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历史趣闻直播间:古人破防了 » 第9章 明朝家丁

第9章 明朝家丁

    【沧海桑田】这成语,竟然是真的!黄河长江,带着大量的泥沙,最终在入海口,形成了大片大片的陆地。六千年前,没有魔都。那个时候,繁华的魔都还是一片大海!几千年的时间,长江的泥沙渐渐的堆积,由此形成了陆地。

    “沧海桑田啊。”秦始皇感叹道。

    汉武帝:“咳咳,我对这个问题没有太大兴趣,我,还是更关心向西南扩张的问题。”

    唐玄宗:“我看世界地图,跨过西南的崇山峻岭之后,有横河大平原?最适合农耕的区域之一?”

    明朝永乐:“征讨西南,水路并进!郑和从水路,攻击沿海区域!沐英,你从彩云之南,从陆路发动进攻!”

    “我们大明,一定要获得【印渡之洋】的出海口!”

    “是!”

    水路:郑和!

    陆路:大名鼎鼎的云南沐王府:沐英!

    ////////

    清朝雍正帝:“继续改土归流!是我朝,最后完成了对西南地区的治理!对于西南地区,军事上击败容易,消化统治却很难。”

    哦?

    的确如此。

    大家以为,秦汉时代我们就完全控制西南了?地图上囊括西南,就真的控制西南大地?

    非也!

    那时候的西南土地上,遍布大大小小的【土司】。改土归流,是历朝历代接力一般的进行着······最终在清代,彻底完成对西南的控制。

    “好的。”系统继续道:“回答今天第四个历史问题。”

    系统道:“说一说明末【火器】。”

    又是一个大问题。

    高帆喝了一口水,润了润嗓子,道:“好的。”

    这一刻,明末位面,清朝位面都万分关心起来,看着天幕解答问题。

    “明末,”高帆道:“使用火器的明军,最终被主要使用冷兵器的清军击败。”

    “但是,在同时期,欧罗巴洲,却是火器部队横扫冷兵器的骑兵啊。”

    “这是为何?”

    “在我们中原,是使用火器的明军被清军击败。而在欧罗巴洲,却是使用火器的军队,横扫游牧民族的骑兵?”

    “为何如此?”

    高帆道:“这个问题很复杂,我们从多个角度阐述。”

    “首先,就是质量问题。”高帆道:“明末,整个朝廷腐朽无比,在制造兵器的方面,尤其如此。”

    “如果是冷兵器,制造的差一些,也许还能勉强使用。”

    “但是对于火器,却是致命的缺陷。”

    哦?

    就说大刀长矛吧,制造的差一些,也能勉强的使用。可火器呢?

    高帆道:“火器,对于原料和工艺,要求很严格。”

    “明末,因为火器原料的钱,被工部的大臣大量克扣,所以,火器的抢管,制作得很薄很薄。”

    “为了省铁料么。”

    “或者,就是‘抢管’打造得不合格。”

    “这倒是明军的火器,很容易【炸膛】!”高帆叹了一口气,道:“因为造火器的钱,被大量的克扣,导致明末的火器,质量很差。甚至,战争中,有明军拒绝使用朝廷发的火器。因为这火器质量太差,往往一发射,就炸到了自己。”

    的确如此。

    冷兵器制造的再差,大不了无法使用。

    可火器呢?克扣了原料,克扣了工匠的工钱,就会导致它炸膛!

    最终的结果,就是敌人没有打到,反而炸到了自己人!所以,明军自己,就不愿意使用火器。或者,就是使用自己私自打造的火器,绝对不用朝廷发的!因为朝廷发的,质量太差!但是,有钱的军镇,还能自己打造一些火器,那没有钱的呢?

    第一个问题:质量太差,士卒反而不愿意使用火器。

    “第二个问题,”高帆道:“就是训练,需要太多的金钱。”

    他继续道:“使用冷兵器,训练几乎不需要钱。”

    的确。

    士卒拿着刀枪,练习攻击就好。

    “但是火器呢?”高帆道:“在明末,火药是很贵的!”

