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一不小心成功了 » 第八章 研讨会

第八章 研讨会

    杨德华斜眼瞄了一下孙夏继续看报纸,嘴里说道:“孙夏,这么早找我有什么事?”

    “没事,来看看你。”孙夏说着挨着杨德华坐了下来。

    杨德华一边看报纸一边说:“你这个态度还可以,上次你们技术部来个小家伙,进门人也不叫,说他的件重要,要排在前面快点做。我问他是哪个件,他指给我看,我说知道了。”

    说完指指墙角的一个零件:“就这个,两个星期了,来催过一次,被我骂出去,就他急,人家不急?“

    孙夏只能在心里同情那个小家伙。

    接着杨德华准备又要开讲他当年在HLJ插队落户的故事,好像是组织乡亲们在山上伐了树弄到山下河里,顺流而下到镇上卖搞钱,如果问他树怎么弄到河里、怎么飘到镇上,他来了劲可以讲半天,那可是他往昔的英雄事迹。

    孙夏只得插嘴道:“你这个加工是自动的吧?”

    杨德华只得停下他的精彩故事,咽了口吐沫,看了看孙夏,心里有点不快,但气氛这么好也不能马上翻脸,很不情愿地慢慢地站了起来。

    孙夏马上抢在前面把那个铝合金零件拿了过来,放到数控机床的夹具上,一边很自然地说道:“你们当时是怎么把树弄到河里去的啊?”

    杨德华又来了精神,一边装夹好零件开动机床,一边开始他的精彩故事。

    孙夏用尽量短的时间结束了故事会,拿着加工好的零件送去做试验。杨德华依依不舍:“有空再来坐。”

    孙夏回头看看,这个小小的加工间几乎就是杨德华的全部世界,很大概率会在这里美化、怀想着很久以前的岁月一直到退休。

    总成试制好后很重要一环是尺寸检查合格,由于焊接变形,尺寸稳定达到要求是很难的。

    负责三坐标测量的是个年龄比孙夏大一点的姑娘,叫李文,人如其名很文静。用三坐标测量仪已经三年了,虽然年轻,但脑子好,测量水平不错。

    试制、测量每天会来几轮,最后一次测量会做到很晚,李文工作态度还是不错的,但每天做到深更半夜,尽管早上可以晚一点上班,一段时间下来也受不了,已经有了发飙的趋势。

    孙夏尽量好言劝慰,还学着帮她一起测,孙夏学得很快,减轻了李文不少工作量。孙夏还送了一支美国带来的口红给李文,弄得李文也不好意思翻脸。

    不过李文暗示孙夏,她这么辛苦要让她的领导知道。

    她的领导是质保部经理朱叶芳,四十多岁,很厉害的一个人。这类人记你的好自然会记住,刻意去说,很可能会说:“谁不辛苦?”

    孙夏告诉李文:“这个项目你做得很辛苦,我一定会记住你的。”

    总成焊接尺寸一直不稳定,孙夏仔细研究下来,发现设备供应商夹具设计有问题。

    设备供应商不肯承认,但尺寸一直不稳定心里也着急,同意按孙夏要求改,只是今天没有车,要明天来拆夹具。

    这时还是上午,孙夏查了一下这家供应商地址,发现就在附近。于是就自己动手把夹具拆了下来,夹具并不大,借了辆自行车就去了。

    下午改好回来的时候,突然下起了大雨,也没地方躲,孙夏被淋得里外湿透。

    好在焊接尺寸终于稳定了,算没有白跑。

    这几天孙夏感到很疲惫,很孤独。项目怎么会碰到这么多问题,一会儿试验通不过,一会儿尺寸不合格,那个有专利技术的铝合金产品性能也一直不稳定,所有问题别人都是向他报告,而他只能自己或召集人想办法,最后做决定。半夜三更看着一堆问题,可以讨论的人都没有,更不要说还有些人故意懈怠、刁难。

    面对故意懈怠、刁难,孙夏知道不能发火,也不能告状,发火没有资格,向谢明利告状未必能解决问题,向叶林告状后遗症很大,而且孙夏不想让他们两位觉得自己搞不定这些事情,但在项目进度的重压下,内心是煎熬的。

    这天叶林晚上十点多钟在试验室找到孙夏,了解了一下项目情况,接着便想顺路带他一起走,孙夏说还没好,让叶林先走,叶林问什么时候好,值夜班的试验工程师说:“孙夏每天都一点多钟走的。”

    叶林问:“晚饭吃过没有?”

