力。”

    “而最终,节度使尾大不掉,爆发了安史之乱。”

    “当然,”高帆最后总结道:“气候,仅仅是一个原因,并非是全部原因。”

    “唐玄宗晚年怠政,朝廷上的奸臣,朝局动荡也是重要原因。”

    但是,很多历史事件的背后,都有【气候】这个无形的大手,在无声无息的影响。

    “又比如说,”高帆继续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在我们的西南高原,仅仅出过一个强大的【吐蕃帝国】?”

    “在其他阶段,西南的高原上,并没有出过厉害的王国啊。”

    的确。

    只有在唐朝时期,西南高原,吐蕃崛起,入侵唐朝。在其他阶段,西南高原上,并没有强大的王国啊。比如,两宋的时候,西南高原呢?明清的时候,西南高原呢?两汉的时候,西南高原呢?

    为何只有在唐朝,西南高原崛起了吐蕃王国?

    其他时候呢?

    “这,也和气候有关。”高帆道:“唐朝初期,气候变得温暖湿润,由此,在吐蕃很多地方,都出现了耕地。”

    哦?

    一般人印象中,吐蕃王国,只是游民部落罢了。但其实,吐蕃是【农耕+游牧】的王国。吐蕃境内,也是有一小部分的耕地,可以种植青稞等农作物。而在唐朝初年,因为气候温热湿润,吐蕃境内的耕地就更多一些。

    “关键时刻,”高帆解释道:“吐蕃王国时期,就大量砍伐树木森林,变成耕地。”

    “但是,”高帆继续道:“吐蕃这高原地区,土壤层,很薄很薄。”

    哦?

    土壤层?

    “在我们一般的印象,似乎脚下大地中的土壤,是无穷无尽的。”

    “但其实并非如此,”高帆道:“在高原地区,那土壤层很薄。”

    “那高原的土壤层,是经过千万年,高山岩石的缓慢风化,最终形成的浅薄的土壤。”

    “而在吐蕃时期,因为砍伐森林,变成耕田,由此,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森林,可以保护浅薄的土壤层。而耕地,则会破坏生态,造成水土流失。”

    “所以,在吐蕃之后,西南高原,再也没有强大的王国出现。”

    “因为吐蕃短短百年的开垦,破坏了高原仅有的土壤层,大量的水土流失,让高原很多地方变成了荒漠戈壁!”

    “所以,从物质条件上看,吐蕃之后,西南高原再也无法诞生强大的王国。”

    因为吐蕃百年的农业开垦,让很多地方水土流失,变成荒漠。

    一个王国的崛起,是需要物质基础的。

    在吐蕃之后,西南高原,已经没有物质条件,供应一个强大王国的崛起。

    所以,西南高原,只有在唐初的时候,崛起了吐蕃王国,甚至一度击败过唐朝。

    “总结:”高帆最后道:“一般人认为,王朝的崛起,是因为明君、贤臣。”

    “但其实,也是汉、唐遇到了气候温暖的阶段。”

    “一般人认为,王朝的覆灭,是因为昏君和奸臣。”

    “但其实,也是因为气候变得寒冷干燥,比如明末。”

    “气候,这一双无形的大手,冷漠的影响着历史的发展。”

    “古人说【天命】,也许,这就是天命!”高帆总结道。

    而听到高仙人的说法,各个历史位面彻底惊呆了。

    商朝位面。

    纣王抱着美丽的苏妲己,仰天长叹道:“说什么孤是昏君,什么妲己她是红颜祸水,什么上天惩罚商殷!”

    封神榜?

    上天的愤怒?

    “其实,就是我商朝末年,遭遇一次【小冰河】的寒冷气候而已。”纣王道。

    苏妲己:“大王,臣妾冤枉啊。”

    狐狸精?

    一切的一切,只是因为气候变得干旱寒冷。

    当然,还是那句话,气候只是因素之一,纣王的残暴,商朝连年征战也是重要因素。

    总之,本来就激烈的矛盾,因为冰冷干旱的气候,由此爆发。

    //////////

    东汉末年。

    张角大声道:“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看,天幕仙人都说了,这是天命!”

    东汉末年,同样遭遇了寒冷的小冰河气候!

    这一刻,无数的百姓,他们头扎黄巾,跟着张角大声道:

    “苍天已死!”

    “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

    “天下大吉!”

    “杀!!!”

    浩浩荡荡的黄巾军,爆发!旱灾频繁,民不聊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