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秦时公孙玲珑名家篇 » 我那人人喊打的师祖之循名责实二

我那人人喊打的师祖之循名责实二

    先生:悬书是什么。慕雪又问道。

    悬书是挂在城门口推行法令的公告。

    议论的太多,实在管不过来了,执政者下令禁止“悬书”,不在让百姓讨论朝政和法令。

    师祖觉得法如果不公布,那么很多人又要遭殃,就改用“致书”即写信的方式来传播法令,和议论朝政。

    因为“致书”不属于“悬书”。

    无奈,子产又下令禁止“致书”,师祖随即又用“倚书”即在寄送的包裹中夹杂书简材料的方式传播批评法令和议论朝政,因为“倚书”既不属于“致书”,也不属于“悬书”。

    就这样,子产的令无穷,师祖对应之策亦无穷。

    因为师祖能言善辩,子产一众执政大臣对他无可奈何。

    后来师祖开始帮助百姓打的官司,并且他打的每一场官司,都能打赢,所以百姓都很爱戴他。

    师祖帮人打官司,费用大案件是一件大衣,小案件是襦裙。收费不是很高,又总能赢,很快衣服就堆积如山。

    慕雪忍不住笑着道:师祖是不是有怪癖,只收衣服,不收铜钱?

    众人哈哈大笑

    先生道:师祖是贵族大夫,也不缺钱,这些衣服自然是拿去送给穷人了。

    有人见师祖这样能赚钱纷纷来和师祖学习,师祖为了让更多的人懂法,懂如何打官司去维护自己的权利,耐心的和他们讲解法的知识并教会他们辩解的技巧,以及怎么避免严刑逼供。

    很快更多百姓都学会了维护自己的权利,一时间“民口喧哗”当时百姓备受欺压,连为维护自己权利都要被说话多。

    后来子产去世了,驷歂执政

    而此时有一个官吏,他的儿子被师祖揭发贪污,因为这件事涉及了很多大臣,所以朝臣都想不了了之。师祖不肯罢休,继续追查,

    本来已经收集到很多线索,也已经收集到了一些证据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

    洧河发大水,城中有一个富贵人家,他为富不仁,故意在水灾的时候抬高物价。很多人买不起粮食而出现人与人相食的事情。这件事情让祖师很愤怒。

    也许是苍天有眼,那个富人被大水冲走淹死了。有人打捞起富人的尸体。

    富人的家人得知后,就去赎买尸体,但得到尸体的人要价很高。于是,富人家属就来找师祖,请他出主意。

    师祖虽气他他们为富不仁,但是现在百姓急需用品,也受了富人家属的衣服对那富人家属说:“你安心回家去吧,那些人只能将尸体卖你的,别人是不会买的。”富人家属就不再去找得尸者卖尸体的人。

    得尸体的人着急了,也来请师祖出主意。师祖知道他一向是个无赖,一计上心,于是又收了衣服对他说:“你放心,富人家属除了向你买,再无别处可以买回尸体了。

    一直到富人的尸体臭了,两家人才发现师祖的算计,于是状告他。

    本来这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但这一次的事情,让盯了很久师祖的世家贵族抓到了把柄,他们怎肯轻易放过,就借此机会污蔑师祖愚惑众人,造成国家大乱,民口欢哗。找了个借口将他迫害,并展尸于众。说道这里魏先生眼中尽是悲痛之色。

    为什么很多人都说祖师是贪财呢。

    先生很快恢复神情:如果祖师真的贪财,他得罪了那么多人,那些人早就把他给碎尸万段了。何必到后面才找这样一个借口。

    众人脸上皆带悲痛。

    可是他做的这些事和命名没有没有什么关系啊,为什么是名家先祖呢。青时不禁问道。

    名家并不是简单的为实物命名。而是为万物命名。

    名是名称名字概念,也可以做为语言,规则和制度和礼仪等等

    而实就是具体的实,真实存在和客观存在。

    师祖制作竹刑就是给新的时代制定一个新的秩序,是为新秩序命名。然而如果只是这样子,他还不能归类为名家,更不能称作名家的祖师。

    他著作了一本书《刑名》提出了刑名之辩,循名责实的理论,

    他的刑名之辩后来逐渐演变为儒家墨家道家还有名家的名实之辩。此后便有了名家。

    名家包含百家。在百家中地位斐然。

    老子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这是道家尝试给道一个解释,一个命名。

    孔子说:名正言顺。儒家的名是想给时代名个秩序。

    儒家荀子讲到“制名以指实”即是大共名、大别名和小别名,这些体现儒家人对君臣,父子等人伦纲常的思想。

    墨子日:取实与名”强调务实。

    等等。。。。

    魏无极接着道那我们名家存在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名家就是让名更加贴近实际,能准确的定义问题。

    如果一个国家的法,里面的条例不够精确,那么就会有很多歧义,严重的还会产生动乱。

    我们不是为了辩而辩,而是努力去定义这个世界的真理,去探索事物的本质。这就是我们名家所做的事。

    现在学宫占地多达一千多亩。里面由几十个院落组成。

    我们名家不单单做自己的学术研究,也研究各家对名实的看法。

    里面有儒家名学院,法家名学院,墨家名学院,道家名学院等十几个学院。

    。。。。。。。。。

    魏无极讲的就是我们祖师的故事了。众人鄙视唾弃他,而在我们眼里,他幽默风趣,潇洒俊逸,博学多才。后来师祖的尸骨被埋葬在他开创的名家学宫。

    名家秉承师祖遗训,世代都革新去旧,所以发展很快,其他家的名实研究跟不上脚步,而独有公孙家和惠施就作为名家代表。

    到名家第五代学宫宫主公孙龙那一代就已经没有简单的对比名和实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把名看成实的附属品而且把名延伸到了语言和概念上。

    更是把名和实进行了分离,把概念名称语言变成了思维的对象。

    在后来我们这一代,我们已经不参与皇室贵族间的斗争,只作纯粹的学术研究。

    最终在纯粹的思维研究下研究出太上幻术,和破幻术。

    因为我们名家进步太过神速,世人的认知已经跟不上我们,我们能读懂他们的学说,他们却读不懂我们的研究。

    世人认识跟不上,学术也看不懂,更不了解名家神识以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