    “吃过了。”孙夏陪着叶林往车间大门外走。

    叶林走到自己车子边上,打开车门,从里面的手提包里拿出一盒巧克力递给孙夏:“注意身体,别太累了。”

    孙夏觉得很温暖。

    终于,产品设计验证如期通过了,因为根据合同,这个项目已经确定海浦是供应商,所以设计验证的很多工作都是奔着生产验证去的,后面的工作变得相对容易一点,由孙夏起草的基于同步工程的管理流程已经正式发布,铝合金产品性能已经稳定,申报的专利也被知识产权局受理,孙夏没有前一段那么紧张了。

    年底公司照例要评选先进工作者,孙夏作为一名新员工,估计没有自己的份,也没多想,但后来听说还留在分公司的张俊杰评上了,并马上调到了公司本部质保部担任质量管理科科长助理。

    转眼过了2000年元旦,尽管项目还在继续,但一些大的计划节点都如期完成,孙夏提升为了技术部经理助理,虽然张俊杰级别一样,但在公司的权力要大得多,基本是评价和指导下面单位的,孙夏只得感叹朝中有人好办事。

    一天孙夏接到叶林的秘书陈舒打来的电话,说集团公司有个后备干部研讨会,出席对象是优秀后备干部和部分带教老师,孙夏和作为带教老师的叶林都要参加,陈舒告诉他详细情况马上邮件发过来。

    收到邮件,孙夏发现会议地点是在离老家不远的度假村,会期三天。心想会议期间是不是可以回家转转,开车三十分钟就能到,不过马上就过年放假了,回不回家倒也无所谓。

    孙夏坐叶林开的车去参加会议,会议由集团的干部处组织,参加会议的有五十多人,带教老师是十二位,海浦参加会议的就叶林和孙夏两个,大多数人根据年龄一眼就能看出是后备干部还是带教老师,叶林是个例外,太年轻了,在后备干部中也是年轻的,当然叶林也是后备干部,只是属于更高层次的,现在的身份是带教老师。

    第一天上午报到,下午外请老师上课,讲的是如何提升领导力,讲得非常精彩,孙夏现在也算是个小领导,听了很有启发。晚上是自助餐,方便大家沟通了解。

    叶林人长得漂亮,气质好,又很有亲和力,身边总是围着不少年轻男性。这些后备干部是集团这么多年轻人中选拔出来的,一个个都能力非凡,沟通能力更是不在话下,没多久,基本上大家都认识了。

    叶林在这种场合是应答自如游刃有余,孙夏虽然在沟通上也是老练而不乏幽默,但却不太喜欢一下子和这么多陌生人东拉西扯,骨子里是有点内向的。

    叶林走到孙夏旁边轻声说:“你要学会与各种人沟通,快速建立人脉关系,这些人将来很有可能成为你事业的强有力的助力,你跟他们熟悉了以后会发现很多人很不错。”

    听了叶林的话,孙夏一晚上也算熟悉了两个比较投缘的人。

    其中一个叫赵鹏飞,高高壮壮的,脸色黝黑,五官轮廓分明,讲话声音有点大,很能说,是集团下整车企业之一嘉世公司下一家分公司的团高官,和叶林是同一年大学毕业的。

    和孙夏认识是因为一直凑到叶林这里来讲话,而叶林大多数时间和孙夏在一起。孙夏发现赵鹏飞直爽风趣,对人也很友好,嘉世是海浦的客户之一。

    另一位是个年轻姑娘,长相甜美,扎着马尾辫,身材小巧玲珑,年纪与孙夏相仿,叫苏文澜,是集团总裁办的秘书,和叶林本来就认识。

    第二天分四组讨论,交流学习心得,分享工作经验,同一单位的都拆到不同小组,孙夏是小组长,赵鹏飞也是,叶林正好在赵鹏飞那个组。讨论是由后备干部轮流发言,然后由带教老师点评,小组长既要主持,又要记录,明天还要代表小组总结发言,有点压力。

    每个小组都有干部处的人悄悄对每个后备干部表现进行记录,并收集带教老师的打分。

    上午讨论结束后,赵鹏飞找到孙夏说:“原来叶林是你们总经理,也怪我没有仔细看名单上的信息,把她当后备干部,刚才闹笑话了,本来自己感觉良好,现在跟叶总比比差距太大了。”

    看来赵鹏飞受打击了。

    晚上,在度假村的歌舞厅里进行卡拉OK和舞会,赵鹏飞异常活跃,拉孙夏唱歌,孙夏对歌曲没什么研究,就点了一首《把悲伤留给自己》。

    孙夏音域不宽,这首歌其实有点难度,但孙夏的乐感和吐字都很准,音响设备效果又特别好,让他得以超常发挥,引得满场掌声。

    孙夏回到座位上,旁边的叶林在耳边轻声说:”你怎么唱得这么伤心?”