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玄仙集 » 第71章:亚圣三境

第71章:亚圣三境

    “嗯,不错!”

    王胜龙抚须而笑,虽然吴江处于劣势,但他看到了吴江身上那丝蜕变的不屈意志,有点武神的影子了,他这做师父的很欣慰。

    武道分为后天三境,先天二境,武圣三境,第九境是武神,因为武神是凝炼了不朽意志的武道极境,形与神合,武与道成,故称武神。

    换句话说,武神的境界就是,你可以打得死我,但你打不服我,我的战力有败,但我的意志却不会服输!

    舍弃了生死,方能求证永恒,他吴江今天这一战就是要消除曾经战败的阴影,这一刻,他悟了,内心一片清明,再看这山川便显得粗糙了。

    “破山!”随着吴江一拳轰出,飞来的山岳便破碎成白雾消散不见。

    他没有出枪,只是迈步在这山川景色中,眼中倒也颇有几分轻松惬意,反而像是欣赏美景的游客在随手驱赶飞虫蚊蝇。

    余素有感觉被侮辱到,拂袖间又是一道长河虚影似匹练如巨蟒般击出,已经冲到对方面门前了,对方才喊出一声‘断江’。

    长河应声破灭,这一次可不是在侮辱,这是赤裸裸的打脸了;余素又念了一句诗词,画卷中突然变换出一副惊涛骇浪之景。

    “化意为境!不错,可惜你不是真正的圣人,否则还真能伤我。”吴江看到巨浪拍来,却也只是仔细的审视了一瞬间,便知道了这是圣人级化虚为实的手段。

    画卷圣器内的所有威能都被调动起来,化现出了余素诗句中的景象,这次的化境手段完全拥有圣人级的战力。

    “看吾新创一招,名为:倒海!”

    面对圣人之力,吴江不得不正视,持枪蓄力,武意化入兵器中,显化出枪影横空;上前半步,转身崩扫,滔天巨浪在这一击下如雪崩山塌般倒卷滑落。

    最终还是余素倒退了数丈远,毕竟对方已经晋级武神,而他还不是真正的圣人,虽然可以借圣器之力暂时打平,但自己的根底还是不如对方。

    “余亚圣,这次切磋到此为止可好,上次的事,多有得罪,稍后会有赔偿。”

    他们武道修士并不是没有脑子,也不是没有情商,只是双方处于对立阵营,他也不可能怎么礼貌得起来。

    现在成了武神,修为心境都有质的升华,看问题的方式也跟之前不同,处理起事情,较之前而言已经很有分寸了。

    虽然对方尊重了一下自己,但余素他还是意难平,我一个亚圣还用你可怜?看不起谁呢?说不得今天本院首也要临场证个圣人了!

    当然,余素并没有把握,但这个气书院能受,他余某人不能受,你拿我当垫脚石是吧,踩我是吧,我不是那受气的人!

    余素并没有回答,画卷的神威气势并没有消失,反而在无形中更加的坚固。

    看着气势凝实的对手,吴江收回了轻视,对方这是想临场证道吗?

    他可以临场证道,是因为此前已经摸到了武神的门槛,武圣之境已经圆满;你余素虽然是亚圣,但亚圣之境却并未圆满,这样的情况下,你怎么证道?

    幸好他这话没有说出来,不然余素非要指着对方的鼻子好好骂一声‘文盲’!

    他们书院早就在南宫仙的指导下,理清了亚圣的境界位置,亚圣他不是一个单独的境界,他只是没有完全证道的半圣,半圣也是圣!

    修为、心境、意志,这三种情况只要有任一种达到了圣级,都会从大儒质变到圣人级,但想要三要素完全达到圣人,自古以来,加上王叹也只有六个。

    那些没有完全质变成圣的人就被称为亚圣,以前的圣人们也觉得亚圣是一个境界分层,直到南宫仙讲解经义时把文道修行境界完全划分清楚。

    文道分为四家,鹿鸣书院儒家入世经务,松林道宫是道家处世中庸,另外两家分别是宣武书院的兵家和训律学院的理法家。

    兵家是先圣人研究世间兵法和兵道开创的一门学问,讲的是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兵法的出现,兵法的谋略理论和实际应用等科目。

    兵家当然也研究武道,但他们还是修的文气浩然之道,只不过大多是文武双修的,跟蓬莱世界的文仙双修类似。

    这世界的规则暂时不支持浩然气和修仙真元的并驾齐驱,所以文道修士虽然也能延年益寿,但寿命比仙门要短的多。

    理法家的圣人当初研究了天规地律,以此开创了理法学,讲述了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人可以掌握这些规律而修行,跟松林道宫算是一外一内。

