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独夫朱厚照 » 第4章 登基风波

第4章 登基风波

    “这...”韦敏看了看韦泰,又看了看朱厚照,不敢去拿那把匕首。

    “呜...”韦泰疯狂的扭动着身躯,想要挣脱绳索束缚却挣脱不得。

    朱厚照看着有些迟疑的韦敏,略带戏谑的道:“看来你叔侄二人感情还是挺深的。”

    被放开的韦敏抬头看了看朱厚照,咬牙道:“奴婢遵旨。”

    随后捡起匕首,朝韦泰走去。

    被绑着的韦泰眼中喷火,死死的盯着朱厚照和韦敏。

    “且慢!”朱厚照喊道。

    寝宫内的众人都是一怔,太子殿下要发善心了?

    朱厚照挥了挥手:

    “我晕血,抬到院里。”

    说罢,不管其他人的反应,朱厚照开始靠着椅背闭目养神,这具刚刚苏醒的身体还是相当虚弱,忙碌了一整晚,自己有些吃不消。

    片刻之后,刘瑾前来禀报:

    “殿下,韦泰死了。”

    朱厚照点了点头,问刘瑾道:

    “还有几个时辰早朝?”

    “两个时辰。”

    “去把名单上的人都给抓了。”朱厚照站起来伸了个懒腰。

    “你们今晚再辛苦一下,我去睡一觉。”

    弘治十八年五月十八日的清晨,紫禁城金水桥南,京师百官在此聚集,准备入宫参加早朝。

    依大明律例,待到午门上三通鼓毕,二门大开,禁军校尉率先进入皇宫内摆列,等到钟声响起,文武百官才从午门的左右腋门进入。

    然而今天,与以往不同的是,本该与文武百官一同等候的禁军校尉却不知去了何处?

    根据品级,站在最前方的内阁三人刘健、李东阳、谢迁面面相觑,他们虽说已经是身居宰辅之位,但眼前这种情形却实从未见过。

    谢迁转过身,朝着第二排、也是六部尚书中的马文升拱手问道:

    “约斋公以为此事如何?”

    历仕五朝、已经八十岁的吏部尚书马文升看着面前寂静的紫禁城,心中已经升起了不详的预感。眼前的情景和氛围让他想起了四十多年前的夺门之变。

    天顺元年的正月十七日,同样是本该在午门外等候的禁军校尉不翼而飞,当他进入紫禁城时,龙椅上的坐着的却是身居南宫的太上皇,紧随而来的就是一场针对景泰旧臣的清算和屠杀。

    马文升思索片刻刚想开口,午门上的钟声已经响起,这是百官进宫的信号。

    无可奈何的叹了口气,百官们站好队列,文官在东、武官在西,鱼贯而入穿过了午门,在奉天殿外等候朝会开始。

    等在京阁臣、京卿、勋贵等人全部进入午门之后,身后的午门立即被关闭。

    同时,大批的身着铠甲、手持兵器的禁军校尉从文楼与武楼后出现,沿着边缘站定,将群臣围在了中间。

    “这是发生了什么事?”

    “不清楚啊。”

    “莫不是真要迎立外藩即位?”

    “慎言!慎言!”

    百官们手持朝笏交头接耳,随着时间流逝,说话的声音是越来越大。一些监察御史开始走动,轻声咳嗽提醒,让说话的官员们禁声站定。

    随着日头升起,却依旧没人出现。

    压抑的气氛弥漫在奉天殿前的广场,脾气耿直火爆的谢迁再也忍受不住这氛围,准备闯入奉天殿,找宦官们问个明白。

    大行皇帝在位时,对文官可谓是毕恭毕敬,如今却在此苦等,我等何曾受过这等窝囊气!

