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历史趣闻直播间:古人破防了 » 第20章 无解的明末

第20章 无解的明末

    就算你彻底击败了流寇,杀光了其中的老营骑兵,可俘虏了十几万的流寇,怎么办?

    养?

    养不起。

    杀?

    朝廷中的御史,会将你活活骂死!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都不想背上骂名!结果往往就是,所谓的教育一番后,任由饥民百姓离开。这些饥民离开后,没有吃的没有喝的,就选择再次加入流寇。

    敢大开杀戒的文臣,不多啊。古代的读书人,都讲究一个名声。

    “所以,流寇是无法消灭的!”

    “除非你有足够的资源,有足够的粮食和物资,安抚千百万的饥民。”

    “否则,就算你一次次击败的流寇大军,但最终,他们还是要造反。”

    吃!

    就是一个字:吃!

    有吃的,就不造反。

    没有吃的,你说破大天,我们也要反!

    “彻底消灭明末的流寇,需要大量的资源,更需要一大批能力出色的文臣,和英勇敢战的武将。”

    文臣,在战乱后,安抚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给他们粮食,让他们能吃上饭。给他们种子和耕牛,让他们能恢复农业生产。撑过一两年后,各地的经济恢复了,大明朝就回到太平岁月了。

    而武将,则英勇敢战,追击流寇,绝对不要银子或者【养寇自重】!

    充足的物资,可以供应军队战斗,可以让文臣安抚饥民。

    由此,就能彻底剿灭流寇。

    可明末,这些都没有!

    “明末,不仅有天灾,有小冰河的气候。同时,”高帆道:“文臣大部分腐朽不堪,武将贪生怕死。”

    “而腐朽的朝廷,也调动不出来足够的资源来。”

    仅有的资源,一来需要养几十万的皇族,第二需要养文武大臣,接着,需要对抗辽东的后金,辽东战场上【城堡推进战术】,最费钱了·······因为辽东和后金的战争,明末财政崩溃,根本无力安抚千万饥民。

    千万饥民,吃不到粮食,那就一定会反。

    所以,流寇就是杀不完。

    无解。

    “那多说一句,”高帆道:“清朝是怎么解决这问题了呢?”

    对呀。

    清朝建立后,怎么就没有流寇了?

    “首先,就是清朝极为强悍的武力:”

    “八旗铁骑!”

    “就比如流寇中最强的李自成【大顺军】,他们面对清军,几乎都是败绩!根本不是对手!”

    清朝能得到天下,并非全部都是侥幸。首先,清朝的武力,也就是八旗军,的确很强悍!不管是明军还是流寇,不管是大顺军还是大西军,都不是八旗军的对手。

    “其次,”高帆哀叹了一声,道:“那就是反复的战乱,无穷的苦难,让很多百姓都死了。”

    十几年来,流寇不停的流窜天下,破坏严重。

    清军入关后,和大顺军、明军的作战,破坏更加严重!双方都是烧杀抢掠!结果呢?结果就是二十几年的战乱后,人口锐减,大量的耕地抛荒。然后呢?然后就是之前说过的,中原的土地可以养活剩下的人口了。

    王朝国祚为何无法超过300年?

    王朝末期,人口数量暴增,人口数量对粮食产量,形成了巨大的压力(明末)。由此,矛盾爆发。而几十年的战乱后,人口锐减,人口数量对粮食产量,不再形成压力,由此,新的王朝的盛世,就要来临了。

    “这,就是之前提起的【治乱循环】啊。”高帆叹息道。

    明末位面。

    崇祯看着天幕,详细解说了流寇的问题,不由泪流满面。

    他道:“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小冰河气候),致逆贼直逼京师······皆诸臣误朕!”

    的确如此。

    明末的朝廷已经腐朽了。

    文臣只知道老钱!相互扯皮!

    武将却贪生怕死,养寇自重!

    而腐朽的体系,也无法调动足够的物资,简单说,就是无法调动足够的粮食。其实,明末的时候,江南的士绅很有钱,但收不上来。反而,底层的百姓接近崩溃,偏偏朝廷还狠狠的压榨他们。

    崇祯,在民间又叫【重征】,就是一次次的征集赋税。

    反而,东南的士绅,有【东林】作为依靠,就是不愿意掏钱。

    有一个数据,李自成接近京师的时候,崇祯试图让朝中大臣和富豪捐钱,当做军饷抵抗流寇。崇祯,还试图让自己的岳父,也就是【国丈】周奎带头捐钱。可这周奎,只愿意捐5000两!还是周皇后看不过去了,变卖了珠宝,凑齐了1万两。

    结果,等李自成杀入京师呢?

    从周奎家中,抄出了70万两白银!

    据说,李自成攻破京师后,开始大肆【拷掠】,一共从明朝的文武大臣家中,抄出了7000万两白银!

    踏马的,崇祯要20万两作为军费,你们一个个不愿意掏钱。等李自成来了,轻易拷掠出7000万!而接着,等清朝的八旗军下江南后,在东林的地盘上,一番烧杀抢掠,最后获得2亿两白银!

    八旗军抢到手两亿两!东南东林的地盘,富得流油啊。这些明末的大蛀虫,一个个贪婪的啃食明朝这棵摇摇欲坠的大树。崇祯辛苦的维持局面,他们就知道捣乱。可等明朝这大树真的倒了,他们还不是被敌人一锅烩了?

    “明末的问题,不是来一个英明的君主,或者建立一支新//军,就能解决的。”高帆道。

    那怎么办?

    所谓:破而后立。

    所以说,治乱循环,也有深层道理啊。

    王朝到了末期,腐朽到了极点,各种问题积重难返。这个时候,想拯救王朝,实在太难。不如推翻了重建!就好像一个摇摇欲坠的房子,你要修理一番,那耗费的资源,不如就重新建一个房子了。

    清末位面。

    李鸿章认真的点点头,道:“是呀。”

    “在王朝末年,试图拯救它,远不如重建来的方便。”

    “我这一辈子,就是一个【裱糊匠】,勉勉强强将大清这个破房子,用纸张糊了一番。”

    “可纸糊的就是纸糊的。”李鸿章,哀叹道:“平时小风小雨,问题不大。”

    “真来了厉害的敌人,那就是:雨打风吹去!”

    “哎!”

    “我就是一个裱糊匠,试图挽救大清这个破房子。”李鸿章哀叹道。

    所以,大清莫要笑话明末,你们清末的时候,还不如明末呢。

    明末,好歹还打了【料罗湾】,击败了西洋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