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历史趣闻直播间:古人破防了 » 第11章 冠冕堂皇

第11章 冠冕堂皇

    “所以,天下安定后,赵匡胤一度试图迁///都:洛阳。”高帆叹了一口气,道:“相比汴梁,洛阳周围有群山环绕,更有利于防守!”

    “洛阳,可是十三朝古都!并非没有原因!”

    “但是,这迁///都之议,最终失败了。”高帆叹了一口气,道:“在关键时刻,赵光义用【安天下者在德不在险】劝说自己的哥哥。”

    “这话语似乎有道理?”

    “屁!”高帆直接骂道。

    阿?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安定天下,在于君、臣的德行,而不在于城池的险固。这句话,乍一听似乎有道理,可根本就是一句屁话。面对敌人入侵的时候,还是坚固的城池,有力的地形才能击退敌人。

    难不成,你要用道德感化敌人么?

    “让我说出这句话背后的含义吧!”高帆直接讥讽道:“当赵匡胤要迁///都洛阳的时候,为何群臣大部分反对?”

    “因为这些臣子,早就在汴梁周围,坐拥大量的肥沃耕地,早就在汴梁城中,拥有无数店铺!”

    哦?

    “一旦迁///都了,”高帆继续道:“汴梁不是都城了,那周围的地价,是不是会暴跌?”

    自然是。

    “那汴梁城的店铺,是不是失去了往日的繁华?”

    那是!

    汴梁是都城,是北宋王朝的核心!由此,汴梁城商业极为繁华,店铺鳞次栉比,可以赚取大量的利润。可如果迁///都呢?都城从汴梁到了洛阳?那这些大臣的利益,自然是损失惨重!

    高帆继续道:“所以,群臣反对!而群臣的利益代表之一,赵光义也反对!”

    “就因为他们的蝇头小利,他们反对迁///都,最终让北宋灭亡!”

    蝇头小利?

    这对于朝臣,都是自己实实在在的利益啊!他们自然要保住!这,就是北宋初期【迁///都之议】的根本!群臣,不是看不出汴梁的缺点。汴梁明显是【无险可守】,谁又不是傻瓜!尤其是在燕云十六州没有收复的情况下,敌人的骑兵可以一路南下,所谓一马平川!

    但是,他们在汴梁,都有大量的利益!不管是汴梁周围的肥沃耕地,还是城池中的大量店铺。他们,不想自己的利益受损,由此反对迁///都。而赵匡胤,最终在群臣的反对中,不得不选择退让,暂时没有迁///都。

    他心中,应该是有计划,将来慢慢想办法,最后成功迁///都。可就在这迁///都之议的几个月后,赵匡胤暴毙。

    也就是烛影斧声!

    由此,宋朝彻底没有迁///都的想法······

    “安天下者,在德不在险?”高帆厌恶道:“这些古代的文臣,最喜欢用一些冠冕堂皇的话,掩饰他们真实目的。”

    的确如此。

    这些文臣,往往冠冕堂皇,说出很多大道理来,似乎是为国为民!但其实呢?在华丽的辞藻的背后,都是为了他们的利益!就说北宋这一次,群臣之所以反对,就是因为他们在汴梁周围,拥有大量的耕地,在汴梁城中,拥有大量的店铺。

    迁///都?

    我们就会损失惨重。

    所以,我管你什么【无险可守】呢!说破大天,也不能损伤我们的利益!我们文臣,有的是借口,阻挠你的计划!

    “呼。”高帆摇摇头,叹了一口气。

    而此时,北宋位面。

    赵匡胤目光一闪!好机会!他巡游洛阳两个月,就是为了迁///都。但是,大部分臣子都反对!他们什么目的,赵匡胤不知道?自然知道!但是,文臣都有借口啊,一个个为国为民的样子!而今天,天幕的高仙人,直接揭开了他们的真面目。

    你们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由此,他们的老底被揭穿后,看他们还有什么理由。

    “谁赞成,谁反对?”赵匡胤傲然道。

    反对的,那就是为了你自己的蝇头小利!天幕的仙人都说了!你们就是在汴梁城外有耕地,在汴梁城中有店铺!

    小人!

    “所以,从今天开始,反对迁///都的就是小人。”赵匡胤眼睛一亮,他趁机发动了反击,由此最终成功迁///都洛阳······北宋的历史,由此变得不同。几个月后,赵匡胤也并没有暴毙,反而,他开启了北伐,成功攻破北汉,接着收复燕云十六州。

    大宋,成为大一统王朝!