    “火药的主要成分中,碳不贵,但硫磺和硝却很贵。”

    “而要让一个火器士卒,熟练的操控火器,就需要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的练习,需要反复的发射。”

    明白了吧?

    使用冷兵器,训练不要钱,就是挥舞刀枪而已。可练习使用火器呢?每一个士卒,每一次发射,都需要很多钱。

    “而明末,”高帆摇头道:“军饷,被朝廷各级的大臣,大量的克扣,到了底层士卒手中,连一半都没有。”

    甚至更少。

    有的营伍,连军饷的三分之一都得不到。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花费重金,让士卒训练火器?”

    不可能的。

    已经说了两个原因了:第一,火器质量太差。比起冷兵器,火器对于原料和打造工艺的要求更高。但是,明末那腐朽的大环境······第二,火器的训练成本太高。同样是明末腐朽的大环境,军饷都不够,哪里有钱让士卒训练昂贵的火器?

    “比如,”高帆叹了一口气,道:“大名鼎鼎的【三段击】,其实在明初,我们中原就出现了。”

    什么?

    明初就有三段击?

    是的!明初的战斗中,就记录,有火器营使用了三段击。

    “所谓三段击,就是当时的火器,发射速度比较慢。”

    “我发射了一次后,来不及装填弹药,而敌人趁机攻过来,怎么办?”

    “这个时候,就让三排火器手,轮流发射。”

    第一排发射后,开始装填火药。而第二排火器发射,同理,第二排火器发射后,开始装填火药,第三排火器手发射。当第三排火器手发射后,第一排的火器手,已经装填完毕。由此,又可以发射。

    “由此,火器攻击,连绵不绝!”高帆道。

    “但是,如此训练方法,并没有流传下来,到了明末,中原已经没有了三段击。”

    古代对军事历史,本来就记载不详。所以,明初就有的三段击,在明末却已经消失。

    “哦?”此时,明末位面的崇祯,听到三段击的讲解,眼睛一亮。

    “在明末,”高帆继续道:“清军和明军大战的时候,清军往往是派出少量的骑兵,引诱明军射击。”

    派出少量的骑兵,进攻明军的大阵。明军那些缺少训练的火器手,看到清军来了,就惊慌失措,全部发射。

    对于清军的畏惧,让他们看到少量的清军骑兵,就发射手中的火器。

    可发射之后,因为训练不足,慌乱之间,他们来不及再次装填火药。

    “而接着,清军就趁着明军的火器,全部发射,来不及装填的时候,发动总攻!”

    就是如此简单的一招!

    可偏偏,清军屡试不爽!

    都是先派出少量的骑兵,引诱明军射击,等明军惊慌中发射,来不及装填的时候,清军骑兵发动大规模进攻,由此轻易击败明军。

    “所以,明军如果能学会三段击,那意义还是很大的。”高帆道。

    三段击,让火器队,源源不断的火力输出!

    “但是,”高帆摇头道:“三段击,需要大量的训练,需要严格的纪律,明末那些军队,估计训练不成。”

    三段击,说起来简单,但训练起来却很难。他需要大量的队列训练,射击训练,等等。明末?

    高帆继续道:“明末,基本是依靠【家丁】作战,哪里能耗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训练普通士兵,发出三段击?”

    哦?

    家丁?

    高帆继续道:“这里的家丁,说的不是大户人家的家丁仆从,说的是明末武将的护卫。”

    哦?

    “在明朝中后期,渐渐兴起了所谓:家丁。”

    “简单说,就是武将拥有只属于自己的私兵。”

    私兵?

    “家丁的出现,开始的阶段,是因为要保证武将的权///威。”高帆道:“比如,某个武将,空降到了一支营伍中。但这支营伍中的普通士兵,不服这个武将的管理,怎么办?”

    “那武将,就可以带着自己的几百家丁!这些家丁,不属于朝廷,只属于武将个人!”

    “由此,武将就可以依靠家丁,压服普通士卒。”

    原来如此。

    就是武将,召集一些武力强悍的人,作为自己的【私兵】。自己调到哪里,这些私兵就跟到哪里。他们,属于武将自己的人,不属于朝廷。

    “可到了明末的时候,”高帆道:“这,已经彻底变质了。”

    “因为之前提过的,军饷被大量的克扣,到了武将手中,可能连一半都没有。”

    “武将怎么选择呢?”

