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玄仙集 » 第49章:解除封印

第49章:解除封印

    不过南宫仙以前研究过天人的修行,四空天那个维度没法修行,但三禅还是毫无压力。

    只见他聚集心念,心神入住三禅,发生妙乐内触,形体绽放无边光芒,极致三禅,随禅忘身,于无限光明中,心念极净,去形离知,入意识界,清净现前。

    在三禅中,虽有妙乐,却是粗触,为什么叫粗触呢,因为对于意识界来说,肉体就是海岸边上的浮沫糟粕,再美好也是酸涩弃物。

    所以在三禅中,应该极尽自心,不贪恋乐触,应该随定性韵律深入,直到忘记了乐触,忘记了在静坐,忘记了在做什么,在意识极限自忘时,便得念清净。

    不贪恋那个乐触,就是舍心发生,所以四禅定相又叫做舍念清净;这些对于圆满大觉者而言,都是小儿科。

    却见南宫仙以净居天身,证得四禅,这就超越了生身福报,也就像凡人返先天一般,但层次明显是不同的。

    在四禅中,并不是终点,此时虽然肉身有妙乐觉触,但心念却安住于清净无悲喜地,苦乐双亡,捐色入空,见空不住,顿成阿罗,得涅槃清净,住永恒寂静。

    意识回归,三禅天身证得解脱,便自消灭不见,那金光中的禁制便弱了几分。

    随后又看向天人道中的天子天女身影,这是第二重天忉利天人,天界前六重叫做有欲天界,行事作风跟人间略同。

    这天子天女都是在欲界定的状态,其实说起来要解脱这两个身影封禁,比那个净居天身要难的多。

    欲界定,相当于丹道第三境玉液还丹时的定力,而欲界定也有深浅,所以才有六重欲界天产生,这是大千世界内众生共业所致。

    欲界定的定境虽弱,但意念还是比较凝炼的,只见南宫仙以天子身先固定境,后舍身欲,见旁边的天女身则以不净观法,见诸臭秽,遂断淫心。

    纯心净虑,深行定境,乱心渐脱,定性渐增,白净识中,豁然自忘,跃初禅界,光明喜乐,从喜乐中,深修止观,一念千分,千念一合。

    初禅满足,定性深沉,觉观不起,心沉境性,喜心渐除,定入二禅,定心离喜,内触妙乐,接续上刚才的三禅增上修行之法,于四禅中空色俱尽,证阿罗汉,永断生死,得解脱境。

    但是让他纳闷的是那个天子身居然还在,禁制并未解除,就像刚才什么都没干似的。

    稍微思索一会儿,他想骂娘的心都有了,这青鸾祖师绝对比他想的要老六,这尼玛连世界法则都参悟透的人,为一株冰波花,搞这么繁琐的禁制,至于的嘛,你以为那是大天帝的帝印吗!

    虽然骂骂咧咧,但他还是神识同时入住到两个天身中,没办法,女身的缘是系附在男身上的,世界上也是先有意识界,然后才有色界天人,再然后才有欲界男女区别。

    而如果只参悟一个天身的解脱法,那对这禁制也是无用功,无奈同时以两个身躯修证禅定解脱。

    但刚才那不净观法就不适合了,虽然能观到不净,但自己恶心自己之后还得修补不净,关键是淫欲关却过不去。

    思索一下,只好以止观妙法训修意识定性,以他的道境熟练度,毫无意外的顺利修证到了四禅,但在四禅的时候又出了问题。

    原本他想着把四禅修满,以自己的境界证悟,直接顿悟阿罗汉还不是轻而易举,但他发现这丫两个天身同时修证,居然功德不满。

    四层禅定,每个层次都有初入、正住、圆满、自在,这四个层次深浅的区别,把四禅自在修满,十六个禅定层次修满可以得禅定游戏三昧的能力。

    可以在四个禅定十六个层次任意往来,不用再从初定出才能再入二三四禅定,可以直接在任一层次中,想入哪个深度就入哪个深度。

    但因为是两身同修,所以福德均分,这是光柱内强行压制,就是要让人必须把剩下的四空定也修满呗,就非做绝呗,强行加难度呗!

    虽然感受到满满的恶趣味,但捏着鼻子也得认,从四禅出,入空无边处定,到空界后,两边意识就没有身触差别,倒是可以一证同证。

    但南宫仙是谁,豪横的两边同时参悟空无边处定,防止那老六还有什么后手捉弄人!

