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前世我的青春好似烂泥 » 第34章半斤八两

第34章半斤八两

    三轮车在后面跟着,一行人来到机械厂,请厂长吃了个中饭,下午定制了三台许盛多自己改装的单螺杆挤压膨化机,4台改装的拌料机。

    发了一圈烟后,许盛多和他们聊起了农村水利发电的事,大家一致认为用水轮机,安装简单又实用功率还大,不过要去机电厂买。

    了解了一下,这些设备大概需要买多大的水轮机才带得动,大概多少钱才离去。

    买完包装机身上的钱就已经不够买膨化机了,几人又去取了3万元,把钱交了。

    又来到机电厂,订购了一套中小型的水轮机,付了钱带了一个专家回到县里已经快7点了,简单吃个饭就和田文权分开了。

    期间田文权几次看着许盛多的打火机欲言又止,可是许盛多总是急匆匆的也不好问。

    本想借着吃饭说一说,结果许盛多三两口就把饭扒了,他们三人就带着专家回村里了。

    大伯和许平海他们的货也早都回村了,全村挑煤的挑煤,搬面粉的搬面粉,挑着扁担翻山越岭的在搬运货物,结果当天都没搞完。

    村里祠堂这边都堆不下,只能往村民家里放了。

    23号早上祠堂没有开工,有外人,不过一些村民家里开工了,门口都有小孩子守着。

    许盛多和叔公几人带着专家去河岸边走了一圈。

    专家确定了一个位置,一边测量一边写写画画。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许盛多交代了一下旁人,叫上叔公一起闪人了。

    回到祠堂,许盛多把公账存折给了叔公,告诉他里面有7万块钱。

    然后又把建厂的图纸和设备布局图给了他,详细的说明了下如何使用,万一不记得了,图纸上都有标识和说明。

    让叔公对这个厂房的建设不需要太过认真,地板硬不硬化都无所谓,墙壁用木板拼接一下能遮风挡雨就行了。

    目前为了保密才选择这里,这里交通不便,未来也会影响环保,将来肯定是要搬出去的。

    叔公思索了,心里也了然了。

    于是许盛多又让在家年轻的,在家没有读书的,出嫁回来的姐姐妹妹来祠堂集合,祠堂反正没有开工,正好可以教她们做凉皮。

    不一会,来了18个美少女,许盛多一看。

    呦,他26岁的大姐许盛吉,24岁的二姐许盛祥也来了。

    “你俩不用带娃?”

    “不用,我们婆家帮忙带,回来跟着老弟吃肉嘛。”许盛吉说道。

    “老弟你真有本事,我俩一起回的娘家,正好村里杀了两头猪,这一餐就够我俩吃一年的猪肉了。”许盛祥也说道。

    “这只是一个开始,许家以后顿顿吃肉。”许盛多笑着说道。

    “多哥最棒,天天吃肉,多哥最棒,天天吃肉,多哥最棒,天天吃肉。”许盛兰,许盛明,许盛竹拉着手一起对着许盛多喊道。

    这三女是在场年纪最小的,都只有16岁,前世的时候就喜欢粘着许盛多,初中毕业就没读了,成绩一般,叔公建议务农。

    这三小只长相倒是不差,小小年纪就有美人相了,许家这块基因还是不错的,男男女女普遍颜值都很高,叔公年轻在部队的相片,那也是孔武有力,一身正气。

    “哼,你们但凡认真点读书,最棒的就是你们了。”许盛多说道。

    顿时三小只鸦雀无声了,引来其她姐妹哄堂大笑。

    “还笑我们,你们不是一样吗?”许盛明叫道。

    “对,都是半斤八两。”许盛兰跟上。

    “就是,都是半斤半两。”许盛竹双手抱胸说道。

    “好啦,好啦,安静,安静,今天叫你们来是教你们怎么赚钱,都过来。”许盛多郁闷,女人多的地方是非多。

    今天没有生产,厨房都是空的。

    “大姐生火。”许盛多吩咐道。

    “好嘞,老弟,这个叔公不是不准其他人学吗?怎么突然又让我们学了?”许盛吉走到炉子边一边堆柴一边说道。

    “嗯,辣条是不能学,我教的是另外一种叫凉皮,这种可以学,而且谁都可以学。”

    “啊,不用保密了吗?给别人学去了照着做怎么办?”许盛明急忙说道。

    “对啊!我们要天天吃肉呢!”许盛兰跟上。

    “哥,我昨天进祠堂偏房包装辣条,我都是闭着眼睛过去的,不敢瞧她们怎么做的。

    生怕将来哪个男人娶了我,套取我许家的机密。”许盛竹弱弱的说道。

    “哼,滚蛋!”许盛多没好气的说道。

    “大姐,这个凉皮我们去摆摊,实际上是推广这种小吃,我们卖的主要是原材料,

    你看祠堂外面里面那些簸箕里全是这个,靠你们几个卖到猴年马月去?”许盛多继续说道。

    “哦,懂了。”

    “大姐二姐你们也可以教会你们婆家,让她们也卖。”

    “不用了,我们自己学,免得她们以后来打探更多的东西。”许盛吉直接拒绝道。

    “我也是。”许盛祥跟着说道,这里出嫁的就她两人。

    “好,两位姐姐活得通透,下面我就教大家如何制造凉皮,今天全村的中晚餐就靠各位了。”

    “哇,我们要跟小德子一样去县里摆摊了哦,我们要和小德子一样去县里摆摊了哦。”三小只欢呼了起来。

    小德子就是许盛德,许平海的小儿子,跟三小只一样也是16岁。

    “停,停,今天既是教学,也是考核,今天没过关的,从明天开始就进那个小屋,从早到晚点蜡烛封包装口。”

    霎那间,安静得只听得到大姐烧柴火的声音。

    接下来的时间许盛多终于能安心地教学了。

    期间又来了21个堂哥堂弟,包括他爷爷的四个孙子海纳百川,许盛多一看到这四个哥哥就想到自己是多余的。

    他们中间有十个人是要派去田文权那边的,其余11人也想出去摆摊。

    许盛多想着反正是放羊,让他们出去锻炼锻炼,以后都用得上。

    至于住的话,去田文权那边的20人就让田文权去安排,剩下的人那小楼也还是能容下的。

    不过这下许家村青年一辈就基本都跟他出去了,剩下的就都是父辈以上的和妇女儿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