    “是将仅有的军饷,平摊给所有的士兵?不!”

    “他们的选择,是继续克扣军饷,他们用军饷的一部分,培养精锐的家丁,让家丁吃得饱穿得暖,待遇很好。同时,家丁拥有最好的兵器和铠甲!”

    “而普通的士兵,军饷被一层层的克扣,最后,待遇简直和叫花子乞丐一样。”

    明末,就是如此。

    军饷,被朝廷文官一层层的克扣,到了武将手中,本来就只有一部分而已。而他们,一方面自己再克扣一些,另一方面,他们花费军饷,培养自己的私兵,也就是家丁。这导致,明末的家丁十分精锐。

    家丁吃得饱,穿得暖,兵器和铠甲都很好,一般还都有武功。

    “需要打仗的时候,”高帆道:“武将,就将自己精锐的家丁摆在前面,一举击败敌人,然后,普通的明军,跟在后面就好。”

    哦?

    “但是,”高帆继续道:“这种模式,对付【流民军】还好,但对付清军就不行了。”

    “因为,八旗军的普通士卒,几乎都有明军家丁的战斗力。”

    明末,家丁勉强可以和清军野战。

    但问题是,之前说了,明军中家丁的数量是很少的。统帅千人的千户,可能只有几十个家丁而已。这,怎么和清军打?

    清军普通一个士卒,都有明军家丁的战斗力。

    “总之,”高帆道:“明末腐朽的大环境,让火器败给了冷兵器。”

    “清朝,因为用骑射战胜了明朝,所以,以【骑射为本】!”

    “这,是大大错误的。”高帆摇头道。

    清朝以骑射战胜了明朝,由此,以骑射为本!

    但是,随着时间过去,火器越来越精良,最终超过了冷兵器,超过了骑兵和弓箭。

    “这,最终导致清末【压片战争】的时候,”高帆叹了一口气道:“竟然出现了我方炮台的大炮,够不到敌军战船的事情。”

    敌军战船上的火炮,射程远,威力大。清军炮台上的大炮,射程近,威力小。结果,就是敌人的战船,可以轰击我方的炮台,可我方炮台上的大炮,却根本够不到敌军的战船。

    清朝,火器的发展基本停滞。甚至出现了:太平天果时期,太平军发现了三藩之乱时候,吴三桂留下的火器。他们获得这些火器,由此大杀四方的事情。太平天果距离三藩之乱,已经足足有一百年左右了。也就是说,一百年中,清朝的火器基本没有变化。

    清军,的确也使用火器,但是,因为【骑射为本】,他们更重视冷兵器的骑兵。由此,火器的发展基本停滞。

    “火器啊。”高帆道:“火器,才是立国之本!”

    叮!

    宿主完成历史问题!

    明末位面。

    崇祯看着天幕中,对明军的解读,已经彻底愤怒起来,他大声咆哮道:“军饷被一层层克扣?到了普通士卒手中,生活简直和乞丐一般?我大明的武将,只知道养家丁?”

    “火器?三段击?”

    “朕,”崇祯道:“朕要动用【内帑】,重建一支新///军。”

    “这支新///军,保证充足的军饷供应。”

    所谓: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

    “关键是,这支新///军,要完全使用火器,练习仙人所说的三段击!”

    “朕,要依靠这一支新///军,内平流寇,外抗后金!”

    清朝位面。

    康熙道:“本来,朕一生射死135头猛虎,132头野猪,20只黑熊,25只豹子,14只麋鹿,96只狼。”

    “朕骄傲!”(我骄傲!)

    “朕,本来认为骑射,的确是我八旗的根本。”

    “却没有想到,一百多年后,西洋的火器竟然如此强大。”

    “传朕旨意,今后,骑射和火器,并为我大清的根本!!!”

    “重赏研发火器之人!”

    “我中原人的智慧,自然也不差,我们,未必不能发展出厉害的火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