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独夫朱厚照 » 第18章 重启传奉

第18章 重启传奉

    刘健在奉天殿前当众扔乌纱帽辞官的消息很快便传遍了京师,听到这个消息的人们皆是扼腕叹息,首辅大人宦海沉浮四十五年,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但没想到新皇即位两三天就被逼走了。

    这小皇帝真是刻薄寡恩啊!

    不过,刘健辞官的消息并不是大家讨论的热点,因为附带的还有个更劲爆的消息——小皇帝要重启传奉官。

    所谓传奉官,其实就是不经阁部推选,直接被皇帝派人去任命的官员。这东西是明宪宗的发明,最开始也就是提拔些工匠、僧佛、方士之类的,然后就逐渐发展成了皇帝提拔官员的任命方式。

    其实这事对于某些个没开化的王朝来说,实在是再正常不过,毕竟皇帝真觉得天下是自己私产,而官员们都是自己奴才,所以就有了侍卫被提拔成大学士还能传唱千古的逆天操作。

    但是这种行为对于明朝官员来说,是绝对不可接受的,因为明代官员的想法,那就是“士大夫与皇帝共治天下”,官爵是天下共有的公器,而非君主个人的私器。你随意任命官员,就是对我们士大夫的不尊重。

    于是历史上强势的宪宗皇帝一驾崩,传奉官这个东西立马就被废除。

    这日正午过后,朱厚照下达了第一道传奉命令——任命吏部左侍郎焦芳为礼部尚书,同时入阁参预机务。

    这是为了补充刘健辞官留下的空缺。

    然而,京师中的很多官员听到这个任命之后的第一反应——就是捧腹大笑。

    京官们一致认为,经过弘治朝官场氛围的熏陶,大多数官员都会对传奉而来的官职嗤之以鼻。

    即使有人真的想靠着这种不正当手段升官,他也得有强大的心脏和脸皮来面对其他清流的指责和弹劾。

    更何况,这位焦芳是谁?

    翰林出身的清流!李东阳甲申科的同年!如今是吏部左侍郎,半步天官!马文升致仕以后吏部的工作一直是焦侍郎在主持,下一任吏部尚书的有力竞争者!

    你皇帝给人个礼部尚书和阁臣就想让人家叛变?

    痴心妄想!

    小皇帝还是太幼稚了!

    就在官员们嘲笑皇帝之时,京师官场又传来一个炸锅的消息:

    焦芳从吏部收拾完东西,屁颠屁颠去文渊阁上任去了。

    这个消息直接让京师官员下巴集体脱臼。

    为什么会这样?

    焦芳为何要在优势如此巨大的时候叛变投敌?

    这里面一定有内情,对,有内情!

    “焦守静在下一盘大棋。他一定是奉了李西涯的命令进入内阁,表面上屈服新皇,实际上暗中保护我等清流!”这是官员之间流传的另一种说法。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焦侍郎千古!”听者们如此感叹。

    一时间,文渊阁的内阁值房仿佛成了漩涡中心。

    而在此时的文华殿中,朱厚照正半躺着看司礼监新送来的题本。

    张锐走上前来禀报:“陛下,您给焦侍郎的东西,奴婢已经送到了。”

    “知道了。”朱厚照波澜不惊。

    张锐又说道:“焦侍郎请奴婢转告陛下,他想亲自面见圣容以感谢圣眷。”

    “让他别想有的没的。他在内阁好好干活,就是感谢圣眷。”朱厚照依旧是波澜不惊。

    听到好好干活四个字,张锐忍不住担心道:“陛下,奴婢听说外边有人在传,说焦侍郎并不是真心实意的进内阁替陛下分忧...”

    “说他是身在内阁,心向清流对不对?”朱厚照猜道

    “正是。”

    “那让他们乱想去吧,焦芳这个人如何?朕比他们更清楚。”朱厚照自信道。

    “焦芳结识过陛下?”

    “呃!算结识吧,在东宫的时候他是我的讲师。”

    张锐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那必然是忠于陛下的。”

    听到这话的朱厚照有些难以给他解释,当初开府东宫的时候,朱佑樘给他遴选了二十个老师,还隔三岔五的让内阁的徐溥、刘健等人也去客串讲经,而焦芳只是其中的几十分之一罢了。

    要说熟嘛,真不算熟,反正在朱厚照心里,真正的老师只有三个:梁储、王鏊、杨廷和。

    他真正对焦芳如此了解的原因,主要是在正史里面,这人是刘瑾的头号走狗、阉党的第一重臣。

    本位面中刘瑾已经被扔到了浣衣局,朱厚照也并不想把他弄回来。但仔细想来,不管谁是主人,只要给焦芳一个可以鸡犬升天的机会,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摇尾乞怜。

    比起百官拥戴的吏部尚书,焦芳更想要简在帝心的内阁首辅。

    自尊心颇重的读书人一旦真的开始摧眉折腰,那斯文扫地的速度绝对会令人瞠目咂舌。

    这种人你说他会给清流们当卧底?

    别搞笑了!

    想到这里,朱厚照心满意足的伸了个懒腰。

    喜欢玩集体逼宫是吧?朕让你们自己内部先打起来。

    百官们的承受能力实在是有点差,这就受不了了?更大的还在后面呢?

    思索着,他抬头看看外面天色,不满道:“马永成人呢?让他去请个人,等多久了怎么还没到?”

    张锐赶忙道:“陛下息怒,去刑部大狱里面请人,该走的程序还是要走一走的,奴婢让人去催一催。”

    此时,新晋内官监掌印太监马永成正大汗淋漓的穿过西华门,他走的并不慢,只不过三法司离得太远,别的衙门都在棋盘街,出了承天门就是。而刑部、大理寺、都察院这仨衙门倒是位于远离紫禁城的阜财坊,出城都比进宫方便。

    而且后面步辇上的那位爷身份有些敏感,皇帝临行之时吩咐:悄悄地进宫,打枪的不要。于是为了避人耳目,他们又绕了好远的路,从西苑那边进的宫。

    步辇上坐着的那人也是一脸懵,刚见着马永成的时候以为同僚们终究是扛不住皇室的压力,自己要从舒服的刑部大狱换到阴森的锦衣卫诏狱了。

    也罢,谁让自己只是个小小的六品主事呢?

    走到半路才发现路线有点不太对,仔细一问才知道是小皇帝要在文华殿召见自己,他也陷入到了深深的疑惑之中。

    文华殿内朝外张望的张锐看到马永成越来越近的身影,便朝门内喊道;

    “陛下,他们人快到了。”

    闻言,朱厚照当即朝殿外走去,两拨人正好在文华殿外面碰上面。

    众目睽睽之下,朱厚照神情严肃,对着步辇上的那人一揖到底:

    “国事艰难、府库空虚,我想要锐意改革,富国强兵,如今却缺乏左膀右臂,还望李主事能看在天下苍生的份上,能鼎力助我,振兴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