    空无边,顾名思义,空空无际,意识进入这个空无边处,刚刚脱离形体的桎梏,也没有灵魂的寄托,纯粹的意识状态,意识又是什么样的存在状态呢?

    意识是意根所生,就像树木生枝叶,所以枝叶落入心地中就成了心尘,这就是‘法’。

    想法想法,想是心中的相,这个相就是法,也就是意识行作。

    但在空处定中,这些想法就不落地了,他就像枝叶回归了树木上一般,所以空处定中,心中是没有想法的,心就是空空如也的。

    而那空中,无形的意识与空同存,所以庄子谓之坐忘大通。

    但刚入空和入空自在,也是不同的,刚入空的时候,跟刚返先天时一样,就像是把洗好的衣服挂在挂钩上晾晒一般,是不稳固的,容易松动的。

    而空定达到了自在的层次,那就像是宝树种到了土地里,坚固异常,除非超规格大风,不然是动摇不了根基的。

    空处定自在以后,这无形的意识树木枝叶,就显露无遗,自觉意识枝叶的存在状态,便进入了识无边处,这个时候就可以一片片数树叶一样数自己的意识念头。

    在识无边定中,对自己的细微意识,哪怕是万分之一的意识存在也是能察觉到的,就更没有什么潜意识可以潜藏。

    所以修到这个地步的修士,你不管他品德善恶,他一定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他不会迷糊,因为他们清楚自己任何一个念头的起落。

    而丹道修士在识无边处定的时候,已经达到了第七境胎动,胎动就是自知的意思,就是知道有‘自己’的存在,就是知道‘我是我’的前奏,不过还有距离。

    这里考验的只是禅定的意识维度层次,跟丹道的境界成果并无太大关系。

    南宫仙今生的定境修行是修的满满的,所以识无边定对他来说也是吃饭喝水一般简单,何况他的自知,那是超越世界法则框架的维度。

    在识无边处定中,对自己的微细意识了解精深,又达到自在了知,便可以主动进入‘不自知’的状态,也就是第三层空定的无所有处定。

    自下而上修行的修士,往往都学过知识,听别人说过‘道本无物’,‘道如虚空’等等;所以大多数修士在识无边处定以后,就会觉得有‘识’就是有杂乱,就不是道。

    所以就认为舍‘识’,舍‘所知’,就是道,就会陷入那种自己先入为主的想象状态,这个状态有两类,一类是设想的‘无所知’;一类是真正的无所有处定。

    无所有处定是比识无边更精微的状态,意识处于舍‘识’的舍那个状态,就是保持不坠入识的冥冥状态,但这也不是真相。

    南宫仙称这种禅定心,是一种遮障式的定心,不是自在定心;正所谓有求皆苦,求道也是内心的一种痛苦。

    心本清净,何求之有,能够认识到这句话的人不少,但能真正证到这句话的没几个。

    在无所有的定中深处以后,也会发觉,这个无所有是可以被认知的,既然能被认知,还能叫做无所有吗,所以就开始琢磨第四重空定,非想非非想。

    非想非非想处定,大部分众生都认为是不作想,也不起不作想的状态,然后把自己的心力吊起来,悬在当空,训练意识的非想非非想力量。

    这个力量也有四个层次深度,达到了极限的非想非非想后,定力超然,豁然破空,定力自悬,心随定住,便入住灭尽定中。

    何谓灭尽?无所不尽,无所以尽,无往无还,悬在当然,大部分修道者达到这一步后,就能顿悟解脱,证永恒寂灭,生死消除。

    虽然后边还有天仙之境,但是考验里面没有,南宫仙只是按部就班的证个永恒,解除封禁而已。

    果然天子天女双身同证寂灭,禁制便自消除,天人道的金光柱也消除不见。

    “呼!这个青鸾祖师真是个大老六,也就是没机会,有机会真要跟她好好谈谈人生,谈谈理想!”

    虽然以六道之身证悟解脱对他来说不难,但浪费他时间啊,他还是觉得用上古时候的规则好,有事打一架,谁赢谁有理!别整这些弯弯绕,忒烦!

    下边是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没错,饿鬼和地狱两道里面也有证道的圣者在,地狱里也有无极境界的大修士。

    花了不少精力把这六道禁制解除,累的是腰酸背痛腿抽筋,头晕脑胀眼发昏,要不是大天帝的自尊支撑着,他都想爬着进第三个空间!

    看着充满道韵的金光大门,南宫仙心中回忆起了小学时候的一句话:有种放学别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