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郭里保 » 郭里保(十三 初识万秋田)

郭里保(十三 初识万秋田)

    夏至夕漏迟。到了夏至,天不再长也不再短,不短不长18天,这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候。

    里人整天围着庄稼转,麦茬地是有草无草都得耪,那老锄,七八斤,朝前一扔,向后两三拽,麦茬就松动了,可别说,麦茬掉了,地块就好,豆子、高粱、绿豆、豇豆、黍禾长得就精神。老庄户会在下午三四点时候,放下锄头,豆子稞里走一走,随便拣一处麦茬,一提溜,麦茬就掉,活络行了。耪一天,两个肩膀子那个疼,抬不起来。那草呢,耪完的遇雨就复活,不下雨也活,地里的草秧子、蚕草、八瓣子草、蒿子、香椿子活活泼泼,与高粱、豆子、黍禾爱恨相生。

    光绪三十年(1904年)小暑(阴历5月24日)那天早晨,蝉鸣柳枝,明俊坐不住,出了堂屋,只看到孙三栽植的半夏在花盆里开着黄绿色的花朵,这半个多月很少看到孙三身影,孙三早出晚归,长在地里。孟敦琢呢,早早地出完牛铺,推土垫栏,上完草料,估计又去南大岭梨树行了,山里长大的孟敦琢张飞绣花,也只有五月小疙瘩样的梨扭子能拴住他的心了,于是明俊出去走走。

    在二叔惠立门前的槐树下看到明伸(光绪十七年1891年出生)、诚二婆婆家五小子明水(光绪十七年1891年出生)、致立叔家的明由(光绪十八年1892年出生)在石凳上玩耍。看到明俊走到身边,明伸也不害怕,喊声二哥;明水、明由在一旁怯生生地站着不说话。这帮小子肯定是从义学偷跑出来的,自从光绪28年二叔惠立早走之后,二婶米氏对明伸溺爱有加,明伸混世气候渐显,明俊多说不宜,再则孩子耳朵不包风,记不住听过的话,说了也没用。穿过西门,来到麦场,站在堰头,郭里的田野一览无余,那拔节孕穗的高粱绿幕般铺在泫河两岸。

    眼前的西泫河撇在河道南岸,浅水细流。可一下大雨,那水焦黄,一个浪头,一个浪头,水耗下去,沙窝深得有米把深;里人栽植的苕子掩埋在淤泥里,杨树挂满了柳枝,谷子的穗子缀着泥点,高粱的叶子残破不堪。然后笤子一墩墩的生长出来,高粱愤怒的吐穗了,杨树黄色的毛茸在绿叶间若隐若现了,这就是郭里的西泫河啊。

    明俊下到麦场西边的沟底,向南走20多步,绕过水汪(水塘),踏上挑担路,那路米把宽,行人错过肩就行,宽了占地呢,此时,麦收时候的脚印早就被浮土淹没。当听到潺潺的流水声的时候,眼前便是西泫河了,清流浅水,藻荇若带,芦黄苇青,水鸟飞掠。在浅水处,不知道谁搭了三十多块石墩,踏着石墩,里人便可以去泫河南堰的拐弯子沟种田,去南大岭东林祭祖,去蒺藜山砍柴薪爨(cuàn,烧火煮饭)用。

    隐约看到孟敦琢从南方远处走来,身后跟着一个人。过了河,在河湾苇子处,孟敦琢对明俊说,二哥,来湖里看看啊;又转身看看身后的人,对明俊说,这人从抱犊崮那边过来的,想到保里讨口水喝。明俊见来人身高一米六,薄脸堂,走路带风,虽面生可疑,欲盘诘稽其所来,能否容留,又似觉不妥。明俊豪爽,便延请来人到家中做客。

    交谈中得知来者是大炉万秋田,字鸿源,光绪七年(1881)出生,上大炉村人士,家有田2顷,林场5顷。自幼爱骑射,善结交,为人仗义疏财,扶危济贫,大炉一带,万三之名妇孺皆知。

    大炉靠近抱犊崮,崮高林密,时有强人出没,前几天父母被山里草寇绑架,在沟西陈毓山(光绪六年1880年出生)、卜阳(今埠阳)的刘清如等好友劝说下,万三按捺住心中怒气,交钱赎回双亲。事后,万三暗地里在抱犊崮灵峰寺附近把绑匪的杆子头打伤,为此远避,路过郭里南大岭,在梨行讨水喝,遇到孟敦琢。明俊有意结交,便与万秋田结拜,秋田长明俊三岁,明俊称秋田为兄。

    勾留几日,明俊说,你在我这里吃喝,我能供应得起,光在这里也不是事,什么时候是个头哎,听说山西那边买卖多,我给你路费,你去那,找个出头之路。给万三一宗子钱,背着,步撵走。临行前,明俊叮嘱再三,送至西门外,互道离别。至此,明俊羽翼渐丰。

    这几天,孙三也没有那么忙了,进入小暑,豆子稞长高了,野草起不来了,不需要耪第三遍了。咬泡(霉变)的高粱叶子打下来,也晒干拧成绳,捆上挑回家,堆在牛棚里。5月28日那天,孙三想起留在葫芦铺的几把镰刀,也该取回了,便去葫芦铺,付了火镰工钱,孙三出了过道门,看到楸树花朵落了一地,每一小朵2公分大小,张着喇叭口,一阵风起,粉红色的花瓣随风飘到围墙外的竹林。

    楸花不落干地,老天要下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