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京都无处不飞花 » 第五章 湖心亭独处

第五章 湖心亭独处

    兜兜转转了好大一圈,这别院虽大,可院里没有多少人。

    在靠西边的厢房里,丫鬟们给李渔找了一身干净的衣服换上,粘连在一起的湿发也擦干净了有些蓬松。

    仪容整理好之后,李渔正开门走动,门外就传来敲门声。

    原来是院里的丫鬟请李渔到什么什么亭,说是主人家在哪里等他,李渔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跟着丫鬟就走了。

    转过朱阁,路过一片幽静的林子,然后豁然开朗,林尽是一片碧绿的湖,湖中有个亭子,盖着碧绿青瓦,檐下半掩着帘子随风飘拂,亭里的人在恍惚间若隐若现。

    丫鬟在岸边的木桥走廊处停下,示意李渔独自前往,端庄的行了一个礼,便离开了。

    李渔站在桥边,看着这接天连叶无穷碧的如画景致,仰头闭眼嗅了嗅空气,然后畅快的舒了一口气。

    “绝!太绝了!”

    表达完内心的佩服,便一步步朝湖心亭走去。

    李渔前世是个潇洒有钱的公子哥,气质这一块儿拿捏的死死的,但是放眼当下,一个不高还略带有些弱小身子的李渔,走路的气质却显得有些猥琐,还是傲娇的那种猥琐!

    啪嗒,捂脸没眼看。

    此时李渔还特神气,觉得自己的气质杠杠的,散发出的迷人气质,可令万千少女为之倾倒。

    殊不知亭中的人,早就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噗呲一笑。

    “这人儿举止奇特,倒是滑稽。”亭中的女子自言自语。

    不多时,李渔走到亭前停下,抬头望着檐下牌匾“静心亭”,一个踏步跨过台阶走进亭子,距离没有控制好,脚下台阶还差零点一毫米就踏上去了,一步踩空,被绊的身形不稳,跌跌撞撞狼狈的入了亭子里。

    庆幸的是没有跌倒,李渔站稳脚步,为了掩饰尴尬,看着湖面握拳捂嘴,咳咳咳嗽两声,开口是:“这湖面的景色确实不错,太迷了,对,确实迷人。”

    他抽出纸扇,详装镇定。

    亭下的女子面露苍白,身形骨瘦如柴,仪容有些憔悴,只见她斟了一杯热茶,伸手示意李渔先坐下,动作轻颖无声极其文雅。

    “公子今日救得府中家眷,小女子甚是感激,还不知公子尊姓何名?”女子掩面。

    “我啊,姓李名渔字莫凡,人送外号青莲侠客。”李渔回应。

    这外号从何而来?是李渔临时起意,好在女子面前树立一个高大光辉的形象。

    “李公子这般侠肝义胆,实属难得。”

    “过奖了,江湖,如过眼云烟,能够寻一处僻静处生活,不知道是多少人向往的生活,罢了,还不知道姑娘姓名,无意冒犯。”李渔大话连篇。

    “小女子复姓仲孙,名曰萧萧。”

    仲孙?

    听到这个姓的时候,李渔心头为之一振。

    仲孙姓,可是国姓!

    当今龙椅之上那位,再创了仲孙王朝新的盛世,将仲孙姓响彻中原,威震四海。

    当年的仲孙王朝,在太上皇的治理下萎靡不振,普天之下一片萧条,自“甲子之变”后,二皇子在那一战身死,悲痛的太上皇主动让位,太子顺利登基,三皇子四皇子是太子一党,如今早已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王爷。

    而仲孙萧萧,就是死去的二王爷的亲女儿。

    据说在太子登基后,像是变了一个人,为家国社稷尽心尽力,励精图治,王朝上下翻然一新,在几十年的努力下,再创了这繁荣的盛世,其功就举世无双,街头巷尾的儿歌里随处可听。

    李渔端茶的手抖了抖,撒出些茶水。

    这细微的动作被仲孙萧萧全部看在眼里,瞧见李渔有些略微的震惊,她当然是不以为意,只是司空见惯罢了。

    当然,这手抖也暴露了李渔的本性,仲孙萧萧看破不说破,她虽是个弱女子,但也是个聪明人,不会置人难堪。

    随即便柔弱的开口:“公子从何而来,又去往何处?”

    “贫僧自......”李渔脱口而出,完全没经过大脑,被看过的西游记带偏,改口道:“来处不足道也,倒是在下闲游四处,只为寻人。”

    “寻人?公子所寻之人可否告知小女子,许是相识!”仲孙萧萧接下李渔的话,眼神里充满了未知。

    “仲孙小姐你可知道江都的靳静子?”李渔慌忙询问,不想错失关于她的任何消息。

    “未曾可知。”仲孙萧萧站起身来,吹着了湖上的微风,咳嗽了两声,一边拉上帘子一边回答:“公子寻的人,小女子可让家中帮忙打听。”

    李渔若是答应下来,和先前救人的事相抵,皇室仲孙家可不欠他人情了。

    “多谢仲孙小姐!”李渔欢快的答应下来。

    他李渔做事就这么不过脑子的吗?

    仲孙萧萧婉尔一笑,见这人心无城府,倒也可交,只是举止言谈不同常人罢了。

    “公子客,咳咳,客气。”话说到一半,仲孙萧萧拿着手绢挽嘴咳嗽起来,像是受了风寒。

    李渔将亭子里所有的帘子放下,又为仲孙萧萧斟满杯中的热茶,笨手笨脚的,在桌上溅射出些许茶水。

    “仲孙小姐这是?”

    “多年前偶感风寒,这些年来一直未曾痊愈,便静养在这僻静之处。”仲孙萧萧向李渔解释,“方法也尝遍了,无解。”

    李渔听了后,更多的是同情,说:“平时多大鱼大肉吃多一些。”

    “李公子这是何解?”仲孙萧萧满是疑惑,这和御医的说法可谓是背道而驰,追问道,“平日里大夫皆说食清淡之物。”

    “那些都是悖逆之言。”李渔身为一个现代人,明白营养对于人体的重要性,“每天大鱼大肉多吃一点,把身体养好了,这病自然就好了,清淡的食物本身具有的营养价值不高,身体只会越来越差,时间久了越来越拖不起。”

    “公子这方法,或许值得一试!”仲孙萧萧像发现了新大陆,眼里闪烁着光芒,“这就吩咐家眷去安排,公子若无事,还请留下行个便饭。”

    李渔说“好啊”一口答应下来,他脸皮厚,蹭饭这种事儿,他没少干过,还是在皇亲国戚家蹭饭,更得蹭一蹭。

    也不知道这别院伙食有多好,不说满汉全席那么奢侈,十二个菜应该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