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牵丝仙缘 » 第十四章 书信

第十四章 书信

    一座狭小的木屋。

    屋内布置的十分简单,只有一张床,一张书桌,以及挂在墙壁上的佛陀画像。

    身着袈裟的无相大师不紧不慢来到了书桌前。

    他一边磨着石墨,一边盯着佛陀画像自言自语。

    “踏破尘世千重浪,心中方显菩提果。佛祖,今日弟子心中又有明悟……”

    笔墨磨好,无相又取来了纸、笔。

    思索一阵子后,缓缓落笔:

    承渊亲启。

    一月不曾往来书信,近来身体可曾安好?

    今长安城变,南国暴乱,陛下大闭城门,锦衣卫行凶作乱,弟若北上,望三思而后行。

    听闻皇宫中有凤鸣阵阵,不知真假。龙翔凤鸣,是为吉兆,可否拯我大夏于水火……

    难民一路北上至伏虎城,不知可有一线生机。每每念此,不仅潸然泪下。

    我大夏立朝八百余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怎么会今日病入膏盲?可悲!可叹!

    ……

    今日偶遇一奇人。少年年岁十之六七,医术了得,亦傍有家传戏法,着实奇特。然未经尘世,心性稚嫩。

    我将其留在寺中,实存私心,罪过罪过。

    ……

    弟应知,每每传信于你,总唤豆丁跑向城边驿站,事后交予他两文钱以作奖励。

    然,豆丁不买吃食,不易玩物,却是购得当归、白苓,以医他人之痛……

    无相顿了良久,然后长叹一口气,接着写道:

    心性通明,广怀苍生。屈居于万安寺,屈居于长安城,着实可惜……

    ……

    寺中诸事繁多,钱财日紧,退寺之人愈多,亦如大夏之将倒,恐再难撑一年之数。

    余年时已高,去时落叶归根。但寺中无后继之人,万安寺倒,恐一身不得心安。

    观寺中小生,唯清远一人尔。但清远六根未净,难承衣钵……

    回望一月来路,又是一地鸡零狗碎。望弟见谅。

    盼君早日北上,你我共赏新春花火。

    无相。

    书信写好后,无相便从隔壁唤来了豆丁。

    “怎么了方丈爷爷,都这么晚了。”

    小豆丁一边揉着惺忪的睡眼,一边不情愿地走来。

    “呵呵。自然是有好差事给你!”无相笑着,将封好的书信叫到了小豆丁的手中。

    “还是老样子。”

    无相先是从怀中掏出了两文钱。“这是这一次的报酬。”

    说罢他又掏出了一贯铜钱:“这是买药的钱。”

    小豆丁拎着沉甸甸的钱吓了一跳。

    “方丈爷爷!用不了这么多,今天买的都是些寻常的药材。”

    “这是爷爷给你的奖励!以后好好听我的话。寺中的支出都由我来,还用不着你小子逞能!”

    无相笑着摸了摸小豆丁的脑袋。

    小豆丁调皮地吐了吐舌头:“方丈爷爷自己说的嘛。这些钱由我自由支配。”

    “哎。你这孩子。”无相有些无奈。

    “还是城边驿站?”

    “近日城门封锁的紧,也不知能不能送的出去……”小豆丁有些犯难。

    “这样么……也不着急。等城门开时再送吧。”无相大师思索道。

    “方丈爷爷的朋友是什么样子的人呀?你们的感情真好。每个月都有书信往来。”小豆丁有些羡慕道。他在寺中的朋友虽多,但是也仅限于此。

    可以说,出了万安寺,小豆丁就再也没有认识的人了。

    “他么……”无相微微一笑。

    “我们没有见过,但我们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没有见过面?!没有见过面的人,也算是朋友吗?”小豆丁一脸惊奇。

    “当然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能光看表面。有的时候,文字的交流反而更加真实些。”无相耐心解释。

    见小豆丁有些苦恼地思索,无相又笑道:“你现在还小,等你长大就知道了。”

    “好了,快回去睡觉吧。”

    说罢,两人各自回房。

    ……

    翌日。

    天刚蒙蒙亮,宁远起了个大早。

    一日之计在于晨,感受着天地间充盈的灵气,宁远顿觉干劲十足。

    “早啊大师。”

    宁远来到万安寺大门前,对无相打了招呼。

    “早,宁施主。”

    无相备好小米粥,乞丐们已经排成一条长长的队伍翘首以盼。

    宁远接过大勺,一边给乞丐们盛粥,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和无相大师聊着。

    “熬粥,盛粥,施粥,都是大师一人干?”

    宁远望了望四周,发现这两天清晨,出来施粥的,只有无相大师一人。

    “寺中不是还有其他和尚?”

    “呵呵。大家平时里劳累,也得多休息休息。最近寺中人手不足,老衲也只能亲力亲为了呀。”

    无相摆摆手,倒是没太大所谓。

    到了这个年纪,也不需要太多的睡眠。

    “人手不足?”

    宁远回想起来。

    这整个万安寺,除了那些被收养的孤儿,和尚的数量确实很少。

    估计两只手都数的过来。

    “我看咱这寺庙占地面积也挺大的,人手这么稀缺?”宁远发问。

    “哎。宁施主说到这个,可是戳到老衲的痛处了。”无相大师摇头叹息。

    “近年来万安寺势微,退寺还俗之人愈多。再也不复往日荣光喽。”

    宁远微微点头。

    寺庙并不是完全的慈善机构。

    若是没有足够的香火钱支撑,落败也是迟早的事情。

    更何况无相大师每天还要养活二十多个孩子和这外面的乞丐。

    这也难怪他要想着办法“拓展业务”,增加寺中收入了。

    “听大师的意思,万安寺以前应该十分兴旺吧。”

    宁远问道。

    提起以前,无相眼中满是光亮,向宁远说起以前。

    “万安寺随大夏传承近千年,开朝立代之时,便享皇家香火。”

    “太始皇帝武力扫清六合,席卷八荒,风光无限。创立大夏时,便以佛家理论开化民智,统一思想。”

    “万安寺更是被钦定为佛教唯一正统寺庙,一时间往来香客无数,陪着大夏走了几百年的时间。”

    “七十年前,元景二十三年西部藩国霍乱,正是我万安寺第九代方丈坐镇幕后,为元景皇帝出谋划策,平定了藩国之乱。”

    “而那个人,正是我的师父。”

    无相说到这里,眼神中泛起泪光。

    “佛家也会参与世俗争斗吗?”宁远不禁发问,在他的印象中,和尚貌似都是整天坐在庙中敲木鱼的家伙。

    “哎。身处世俗洪流之中,谁又能独善其身呢?”无相感慨。

    “师父生于大夏,长于大夏,又怎会眼睁睁地看着大夏国亡呢?”

    宁远微微点头:“原来万安寺一向传承如此,让人敬佩。前任方丈救国,现任方丈救人。若不是大师的一口粥喝,很多像我这样的人恐怕就要饿死街头了。”

    “哈哈。我可比不得师父他老人家。万安寺如今衰落至此,而我能做的,也只是接济为数不多的苦难人罢了。至于现在的大夏皇室……”

    无相垂着眼睛,顿了顿:“难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