    正当他准备出列之时,一声鞭响传遍了整个广场。

    躁动的百官当即静了下来,可脸上却都是怨气。

    一切都被坐在步辇上的朱厚照看在眼里,他轻蔑的笑了笑,对旁边的亲随说道:

    “咱们去抓人晚了一会,他们就如此不耐烦,皇考真的是把这些人惯坏了。”

    身旁的刘瑾手持拂尘,尖声喊道:

    “天子驾临!”

    待到承载着朱厚照的龙辇走近,众人才看清坐着的人乃是朱厚照。

    太子醒了!

    百官看到朱厚照坐在步辇上,心中皆是大惊。其中某些早已与兴王联系的官员更是吓得两股战战。

    朱厚照没在意他们的反应,等到步辇行到丹壁东阶,他走下步辇,大步流星的登上丹壁,坐在了奉天殿廊内正中的龙椅上。

    “皇帝即位,文武百官免贺免宣表,只行五拜三叩头礼!”刘瑾的声音传遍了整个奉天殿广场。

    朱厚照的出现让群臣深感意外,殿前的百官大多还处在震惊之中,听到刘瑾的话,一部分人才稀稀拉拉的跪了下去。

    而另一部分人却像聋了一般,依旧是直挺挺的站立。

    朱元璋打着反元兴汉的旗号起义,他本人更是对于元代蒙古传到中原的那种“废长立幼,以臣弑君,弟收兄妻,子烝父妾,上下相习,恬不为怪”的陋习深恶痛绝。因此有明一代,皇帝和群臣都是极其看重礼法,哪种场合行哪种礼,是绝不能错的。

    像平常的朝会,百官行一拜三叩头礼,而皇帝即位之时行五拜三叩头礼。更何况太子登基有一套极为复杂的仪式,朱厚照刚一见面便让他们行五拜三叩认皇帝,很多人是极不愿意。

    “咳...”一声咳嗽声从队列中传出,这是官员有事要奏的信号。

    朱厚照看去,只见文官第二排中走出一人,从班列行至御前,说道:

    “臣礼部尚书张升,有事启奏。”

    “大宗伯有何事奏?”朱厚照寒声道。

    明代官员好附庸风雅,常以周代官职古称来代指明代官职,像兵部尚书称大司马,户部尚书称大司农,礼部尚书又称大宗伯。

    而朱厚照称大宗伯不称爱卿,足以代表他的此时对张升是十分不满。

    张升大声道:“臣以为,殿下此刻即位,颇为不妥。”

    “不妥?朕何时即位,还要你大宗伯觉得妥当才行?”

    “不是臣一人觉得妥当,是要我大明的列祖列宗和天下的臣民共同觉得妥当!”张升上前一步。

    “昔晋文受册,三辞从命,是以汉末让表,以三为断。我大明律例,天子三辞三让,方可即位。想当初我太宗文皇帝奉天靖难,攻破南京之后亦是退居龙潭,待群臣三辞三让之后,方才入南京即位。

    就算完成了三辞三让也还有其他礼制,殿下应该接受朝臣上表之后,先在乾清宫接受百官朝贺,然后去祭拜大行皇帝梓宫,最后才是亲临奉天殿,接受群臣的五拜三叩礼。”

    “大宗伯说的有理。”朱厚照叹了口气:“可内忧外患之际,国不可一日无君,大宗伯此时应当简化礼制,何必在这繁文缛节上计较?”

    “殿下此言不妥,殿下痊愈,我等文武百官无不欢欣鼓舞。但臣身为礼部尚书,殿下有不合礼法之处,臣必要指出。否则百年之后,臣既要留恶名于青史,又无言去地下面对大明的列祖列宗。”

    朱厚照不怒反笑。

    老子再不快点登基就要有别人当皇帝了,你这个腐儒还在这里礼制礼制。

    弘治朝文官集团的骄横恣肆,他早有耳闻,料到今天突然即位,群臣必然不心悦诚服。

    只是没有想到,连即位这第一步都没完成,就有人跳出来反对。

    好在是他早有准备。

    “大宗伯是不是觉得,等你们把兴王从安陆请过来的时候即位,才是最为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