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牵丝仙缘 » 第九章 万安寺

第九章 万安寺

    转眼间又过了三日。

    清晨。

    南方的大雪北上,逐渐淹没了这偌大的长安城。

    原本繁华的街道上,只有零星几人,行色匆匆。

    街边转角处,宁远背着藤篓,缓步前进着。

    早上吃了最后一餐,身上的钱也被花得一干二净,

    小莲从藤篓中悄悄露出了一双眼睛,望着街边热气腾腾的包子铺,偷偷咽了一口口水。

    现在既没了挣钱的路子,也没办法投靠宋全他三舅。真真是到了穷途末路!

    虽然依靠着体内神奇的力量抵御了风寒,饭却没了着落。

    正在宁远愁急时,一旁卧在路边的身影突然起身,像是一道风一样窜了出去。险些撞到了宁远。

    “看路行不行?!”

    宁远心情正是烦闷,遇见走路不长眼的人,冲那人抱怨了一句。

    但那突然跑来的人根本不理,头也不回地冲向了道路的尽头。

    宁远定睛一看,那人一身打了补丁的粗布麻衣,头发乱糟糟的,手中还捧着个铁碗。

    原来是个小叫花子。

    “嘿嘿!年轻人性子就是急。不就是一顿饭?少吃一顿又不会饿死!”

    一道苍老的声音慢悠悠地从后方传来,宁远转头一看,一名年老的乞丐拄着拐杖,不紧不慢地朝同样方向走去。

    一边走着,一边剔牙。身上肉眼可见的灰尘油污。

    那乱糟糟的胡子中甚至还夹杂着剩饭剩菜的碎屑,看得宁远差点要吐出来。

    同时行动的还远不止这两人。

    街道附近的乞丐纷纷起身,朝着同样的方向走去。

    “新来的小伙子?长得很结实嘛!”

    老乞丐抬眼打量着宁远,然后好心提醒道。

    “若是找不到吃食,就随我们来吧。”

    宁远被噎的无话。

    他低头看了看。

    袖口破碎的布条在空中摇曳,胸口处、大腿处打着两个显眼的补丁。

    再摸了摸自己的脸颊,胡子已经生的甚长,显得不修边幅。

    这模样与那些乞丐还真有些相似!

    “我……”宁远刚想要开口解释,但想到老乞丐的话,还是咽了回去。

    跟上去瞧瞧也无妨

    跟着一众乞丐,宁远走到了街道的尽头,然后一座庞然大物矗立在眼前。

    咚!!!!

    一阵悠长绵延的撞钟声入耳,印入眼帘的是一座宏伟的寺庙。

    万安寺。

    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镌刻在红木牌匾上,显得十分大气。

    厚重的寺门外矗立着两尊怒目金刚,被擦的锃亮。

    光是站在外面,就能闻到飘来的香火气,让人莫名的安心。

    寺庙的占地面积很大,在这寸土寸金的长安城也绝对算是个标志性建筑了。

    而寺庙的门口,放着一个足有半人高的木桶,里面盛着白米粥。

    木桶旁,一名身着红衣袈裟的老僧正举着大勺,为刚刚赶快的乞丐们盛上一碗热粥。

    乞丐们争相递出自己的饭碗,几乎都要递到了老僧的脸上。更有甚者想要将饭碗伸进桶里,却被老僧啪的一声打了回去。

    “施主切莫急躁。人人都有份。”

    老僧也不生气,只是不紧不慢道。

    待到走近时,宁远才看清了老僧的样貌。

    老僧身材矮胖,留着长长的白眉,眼睛不大却是炯炯有神,年纪已大,手上的动作却是不慢,生的一副慈眉善目的样子。

    这样貌,倒是容易让人联想到佛教的弥勒佛。

    一人被打,其他乞丐这才有所收敛。

    待到乞丐们大多分到了粥,刚刚那个提醒宁远的老乞丐这才慢悠悠的走了上去。

    老乞丐不争也不抢,几乎是生生等到了最后,才把自己的碗递了过去,与其他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毕竟是老乞丐,还是成熟稳重一些啊。宁远在心中感叹。

    老乞丐接过饭碗,朝里面看了一眼,然后皱眉:“怎又是这清粥?”

    “都连着吃了四五天了!弟兄们缺的营养这一块,谁来补?”

    听见老乞丐的话,宁远瞠目结舌!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老乞丐是花钱订的吃食呢!

    老僧依旧笑眯眯。“这些天客流少。寺里香火钱吃紧。等到春暖之日,定会给施主奉上不一样的伙食。”

    “那你最好搞快点!自个吃得肥头大耳的,怎么就不知道施舍施舍我们这些可怜的乞丐呢?!”

    “明天我就不过来了,等你改好为止!知道了吗,老登!”

    老乞丐说罢,头也不回地走开了。

    只留下原地的老僧人摇头苦笑。

    “这老叫花子……素质还不如刚刚那些人呢。”宁远吐槽。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啊。

    待到众乞丐散去,宁远这才上前双手合十道。

    “大师。在下乃开阳人士。战乱流落到次,身上没了盘缠。可否讨口饭吃?”

    老僧养着宁远,微笑点头。“接济落难之人,也是老衲的初心。”

    说着,老僧就从一旁取来了木碗。

    “施主若是没有吃食,尽管来我这万安寺。我这虽不是什么佛家大寺,但多施主一口饭,还是没问题的。”

    “两口,得两口饭!”

    这是,小莲从藤篓中探出了脑袋,用手指冲老僧比着二。

    “哦?”

    老僧诧异地望向小莲。

    “原来还有个小施主。倒是老衲眼拙了。呵呵。”

    “如此便多谢大师了。现如今大夏动乱。能在乱世中有此善举,着实令人敬佩。”

    宁远称赞道。

    “呵呵。万安寺传承如此。老衲能力有限,相较于先辈,做的还远远不够啊。”

    老僧说着将两碗粥递给二人。

    宁远小莲也不客气,接过粥就吨吨吨地喝了起来。“方丈爷爷!方丈爷爷!”

    “你快来!丸子刚刚昏倒过去了。我摸她的额头好烫好烫!”

    正在这时,寺庙内突然冲出了一名小男孩,指着里屋急匆匆道。

    小男孩与小莲的年纪相仿,身材瘦弱,穿着寺庙中的纳衣,收拾得整洁干净,明亮的大眼睛显得格外有神。

    “嗯?”

    老僧听了一惊,冲着宁远二人双手合十道:“施主,寺中出了状况,老衲失陪了!”

    说罢老僧便飞步跑了进去,寺门前盛粥的木桶木碗也没来得及收拾。

    “大师莫急。在下也略懂医术,不如一道前去?”

    宁远耳朵微动。刚刚受人恩惠,手中又有医者傀儡,正好可以帮上忙。

    “甚好!”

    听见宁远的呼喊,老僧冲他连连点头。

    宁远说罢更在了后面。

    而那名小男孩则冲他投来好奇的目光。

    寺庙内。

    这里的积雪并不深,看起来像是刚刚被打扫过。

    寺内格局宽阔,除了一些佛教标志性的石制建筑外,基本都是开阔的砖瓦地面。

    正对面是寺庙内堂。往前走去不过二十来层台阶,远远地就能瞧见里面雕铸的释迦牟尼,以及围在他周围的罗汉、菩萨等。

    寺庙左边是供僧人居住的房屋,右边则是用来练功的木桩场地。

    “倒是没什么人,难怪只有大师一人施粥。”

    宁远环顾四周,却是只看见了内堂下扫雪的两个年轻和尚,其他就再也见不到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