    但所有圣人和亚圣们都以为亚圣是一个境界,他们认为三要素只有其一质变成圣,并不算成道,这种思想在地球的人间界都是过时的。

    但凡这世界佛门的理论发扬光大,他们也不至于认为亚圣非圣,其实亚圣算是低配弱化版的圣人。

    心境和浩然气修为是最容易质变入圣的,但意志入圣才能根本性成圣,所以之前亚圣境界一直被他们硬分了三个层次。

    心境入圣最易,为亚圣初期心圣境,浩然气升华入圣稍难,为亚圣中期浩然境,亚圣后期却不是意志入圣,因为意志入圣就是真正的成圣。

    亚圣后期就是心境或浩然气有一样达到圆满,亚圣巅峰就是两个状态都达到圆满;他们就这么按部就班的修了上万年,固有意识害死人呀。

    南宫仙讲了心志的磨炼可以不依赖心境和修为,能够独立出去专门修炼,但这需要很高的悟性,所以原有那种循序渐进的方式也很好。

    就像吴江的突破,就是意志的蜕变,大儒和圣人,差的最根本的东西就是意志,所以意志不升华蜕变,那就只有圣人级的战力,却无圣人的道果境界。

    这跟蓬莱的地仙胎养和脱胎神仙是一样的区别,是蛟是龙,只在意志升华与否,但意志升华却又需要很高悟性。

    而且就算悟到了意志的脱变关键,但就能抓得住吗?悟道的大儒亚圣很多,但真正能蜕变自己的却没几个。

    拿起红尘是修为,看破红尘是心境,放下红尘是意志;拿得起的人很多,看得清的人很多,但活明白放得下的人却不多。

    当初指导那些大儒和亚圣的时候没少费口舌,不过幸好没有白费,暗地里随时能突破圣人的已经有数十个,这可是南宫仙准备的一百张底牌中的一张王牌!

    不过余素显然不在此列,在大儒中他的年岁都是小的,虽然有南宫仙四年的培养,但底蕴积累到底是少了些,亚圣还凑合,晋级圣人就太勉强了。

    果不其然,余素完全释放了自己的意境,数十里内就像海市蜃楼降临一般,山河池水,宫殿楼阁,飞禽走兽,鸟语花香,缤纷而出。

    这家伙性情高洁,不喜人间俗务,每每留恋于山川景致,不时游览于名胜古迹,现在心境化现,内境外展,众人算是饱了一次眼福。

    王叹坐而静观,知晓余素并没有圣人意志产生;你这心境确实纯净,浩然气也充盈,但却没有灵魂啊,死物终究是死物。

    虽然心道可惜,但他王圣人并没有出口说什么,因为圣人出言,天机显化,说一句可惜,你就真的是可惜了,若是不说,或许还有个万一。

    看似迷信,实则不然,这就是窥见了天机的眼界,他是圣人,但也只是知道天机运行的基本常识规律,虽然他的认知,也不代表就一定没有希望。

    这是他书院的人,只要有一丝可能性,他都不会打断人家的道途,虽然就算说了,也没人会非议他什么,但作为圣人的自知不允许他放逸自心。

    这就是圣人不欺人也不自欺,真正的文道成圣境界,而余素虽然显露了内心的高洁纯明,但那景致却还只是景致,他的意志还在景致里,并没有升华。

    意志升华蜕变在地球和蓬莱叫作脱胎换骨,脱凡胎换仙骨之意;余素目前的状态就像地仙胎养圆满,虽然窥见了天道,但意志却还滞留在三界之内。

    他也想跳出三界,但他看不出来关窍在哪,寻不到突破的契机。

    其实是他的机缘不到,契机自然不会显现,亚圣的气息已经达到顶峰,但却把那美轮美奂的景致渲染的多了一丝刻意。

    南宫仙看得出来,余素的心乱了,虽然他进入了极深的定心状态,但那一丝追寻的意味却很明显,这反而会破坏他的道心意境。

    “唉,王者带青铜,个个都是坑!”

    空中的吴江不但没有出手阻拦,反而隐隐有护持的架势,这是在跟书院卖好,恐怕也是想留份善缘,好再次开口索要返虚丹。

    不过这也正中南宫仙下怀,之前那么气皇帝,也主要是想让他放下戒心,若自己真的直接拿出返虚丹,狗皇帝未必不会去找人检验一番。

    虽然别人大概看不出什么,但为免所有可能性,演他一波也不费事,还能气皇帝,多有意思!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