    叮!

    宿主获得1000知识点!

    “请宿主回答今天的第七个历史问题:说一说匈奴历史上著名的【鸣镝弑父】!”

    哦?

    这个问题也简单,但却很有趣。这,是历史趣闻直播间么。这里,主要讲一些历史上很有趣的东西。

    高帆喝了一口茶水,清了清嗓子,继续道:“所谓的鸣镝弑父,是这样的。”

    “大约秦汉时期,匈奴【大单于】,叫做头曼。”

    “而他的儿子,就是故事的主角,冒顿!”

    “本来,冒顿就是匈奴的太子,可以继承父亲的位置。”

    “但是,”高帆道:“和之前周幽王的烽火戏诸侯类似。”

    “大单于头曼,喜欢自己新立的阏氏(类似皇后),由此更喜欢自己的小儿子。”

    又是老套的:废长立幼。

    本来是让自己的大儿子,继承自己的位置。可自己新娶了一个老婆,很喜欢这老婆,就试图立小儿子作为继承人。

    “那冒顿,自然不会甘心让出太子的位置。”高帆道:“所以,他就计划杀死自己的父亲。”

    “而这个过程,很是有趣。”

    “这个冒顿,发明了一种箭,叫做【鸣镝】。”

    “就是箭射出后,会发出很尖锐的声音。”

    “他开始训练自己手下的骑兵,他宣布:”高帆道:“自己的鸣镝箭,射向哪里,那所有骑兵也都要射向那目标!”

    哦?

    似乎很简单啊。

    冒顿的鸣镝箭,射向哪里,骑兵就跟着射向哪里。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高帆道:“冒顿外出打猎,看到了一头野猪,就将鸣镝箭,射向了野猪。”

    “而手下的骑兵,纷纷按照之前的命令,用弓箭射向野猪。”

    “事后,”高帆道:“没有射箭的骑兵,全部被冒顿斩杀!”

    哦?

    “过了一段时间后,”高帆道:“冒顿,再次射出了鸣镝箭。”

    “但这一次,射向的是自己心爱的坐骑!”

    哦?

    “关键时刻,看到鸣镝箭射向了冒顿王子的坐骑,有的骑兵,按照命令就射向了王子坐骑。但是,有的骑兵却犹豫了,那是王子最心爱的坐骑啊。我们射死了王子的坐骑,王子事后会不会生气?”

    “结果,有一部分骑兵,没有射箭。”

    “事后,冒顿就将没有射箭的骑兵,全部斩杀。”

    阿?

    “接着第三次,这一次冒顿更狠!”高帆兴奋道:“他,再次射出了鸣镝箭,但这一次,却射向了自己最疼爱的女人。”

    什么?

    射杀自己最疼爱的女人?

    “关键时刻,和上次一样,有一部分骑兵,顿时按照命令,将弓箭射向了冒顿王子最心爱的女人。但是,有一部分骑兵,却没有射箭,那是王子最疼爱的女人啊。”

    “而事后,”高帆道:“大家也都猜测出来了。”

    “冒顿,顿时斩杀了没有射箭的骑兵。”

    “接着,是第四次了。”高帆继续道:“冒顿得到了父亲的坐骑后,再次射出鸣镝箭,射向了自己父亲的坐骑。”

    “这一次,经过前三次的反复训练,反复斩杀后,剩下的骑兵几乎都按照命令,射向了大单于的坐骑!”

    “由此,冒顿极为满意。”

    经过足足四次的斩杀,只留下完全听从自己命令的人!剩下的人,听到鸣镝箭的声音,就飞速取出弓箭来。王子射谁,我就射谁!不能有丝毫的犹豫!有丝毫犹豫的人,早已经被斩杀了!

    “由此,冒顿发动了自己最后的攻击,所谓:图穷匕见!”

    “有一次,自己的父亲头曼【大单于】去打猎,冒顿,就带着自己的骑兵跟随。”

    “在猎场,”高帆兴奋道:“冒顿,突然将鸣镝箭,射向了自己的父亲!”

    “而他手下的骑兵,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纷纷射箭:射向了头曼大单于!”

    哦?

    “由此,头曼大单于,被射成了刺猬。而冒顿,就成为了新的大单于!”高帆最后总结道:“这个计策,很是微妙,充满了智慧。”

    哦?

    “大家试想,”高帆道:“如果冒顿王子,选择告诉手下的骑兵,自己要谋反,那是什么情况呢?”

    “他手下的骑兵,可能选择依旧忠于他,也可能选择叛///变!将消息泄露出去!”

    第一,你无法保证所有的骑兵,都绝对忠诚。

    第二,你也无法保证,消息不泄露。

    不管是消息泄露,还是有人背//叛,那结果都是致命性的!冒顿,可能刚刚想谋反,就被自己的父亲发现了,由此失败。

    “而他的计策呢?”高帆道:“他前后四次,用野猪,用自己的女人,用自己的坐骑,有父亲的坐骑,反复的训练手下的骑兵。”

    “一次次的斩杀,最终让手下的骑兵,形成了【条件性反射】!”

    “他手下的骑兵,听到鸣镝箭的声音,就下意识的射箭!”

    “冒顿射向哪里,骑兵就跟着射向哪里!”

    “最终,射死了大单于头曼。”

    “也许,这些骑兵看到大单于被射死后,目瞪口呆,但是,已经没有选择。”

    所谓:木已成舟,就是如此。

    冒顿,用一次次的残酷血腥的训练,让手下的骑兵,听到鸣镝的声音就射箭。

    由此,最终杀死了自己的父亲。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鸣镝弑父。”高帆最后总结道。

    历史上,各种阴谋很多,越是靠近皇位,越是腥风血雨。不过,这鸣镝弑父,却很有特点:充满了智慧和血腥。

    当高仙人说完后,历史各个位面,开始有不同的反应。

    秦朝位面。

    秦始皇道:“胡虏就是胡虏,竟然弑父夺位!我桦夏衣冠之国、礼仪之邦,就不会如此。”

    秦始皇哪里知道,他死后,他的好儿子胡亥,杀死了33个兄弟和姐妹,在历史上,可谓空前绝后。

    那些王子公主,都是胡亥的兄弟姐妹,但是,那又如何?

    “杀!”

    “杀!”

    “杀!”

    甚至,其中很多王子都没有全//尸······

    越是靠近皇位,也是腥风血雨。

    //////////

    唐朝。

    黎明。

    玄武门外。

    李世民看着天幕中的直播,神情更加冷峻起来。他手下【秦王府】的勇士,不需要鸣镝!他们,绝对忠诚于他这个秦王!大唐的天下,都是他李世民打下来的,为何要让给大哥?关键是,大哥还无比敌视自己,就算自己退让,也不会有好下场!

    作为一个皇子,他要不就是当皇帝,要不就是死!

    所以:李世民发出冷笑,清晨的冷风中,他拉开了手中的长弓,直指:“李建成!!!”

    兄弟?

    从小一起长大,同父同母的亲兄弟?

    对不起,为了皇位,我李世民顾不得了!

    下一刻:

    嗖!

    利箭飞了出去!

    所谓:越是靠近皇位,越是腥风血雨。

    ///////////

    宋朝。

    另一个位面。

    官家和自己的亲弟弟,正在秉烛夜谈,把酒言欢。他们是亲兄弟,彻夜饮酒聊天,也是正常。而远处,小太监看着宫殿中的影子,就看到在烛光的倒影下,赵光义离开座位,似乎在跪拜自己的哥哥。

    接着,小太监又听到,官家拿着玉斧,用力戳地的声音。

    官家模糊的声音道:

    “好为之!!!”

    一夜过后。

    官家驾崩!

    晋王登基!

    越是靠近皇位,越是腥风血雨!

    之后,宋太祖的几个儿子,都死得不明不白。

    ///////////

    明初位面。

    好圣孙,新一代大明的君主,【宣德皇帝】朱瞻基,来看自己的叔叔了。自己的叔叔【金豆子】朱高煦谋反,但是,宣德皇帝却没有杀他,只是将他圈禁罢了。

    朱瞻基,带着胜利者的姿态,看着自己这个叔叔,大名鼎鼎的金豆子。关键时刻,朱高煦竟然一个飞腿,绊倒了朱瞻基!

    “哈哈!”

    “大侄子,你不行吧?”

    朱瞻基彻底愤怒,他嘶吼道:“我要让他灰飞烟灭,就好像从来没有来过这个世上。”

    于是,手下取来三百斤的大铜缸,将金豆子扣住。但是,汉王着实勇猛,竟然硬生生将铜缸举起来。接着,朱瞻基又命令人,在铜缸周围点燃了大量的木炭。由此,最终将一代金豆子,活活烤死在大缸中······

    而朱高煦的所有的儿子,也被斩杀。

    越是靠近皇位,越是腥风血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